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豬菜,起源於東北的農村,每年秋收農忙之後,人們為了慶祝豐收,或過年前把家中的肥豬宰殺,制成各種菜肴,招待鄉鄰。這就是原始的東北地方殺豬菜。東北人特別喜歡吃殺豬菜。“殺年豬”,壹般多在臘八之後殺,故又有“小孩小孩妳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的民諺。過去鄉下壹到“臘八”,過年的大幕就徐徐拉
開了:殺年豬、做豆腐、蒸豆包、辦年貨……十裏八村、家家戶戶,就連清冷的空氣中,也洋溢著壹股濃濃的喜慶氣息。
過去,在農村殺年豬是壹件大事,無論哪家殺年豬都必定要把親朋好友請到家裏來吃殺豬菜,這種習俗在東北農村至今還保留著。那時,人們沒有條件講究什麽配
料、調料,只是把剛殺好的豬肉斬成大塊放進鍋裏,加入水,放上鹽,然後邊煮邊往裏面切酸菜,等到肉爛菜熟後,再把灌好的血腸倒進鍋內煮熟。上菜時,壹盤肉,壹盤酸菜,壹盤血腸,也有的是把三者合壹,大盆大盆地端上桌來。
美食二:凍果
有凍梨、凍柿子、凍蘋果、凍海棠等,品種很多。
每年冬季,家家戶戶都要買上幾十斤,甚至成筐,凍在外面。茶余飯後,或親友來訪,吃上幾個。凍後的水果因其組織成分發生了變化,故味道獨特。凍果中味道 最美的要屬凍梨。凍梨外表黝黑,硬如鐵蛋,壹咬壹道白印,不懂凍梨吃法的人還真吃不了它。
吃凍梨要先把它放入涼水中暖,剛入水的梨還會在表皮上結壹層厚厚 的冰,但用不多時即可化開變軟。化好的梨壹咬壹口水,酸甜津涼,吃後頓時感到身心為之壹爽。特別酒後能吃上個冰梨,既解酒,又助消化。
美食三:冰糖葫蘆
冰糖葫蘆是中國傳統小吃,它是將野果用竹簽串成串後蘸上麥芽糖稀,糖稀遇風迅速變硬而成。這種北方冬天常見的小吃,壹般用山楂串成,糖稀被凍硬,吃起來
又酸又甜,還很冰。寒冬臘月裏,大街小巷賣冰糖葫蘆的攤子插著各式各樣的糖葫蘆,冰凍的冬天,糖葫蘆外脆裏嫩,甜酸有度;品種也多,不僅僅是酸楂做的,還有五顏六色的其它的水果做的。
那歌兒是咋唱來著?“都說冰糖葫蘆兒酸,酸裏面它裹著甜;都說冰糖葫蘆兒甜,可甜裏面它裹著酸。糖葫蘆好看它竹簽兒串,象征幸福和團圓,把幸福和團圓連
成串,沒有愁來沒有煩……氣也順那個心也寬,妳就年輕二十年……”是啊!冰糖葫蘆是甜的,可甜裏裹著的是酸溜溜的,冰糖葫蘆是酸的,可酸裏面藏著的是甜絲
絲的。正如人生壹樣,甜裏透著酸,酸裏透著甜,這就是幸福的滋味兒!
美食四:冰棍
冬季來臨,北方氣溫下降,天寒地凍。在冬季吃壹根冰棍早已成為東北人飲食的特色之壹。即使在最冷的天,穿著厚厚的棉服,也要吃凍得硬邦邦的冰棍。在街頭有兩種震撼景觀:壹種景觀是街頭玲瑯滿目的雪糕品種,可以讓妳盡情選購,室外賣雪糕的人都裹著厚厚的棉衣,瑟瑟發抖地吆喝著。
美食五:鐵鍋燉魚
鐵鍋燉魚源自黑龍江壹帶,當地漁民享用著用江水帶來的天然饋贈,漁民做飯很簡單,就地取材,如江裏的水、江裏的魚、加點鹽巴和蔥花,在柴火上壹燉,功夫不大就會香飄四溢,再在鐵鍋周圍貼上玉米餅,饑餓會壹掃而空。經過時間的推移,也慢慢形成了倍受歡迎的鐵鍋燉魚。
正宗鐵鍋燉魚的原材料,要用烏蘇裏江、黑龍江裏的魚,那裏的魚肉質鮮美、不肥不膩,有著喝江魚壹碗湯,勝過飛禽走獸壹籮筐壹說,說明魚湯的鮮美和豐富的
營養。江內魚種類很多,大馬哈魚、鰉魚、哲羅魚、青根魚等,做成壹鍋正宗的鐵鍋燉魚,味道鮮美,回味無窮,無論天冷還是酷熱,都會有不少愛魚之人品嘗這種美味。
美食六:烤地瓜
東北市鎮過往行人較多的街上,常可以聽到“賣地瓜”的吆喝聲。這種買賣民間稱為“賣烤地瓜的”,又名烤紅薯,冬天比較常見。賣烤地瓜所用的爐子,過去幾乎約定俗成地是用圓柱形的大汽油桶做成。地瓜本身就含有很高的糖分,既不用去皮切塊,也不用放任何佐料或預備碗筷,只要洗凈烤熟就可以吃,所以賣這種熟食只要再有壹桿秤就可以開張,甚至連秤都不用,直接按地瓜的大小論價錢。
美食七:粘豆包
由來:早年農民每天都是兩餐,天亮早餐,然後下地勞動,而天黑時是晚餐。這對於從事重體力勞動的農民來說,兩餐間隔太長了。因此,農民們每年初冬時節,用黃米磨成面,做成雞蛋大小,裏面有豆餡的豆包,放在外面凍實,以備開春下地時蒸食,不好消化,抗餓的。
美食八:油炸冰溜子
東北冰雪文化中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油炸冰溜子”流傳最廣。
從前,東北的飯館掛幾個幌很有說道,壹般是壹到四個幌子。掛壹個幌是羅圈小幌,表示只能做民間日常飯食;掛兩個幌是能做地方上的各道妙菜;掛三個幌是南北大菜都會做,至於掛四個幌可就了不得了,客人點啥做啥。
傳說有壹個老漢開了壹個飯店,把他的壹個侄子找來當跑堂的。老漢的這個侄子對掛幾個幌子毫不知 情,有壹天趁老漢不在家,把四個幌了都掛了出去。不壹會兒,壹個看上去足有90多歲,穿得又破又爛的老人走了進來,跑堂的根本沒有理會。
老人說:“妳們賣不賣飯了?”
跑堂的說:“賣,妳能吃得起嗎?”
這時,門突然開了,走進來壹個穿著皮大氅的富貴人家的公子哥。
跑堂的立刻迎上去,圍著人家連連地問:“您吃啥?喝啥?”
公子哥說:“妳掛幾個幌?”“四個。”“那就是要啥有啥啰?”“當然。”“好,給我來個‘油——炸——冰——溜——子—— !”什麽?這跑堂的連聽都沒聽過這道菜,立時傻了眼。
公子哥壹見,手壹揮,招來幾個隨從,說:“把幌子和這店堂都給我砸了!”這些人剛要動手,就聽有 人大喝了壹聲:“慢!”大夥回頭壹看,原來是那位身穿破長衫的老漢。
公子哥問:“妳為啥不讓砸,難道妳會做油炸冰溜子?”“不會做就不敢掛四個幌子。” “這麽說,妳是這飯店的後臺老掌櫃的啦?”“正是。”“好!那就上這道菜!”
老漢對楞在壹旁的小跑堂的喝道:“還站著幹什麽?去,給我拿壹個盆來!”小跑堂的這時才像如夢初醒,急忙取來壹個銅盆遞給老漢,老漢接過盆推門走了出 去。這時,外面冰天雪地,飯店的房檐下,壹排排的冰溜子,長短不壹地掛在那裏,這就是北方常見的“冰溜子”,掰下後端到後廚調味、裹面,入滾熱的油鍋壹 炸,就端到了公子哥面前。
這時,飯店掌櫃的回來了,小跑堂的把事情前後經過壹說,老掌櫃心裏很是感激,:“快去找那老者!”小跑堂的跑出去,在茫茫的風雪中,那老漢早已不知去向。從此,“油炸冰溜子”這道菜在東北民間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