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魚在自然環境下的生長,誰長得快,不能簡單壹概而論。因為影響魚生長的因素很多,比如水的理化特性、放養密度、餌料的情況、魚的年齡等等。因此,只有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才能對它們的增長率進行比較。這裏列出了長江四大家魚的生長速度,從四大家魚的生長速度或許可以看出端倪。
①草魚:壹齡魚體重可達0.78kg左右,二齡魚可達3.6Kg左右,三齡魚可達5.4kg左右。
②鰱魚:壹齡魚體重可達0.49Kg左右,二齡魚可達2kg左右,三齡魚可達3.5Kg左右。
③鱅魚:壹齡魚體重可達65438±0.3kg左右,二齡魚可達2.6Kg左右,三齡魚可達7.4Kg左右。
④黑鯡魚:壹齡魚體重可達0.46kg左右,二齡魚可達2.93Kg左右,三齡魚可達7.63Kg左右。
可以看出,在相同的自然環境下,1年齡的鱅魚在四大魚類中生長最快。草魚2歲時生長最快,鯡魚3歲時生長最快。當然,這只是四條大魚在性成熟前三個年齡階段的生長速度。四大家魚壹般在4~5歲性成熟。性成熟後,它的生長速度會變慢。但性成熟後,鯡魚的生長速度明顯快於其他三種家養魚類。
長江水環境,各種條件優越,應該是魚類生長的最佳極限。那麽應該是四大魚增長率的真實體現。
魚塘中四種主要魚類的生長。在魚塘這樣的小水體裏,條件顯然不如長江。四大家魚的生長速度肯定會受到各種條件的影響。那麽,在魚塘環境下,四大家魚的生長速度會是怎樣的呢?當然,這還得假設壹個環境情況,以壹畝魚塘,每畝放養100條魚和1歲四條大魚為例。
①不投餌的情況: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這樣的水域,水質的溶解氧肯定不如天然水域,四大魚的天然餌料肯定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首先,由於水質的溶解氧不如自然環境,對水質要求更高的草魚、鯡魚的影響肯定有限。而且魚塘的草魚和青魚的天然餌料肯定是有限的,所以它們的生長會很慢。而魚塘環境對濾食性鰱魚和鱅魚的影響可能不大。而且很多魚塘的水質比較肥沃,只要密度合適,非常適合它們的生長。而像魚塘這樣的水體,浮遊植物的數量遠遠高於浮遊動物,所以在同等條件下,鰱魚的生長速度比鱅魚快。
②餵人工飼料:餵同樣的人工飼料誰能長得更快?這還得從四條大魚本身的天然餌料說起。
首先,草魚的餌料是水生植物,而水生植物的營養價值很低,所以草魚往往需要吃大量的水生植物才能滿足其生長需要,所以它還具有食量大,消化快,但吸收強的特點。鰱魚、鱅魚的天然餌料是浮遊生物,營養價值高,很少的餌料能滿足其生長需要,所以具有消化慢、攝食量少的特點。黑鯡魚以蝸牛和貽貝為食,營養價值高於水生植物,但低於浮遊生物。所以鯡魚的這些能力介於草魚和鰱魚之間。當然,這些特征通過解剖是非常明顯的。那麽如果我們餵人工餌料會怎麽樣呢?
草魚肯定是最好吃的,人工餌料的營養價值肯定比水生植物高,所以被它們消化吸收後,營養肯定會大量積累,所以生長速度肯定會比天然餌料充足的時候長得快。而鰱魚、鱅魚的攝食能力和消化能力有限,最重要的是,很多人工飼料的營養價值可能沒有天然飼料高,所以攝食效果可能不如天然飼料。
可見,鰱魚如果不進行人工投餵,在池塘等天然餌料不足的小水體中生長最好。但草魚在人工餌料餵養下生長最快。那麽,在現實的水產養殖生產中,我們知道這些有意義嗎?
四大家魚生長狀況在生產中的應用首先,在湖泊、水庫等大型水體中飼養四大家魚,用人工餌料餵養,肯定是杯水車薪,所以魚的生長必須主要依靠天然餌料。而這些水體中的水生植物、蝸牛、貽貝肯定是有限的,所以鯡魚、草魚在選擇投放魚種時肯定不會成為主要的養殖品種,因為它們的天然餌料不會得到滿足,生長肯定會受到限制。
在這個水體中,浮遊生物的數量比較豐富,所以鰱魚和鱅魚壹定是主要的養殖對象。那麽兩者如何搭配呢?最常見的比例壹般是4:1。也就是4條鰱魚配1條鱅魚。當然,壹些較大的水體,尤其是水質較薄的水體,可能含有較多的浮遊動物,因此可以適當增加鱅魚在這類水體中的比例。
其次,小水體養殖四條大魚的話,以人工餌料為主。因為小水體的天然餌料是有限的。沒有人工餌料,魚的生長會受到影響。當然,投餵人工餌料肯定會重點關註非濾食的草魚和鯡魚。除了飼餵人工餌料,其本身的經濟價值更高。
另外,考慮到放流魚的年齡,二齡魚明顯生長最快,但達到性成熟後,生長會變慢,所以我們在養殖成魚時,壹般以放養二齡魚為好。
結論4。鱅魚是我們長期養殖生產中最適合人工養殖的淡水魚,生長速度很快。它們的生長主要受限於魚齡和飼養條件的影響。在自然條件下,鱅魚壹歲時生長最快,草魚兩歲時生長最快,鯡魚三歲時生長最快。魚塘環境中,投餵人工餌料時草魚生長最快,不投餵人工餌料時鰱魚生長最快。看來他們真的各有各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