山藥豆能種山藥嗎?
可以種山藥,但是要兩年才能收獲真正的山藥,因為第壹次在山藥豆收獲的山藥是不能吃的。只有在第二年再次種植收獲的山藥,才能收獲食用山藥。水培時,切好的山藥三分之壹會浸泡在水中保持濕潤。覆土後要澆水,放在有散光的地方保存。
山藥豆的栽培方法
1、水培山藥:將切好的山藥放入盤中,然後倒水。註意不要倒太多水,壹般不要超過山藥的三分之壹。
然後可以每天像山藥植物壹樣噴水,或者用濕紙巾保持濕潤,然後放在溫暖的地方保養。
2.土栽山藥:用草木灰塗抹山藥的切口,等傷口幹了再種。
選擇壹個大而深的花盆,用小鏟子在土裏挖壹條溝,把山藥埋在土裏。芽端高於根端。
覆土後要倒,直到水流出,然後在有散光的地方保養。可以用塑料薄膜覆蓋。
山藥豆和山藥的區別。
山藥豆和山藥的營養價值沒有太大區別。山藥豆和山藥都是同壹植物的根莖塊,山藥是植物的地下莖塊,而山藥豆是植物腋芽的變形,稱為地上莖塊。雖然山藥豆和山藥生長環境不同,壹個在地上,壹個在地下,但營養價值基本相同。中醫認為二者都有壹定的健脾和胃、滋腎益精、益肺止咳的功效。
山藥和山藥豆含有基本相同的營養成分,兩者都含有豐富的多糖、纖維素、蛋白質、澱粉和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能在壹定程度上改善脾胃的消化功能,有健脾和胃的輔助作用。山藥多糖還能加快葡萄糖代謝速度,有助於降低血糖含量,但作用有限,不能代替藥物治療。
山藥和山藥豆的營養和功效基本相同,口感也基本相同。只是山藥豆個體較小,壹般只有2厘米左右長,山藥可以長到10厘米以上,吃山藥補充營養比較方便。建議糖尿病患者和體質較弱的人可以適量食用山藥,有助於調理身體。
山藥豆種植方法
1,山藥豆加工。
未受損的大山藥豆約1.5-2.0克,直徑1.5-2.5厘米..種下這種山藥豆,可以高產。貯藏的山藥豆在播種前貯藏15-20天,幹燥三四天後發芽。發芽方法:做壹個高20cm左右的細沙池,根據山藥豆的多少確定長寬,將水混合均勻。細沙的潮濕是牽著團的手,落地是散的。保持細沙溫度在23-25℃,將山藥豆放入細沙中10-15天。大部分山藥豆都是白色的,長到1-2mm長的芽就可以播種了。
2.種植山藥應選擇土層特別深的壤土、砂壤土或沙地。種山藥,壹般要挖種植溝。如果只是用於種植家庭,土壤是沙地,也可以挖種植溝。種植溝的制作方法:溝深80-100cm,溝寬70-80cm,溝長可自行設定。先把30cm左右的耕層放在壹邊,剩下的生土放在另壹邊。清除土層中的大石頭,回填土磚30cm左右,用水輕踩,再回填30cm,最後用四五噸有機肥和100kg復合肥回填熟土。植物拌溝完成後,就可以種植了。如果用復合肥,要註意含氮量高的那種,因為氮對山藥的生長很重要。氮是不可缺少的營養元素。氮素能促進山藥葉片生長,增加光合作用,提高產量。
山藥不耐寒。通常,當溫度穩定在12℃以上時,地面溫度穩定在10℃以上..於是我們在4月初種下,播種前用水浸泡,滲水後將山藥豆輕輕倒入土中,以免傷到山藥豆,然後用1-2cm左右的土將芽蓋好,保持薄膜濕潤。
3.馬山藥田間管理的整個生長期很長。壹定要做好水肥管理,建立並保證植株及時結果,讓山藥長勢良好。如果山藥的山藥長大了,就可以裝裱了。如果不是特別幹旱,山藥在勃起前是不會澆水和穿上的。山藥的山藥大約20節的時候,花和豌豆開始開花。此時進入了壹個繁榮的成長期。在土壤變幹之前澆少量的水是必要的。開花和豌豆後,肥料所需的水分增加。這是追肥和澆水的最好時機。5-7天左右倒水,保持表面幹燥。三種肥料都是用水施的,是莖葉生長期。花期每畝地播種尿素約40公斤,加硫酸鉀復合肥約50公斤。
每畝還有2-3個消毒防蟲營養液的噴霧器,用4孔圓形大噴頭噴灑,噴頭壓向種溝口,藥肥液噴灑在種溝上比較均勻。目的是有效防治根結線蟲、根腐線蟲、金針蟲、蠐螬、蠐螬等害蟲;因為山藥種溝裏的壟土大部分是開溝機從地下深處挖出來的,養分含量不多。噴施營養菌液可以提高種溝有益菌,增加土地營養,提高產量。九月中旬左右收到山藥豆。大約壹個月後,就是十月了。地面部分死亡,就可以收割了。估計很多人都不用山藥豆種山藥,種植的時候可能會種山藥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