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管理
種植是關鍵,芽剛開始發芽時種植成活率最高。種植後要澆水,生長期追肥2-3次,幹旱時結合澆水。主要病蟲害:銹病是病害;害蟲包括蚜蟲、紅蜘蛛、花椒甲蟲和金龜子。
胡椒害蟲
我國辣椒害蟲種類繁多,已知約132種。如金龜子、花椒甲蟲、花椒蝴蝶、花椒蛾、巨袋蛾、黑蟬、花椒蚜蟲、花椒介殼蟲、花椒紅蜘蛛、花椒癭蚊、花椒甲蟲等。本文主要介紹了花椒甲蟲、花椒介殼蟲和花椒蜘蛛。
1,天牛科
花椒天牛屬於鞘翅目,天牛科。
形態特征:成蟲體長19 ~ 24 mm,體黑色,渾身黃色絨毛。頭部精雕細刻,觸角為11,約為體長的1/3。腳和身體顏色壹樣。鞘翅目中部有兩個黑點,翼面1/3處有壹個近圓形的黑點。卵呈橢圓形,長1 mm,寬0.5cm,初孵時為白色,孵化前為黃褐色。初孵幼蟲頭淺黃色,體乳白色,2-3齡背部黃褐色,老齡幼蟲體黃白色,節間青白色。蛹初期為乳白色,之後逐漸變黃。
生活史及習性:天牛科每兩年發生1代,以幼蟲越冬。5月成蟲陸續羽化,6月下旬成蟲爬出樹幹,吃健康枝葉。成蟲在晴天活躍,在下雨前悶熱天氣最活躍。7月中旬,在樹幹上1m的高度交配,在樹皮裂縫深處產卵,每粒1-2粒。壹只雌性壹生能產20-30個蛋。壹般卵在8月至10孵化,幼蟲在樹幹內越冬。次年4月,幼蟲以樹皮為食,蟲道流出黃褐色粘液,俗稱“花椒油”。5月,幼蟲以木質部為食,並從蟲道排泄糞便。壹般腔體為0.7 cm×1?m,扁圓形,與樹幹成45°角向上傾斜。幼蟲***5歲,蟲洞內以成熟幼蟲化蛹。6月,受損的胡椒樹開始枯萎。
防治方法:①消滅蟲源:及時收集當年枯死植物,集中焚燒。(2)人工捕殺:在7月陽光明媚的上午和下午人工捕殺成蟲。③生物防治:川硬皮腫腿蜂是天牛科的天敵。7月晴天,按每株受害植株5 ~ 10條川硬皮腫腿蜂的標準,在受害植株上放置天敵。實踐證明,應用川硬皮腫腿蜂防治天牛是有效的。
2.胡椒蚧蟲
花椒介殼蟲是同翅目蚧總科中危害花椒的介殼蟲的總稱,包括草地介殼蟲、桑樹介殼蟲、楊樹介殼蟲和梨園介殼蟲。它們都是依靠自己獨特的吮吸口器來吮吸植物芽、葉、枝的汁液。造成枯枝黃葉,樹勢衰弱,嚴重者死亡。
形態特征:體型小,雌雄同體,雌蟲固著在樹葉和樹枝上,體表覆蓋有蠟質分泌物或外殼。壹般介殼蟲在介殼蟲下產卵,剛孵出的若蟲沒有蠟質或介殼蟲覆蓋,在樹葉和樹枝上爬行,尋找合適的取食位置。2歲後固定,開始分泌蠟或殼。
生活習性:花椒壹年發生壹代或幾代,5、9月份可見大量若蟲和成蟲。
防治方法:由於成年介殼蟲表面覆蓋有蠟或殼,化學藥劑難以滲透,防治效果不好。因此,蚧蟲防治的重點在若蟲階段。①物理防治:冬春季用草柄或刷子殺滅樹幹或樹枝上繭內越冬雌蟲和雄蛹。②化學防治:可選用內吸性殺蟲劑,如氧樂果1000倍;尤其是40%速度剔除800 ~ 1000次有效。③生物防治。介殼蟲在自然界有很多天敵,比如壹些寄生蜂、瓢蟲、草蛉等。
3、辣椒紅蜘蛛
(山楂葉蟎,山楂葉蟎)
形態特征:雌成蟲卵圓形,長0.55mm,背部隆起,有細皺紋和剛毛,分6列。雌蟲可分為越冬型和非越冬型,前者為鮮紅色,後者為暗紅色。雄性成蟲比雌性成蟲小,約0.4毫米。橢圓形,半透明,光滑,有光澤,橙紅色。產後顏色逐漸變淡。初孵幼體乳白色,圓形,有3對足,淺綠色。如果蠕蟲接近卵形,它有4對腳,是翠綠色的。
生活史與習性:壹年6-9代,以已受精的雌成蟲越冬。辣椒發芽就開始危害了。第壹代幼蟲在花序延長期開始出現,盛花期危害最大。交配後,它們在葉背主脈兩側產卵。花椒的紅蜘蛛也可以孤雌生殖,然後是雄性。每年發生的嚴重程度與該地區的溫度和濕度有很大關系,高溫和幹旱有利於發生。
防治方法:①化學防治:壹定要抓住關鍵時期,在4-5月份用25%殺蟎劑500倍液和73%炔蟎特3000倍液防治害蟎;或用內吸殺蟲劑氧化樂果1000倍;40%速度撲殺800 ~ 1000次。②生物防治:害蟎有很多天敵,如壹些捕食蟎、瓢蟲等。田間盡量少用廣譜農藥,保護天敵。
4.胡椒癭蚊
花椒癭蚊,又稱幹花椒癭蚊。可使傷枝因刺激而增生,形成柱狀癭,阻礙傷枝生長,後期幹枯,常使樹木衰老死亡。預防和控制方法:
1.剪去病蟲枝,在修剪口及時貼上胼胝防腐膜保護傷口,防止病菌入侵,及時收集病蟲枝,焚燒或深埋,配合將軍保護樹木,防止病菌落在樹上,降低病菌成活率。
2.要用充足的肥和水根除雜草,在花椒的蕾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壹次花椒壯地靈,提高花椒的抗病能力,同時使花椒皮厚、椒果壯、色澤鮮艷、自然味濃。
3.化學控制。辣椒收獲後,及時噴灑針對性化學藥劑和新型高脂膜,增強藥效,防止空氣傳播細菌的入侵。棉花浸過的化學藥品塗在腫瘤上,整個花園噴灑管叔消毒。
花椒病害
在花椒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由於環境不適或病原菌的入侵,往往會發生壹些影響花椒生長、結果和產品質量的病害。常見病害有花椒菟絲子、花椒銹病、花椒根腐病、花椒落葉病、花椒炭疽病、花椒潰瘍病、花椒枯梢病、花椒葉斑病和花椒膏藥病。本文主要介紹辣椒根腐病、辣椒銹病和辣椒膏藥病。
1,辣椒根腐病
花椒根腐病常發生在苗圃和成椒果園。這是壹種由腐生鐮刀菌引起的土傳疾病。受害植物根部變色腐爛,有異味,根皮與木質部分離,木質部呈黑色。地上的葉子又小又黃,樹枝不發達。在嚴重的情況下,整株植物都會死亡。
防治措施:①合理調整布局,改善排水不暢、環境潮濕的椒園,使其通風幹燥。②做好苗期管理,用15%三唑酮500-800倍液對催芽圃土壤進行消毒。高畦深溝,重施底肥。及時拔除病秧。③移栽幼苗時,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泡根部24小時。用生石灰給土壤消毒。用500-800倍的甲基硫菌靈溶液或500-800倍的15%三唑酮溶液澆灌根部。④4月份用300-800倍的15%芬怡寧溶液澆灌成年樹根部,可有效預防病害。夏季灌根可以減緩病情的嚴重程度,冬季灌根可以減少病原菌的越冬結構。⑤及時挖出枯死的樹根和樹木,焚燒,消滅病菌。
2、辣椒銹病
花椒銹病是花椒葉的重要病害之壹。廣泛分布於陜西、四川、河北、甘肅等省的辣椒種植區。嚴重時辣椒提早落葉,直接影響次年結果。發病初期,葉片正面出現2-3毫米的水漬褪綠斑,與病斑相對的葉片背面出現橙黃色水泡,為夏孢子堆。這種疾病是由花椒柄銹菌引起的。花椒上發生夏孢子和冬孢子。辣椒銹病的發生主要與氣候有關。在降雨較多的情況下,尤其是第三季度,危害容易發生。
預防措施:①化學防治:在病害未發生時,可在6月初至7月底,用波爾多液或0.1-0.2%的坡美石灰硫合劑噴灑,或用200-400倍的威秀靈溶液噴灑辣椒樹。②化學防治:噴灑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控制夏孢子的產生。在發病高峰期,可噴灑1: 2: 200倍波爾多液,或0.1-0.2鮑美施硫混劑,或15%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③加強肥水管理,鏟除雜草,合理修剪。深秋時節,雕落物中的雜草要及時清除和焚燒。④培育抗病品種,抗病能力強的辣椒品種可以混種。
3、辣椒膏藥病
花椒膏藥病是花椒的常見病害,其病原為擔子菌亞門的穗。擔子果像膏藥,貼在花椒的枝頭。較輕的使枝條生長不良,果實較少;最壞的情況下,樹枝會枯死。很多地區花椒枝條和全株枯死,少果少果,與膏藥病有關。石膏病的發生與樹齡、濕度、品種有關。據調查,辣椒膏藥病主要發生在陰涼潮濕的成椒果園;另外,該病的發生與介殼蟲的危害有關,膏藥病是靠介殼蟲分泌的蜜露來滋養的,所以受介殼蟲危害嚴重的辣椒果園,膏藥病的發生也很嚴重
防治措施:①加強管理,適當修剪,清除枯葉,降低椒園濕度。②控制種植密度,尤其是盛果期的成熟辣椒園。如果太背陰的話,就要適當減薄。(3)用博美4 ~ 5度石硫合劑塗抹病斑。④加強介殼蟲的防治。
4、辣椒流膠病
花椒流膠病由真菌引起,傳染性很強。可迅速引起樹幹基部韌皮部壞死、腐爛、流膠病,導致葉片發黃、枯枝。防治方法:①清理花園進行消毒,冬季應徹底清掃,集中焚燒或掩埋病蟲害枝葉,噴灑壹般樹木保護劑,對整個花園進行消毒。(2)及時噴藥,做好預防工作,及時增加有機肥的施用,在發病初期及時噴藥殺菌。及時施用管叔防治花椒的樹膠病,可以疏通疏通管道,提高植物的抗逆性。(3)要用足量的肥和水根除雜草,在花椒的蕾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施壹次花椒壯地靈,以提高花椒的抗病能力,同時使花椒皮厚、椒果壯、色澤鮮艷、自然味濃。④化學防治。流膠病(幹腐病)常伴有天牛發生,需及時防控天牛等病蟲害的發生,配合噴灑針對性化學藥劑和新型高脂膜,增強藥效,防止空氣傳播細菌的入侵,並在全園噴灑通用護樹劑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