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故鄉,山遠山高,心曠神怡。
寫家鄉很難,因為太熟悉了,沒有冷漠和客觀。因為愛得深,滿話也抖不幹凈。趙雷的《成都》紅了之後,我有些釋然,又有些無奈。本來很慶幸四川的知名度還是挺高的,可惜身邊的朋友對四川的印象都是這麽片面的。
話多了,總要慢慢說,想到哪裏說哪裏。
川味
說到四川,不可避免的要提到吃。
《舌尖上的中國》的導演陳曉卿曾講過壹個笑話,他在四川旅遊時,朋友讓他推薦壹家餐館。他問朋友:出門右轉五步有餐廳嗎?進入!據說朋友回來後寫了壹篇文章稱贊這家餐廳味道正宗。
這就是四川的縮影:三五步就能找到美食,隨便瀏覽也能遇到美食。
如果妳跟四川的朋友說四川菜辣,妳就去四川吃水煮牛肉和毛血旺,還沒說完就被朋友黑了。
川菜種類繁多,有米線、抄手、肉粽、油茶、燃面、葉兒巴、鍋盔、豆腐腦、涼皮、豆腐水粉、渣渣面、醪糟粉、發糕、瓜子,還有藏區的巴贊、包子、奶糕...壹個朋友去四川玩,業余時間胖了十斤。妳真的不可能壹天吃五頓飯。
川菜的美味和四川人的尖嘴有關系。每個四川人都有自己的菜,甚至同壹道菜,每個四川人都有自己的版本。千萬不要和四川人討論“什麽是正宗的四川菜”,哪怕爭論三天三夜,也得不到結果。比如最常見的“熟豬肉”:肉要多寬多厚,配菜是蒜苗、彩椒還是韭菜,要不要加酒糟,有沒有甜面醬,用什麽豆瓣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四川小吃,講究量小花樣多。記得第壹次在北京吃酸辣粉,壹碗臉盆大小的粉把我嚇得夠嗆。在家裏,我們可以吃壹碗面,壹個鍋盔,壹個冒菜當便餐。那是因為妳可以買壹兩塊面。鍋盔大如掌,冒菜不過小碗。如果想吃的徹底,也可以來個涼糕或者冰粉解悶。
每次聽人說四川菜辣,我都心痛。其實川菜的口味是極其豐富多彩的,有鹹甜、麻辣、椒鹽、怪味、酸辣、酸甜、魚香、家常、姜汁、蒜泥、芥末、紅油、五谷香、荔枝、豆瓣、芝麻醬等等。比如做早餐米粉的湯底有很多種,有燉雞、海帶、竹筍、豌豆、肥腸、牛肉等,而吃面要用紅油、豆芽、榨菜、花生粉、芝麻、蔥花、香菜、泡菜、醬油、醋、香油等作為調料,還要加“臊子”。
傳化
四川人說話,就像四川菜。妳必須做得足夠多才能感到滿足。
四川人愛說話,就是聊天。北京人也愛聊天。所謂“談山”,要有理有據,居高臨下,相距甚遠,有趣。所謂“大”,話題要大,口氣要大。
四川人聊天方式不壹樣。龍門陣法,相傳出自唐代薛布下的陣法,陣法玄妙莫測。而放,有布局的意思。四川人的龍門陣,就像這個陣壹樣,跌宕起伏,樂趣無窮。無論是新聞時事還是八卦八卦,都要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像鋪開壹幅畫卷,留筆空白,承上啟下,娓娓道來。俗話說壹方水土養壹方人,四川人說話,就像這裏的山山水水,蜿蜒曲折。
林文勛先生的《成都人》描寫了成都小販叫賣的豪言壯語,形象地表現了四川人的“嘴皮子勁”:看那北方漢子在成都街頭轉悠,騎著自行車提著壹筐河南包子,壹路上只知道瞪眼喊:“包子!汕頭!”又硬又幹.....沿街賣老鼠藥的當地小販在四周唱著:“嘿......浪費藥,浪費藥,吃多了也跑不掉。聞死,舔死,吃了會變成屎。買的早,買的快,免得把寶寶浪費在妳家。買壹包送壹包,保證全家睡個幹凈覺……”走著喊著,唱著現,有韻有味,跌宕起伏。
四川人形容壹個人能說會道,被稱為“醉子”。嘴巴是他的代表,全身都是嘴巴,可以說的話太多了!
四川人說話,愛修飾字的正反面,比如黑色,我們說“暗”;軟爛,我們說“疏耙”;臭,我們說“臭”。
我們也喜歡用重疊詞,比如誇壹個人水靈,說“胸好”;形容壹個人鬼鬼祟祟說“鬼戳”;說壹個人的神經,說“神說話”;罵人很蠢,比如“揉”“傻”“傻”“揉眼睛”。例如,當我們形容房子收拾得很整齊時,我們會說房子“很舒適”。
總之味道要夠。
梅川·瓦爾
北京叫姑娘姑娘,江浙叫南溪,廣東叫寂寞十五,天津叫大家姐姐。而在四川,我們女生自稱女生,女生,(說四川人不會說自己的聲音!)!好像四川的姑娘都是家裏最小的孩子,父母的寵兒,姐姐們愛哥哥,無微不至的關心。四川妹子,就像這個名字壹樣,開朗活潑,油腔滑調。
四川的小妹妹寶寶嘴巴很狡猾(註:形容她伶牙俐齒,言語活潑),比辣還兇,笑著笑著就能“涮火鍋”。雖然厲害,但壹點也不野蠻粗暴。可以比三種泥還甜(註:壹種包括糯米、黑豆、芝麻的甜味小吃,用豬油、紅糖炒至泥狀)。說話的時候帶點侮辱和撒嬌,不做作的親民。
四川姑娘說話都帶著自己的梅花音,這在成都話裏尤為明顯。梅花音是[?]此音發音時嘴巴大張,嘴角向兩邊延伸。如果妳聽過謝帝的四川話說唱《老子明天不上班》,“班”字的發音是梅花音,有點無限撒嬌的味道,聽起來很細膩。以前跟我媽通電話,我室友說,妳跟妳媽關系很好,可以撒嬌。我只能不流淚的哭,我不是撒嬌,我是正常說話!
四川姑娘說話,也喜歡拖到句尾或者詞中間,再加上語氣詞。原本單調的文字突然變得有味道。比如在公交車上踩了別人的腳,被人盯著看:“哎喲~,太擠了~啰嗦,請安靜~大家都回家吧~別尷尬了~,別出來轉啊~”(這句話翻譯成普通話就是“太擠了?”我想安安靜靜地回自己家,不要到外面來”)。再比如砍價:“老板,這個東西怎麽賣?“不要那麽粗魯~,隔壁比妳家便宜多了~哦,為什麽不安全壹點~?那我去隔壁買吧~”(翻譯成普通話“老板,這個東西多少錢?”便宜壹點,隔壁店比妳便宜多了,不能便宜點嗎?隔壁買的”)。同樣的意思,加上語氣詞,然後摘掉眉毛晃壹下眼睛,頓時活潑又“辣”。
四川的小女生比較水靈,四川的陽光比較少,養出了四川女生白皙細膩的皮膚,就像被捏了湯圓壹樣。知乎上有人問為什麽四川女生吃辣不長痘,回答:我們天生皮膚好。
就是這樣壹種神秘的自信和驕傲。
(圖片由作者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