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鮑菇是河北省平泉縣的特產,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平泉縣燕山山脈盡頭,適宜食用菌生產的林木蓄積量豐富,玉米芯、麥麩、稻殼、大豆稭稈等農副產品充足;生產所在地年平均氣溫7.3攝氏度,晝夜溫差大,氣候條件獨特,適合大力發展反季節食用菌生產。是“中國食用菌產業先進縣”。平菇是平泉縣的主要食用菌品種,在全國占有壹席之地,也是中國平菇價格形成的中心。平菇遠銷日本、韓國、加拿大、美國、西歐、東南亞等國家。
平泉縣是河北省的東北門戶,東與遼寧接壤,北與內蒙古接壤。被譽為“京冀門楣,遼蒙通衢”。全縣總面積3308平方公裏,耕地72萬畝,森林覆蓋率52%,轄20個鄉鎮、334個行政村。平泉地域遼闊,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通訊發達,使食用菌產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該縣背靠遼寧、蒙古,面向北京、天津,為食用菌產品出口提供了良好的運輸條件。全縣有林地259萬畝,森林蓄積量300萬立方米。最適宜食用菌生產的刺槐林有55萬畝,每年可生產玉米芯、麥麩、稻殼、豆稭等農副產品65438+萬噸,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平泉地處燕山山脈末端,年平均氣溫7.3攝氏度,晝夜溫差大。其獨特的氣候條件適合大力發展反季節食用菌生產。20世紀初,平泉縣成為中國四大食用菌產區之壹,中國北方大型食用菌生產基地和產品集散地,被中國食用菌協會命名為“全國食用菌產業先進縣”,國家首批“園藝出口基地示範縣”,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食用菌專業之鄉”。生產情況平泉縣的食用菌栽培始於20世紀末。到2009年,全縣擁有專業技術骨幹550人,鄉鎮技術骨幹1100多人,科技示範戶3000多戶,形成了強大的食用菌產業技術隊伍。先後與河北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清遠食用菌研究所、日本長野宮澤紅酵母研究所、日本千葉大學等科研單位和機構建立了技術合作關系,為新技術的引進和新品種的開發奠定了基礎。該縣食用菌產品80%出口,市場覆蓋日本、韓國、加拿大、美國、西歐、東南亞等國家,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產品。平菇是平泉縣的主要食用菌品種,在全國也占有壹席之地。
同時是中國平菇的價格形成中心。平泉作為中國北方著名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和產品集散地,被譽為“中國食用菌之鄉”。2012平泉是北方最大的優質香菇生產基地之壹,年產優質平菇9萬噸,占全國三分之壹。265438+20世紀初,平泉縣認真實施“質量立菌、科技興菌、市場引壯活菌”戰略,大力發展食用菌特色產業。2012年平菇總產量達到65438+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25%。地理標誌河北省平泉縣興科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為“平泉平菇”申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註冊保護。經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註冊程序和條件,於2012年8月3日準予註冊。
地域範圍
平泉縣杏鮑菇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範圍為臥龍鎮、平泉鎮、楊淑玲鎮、臺頭山鎮、松樹臺鄉、榆樹林子鎮、茂蘭溝鄉、方平鄉、黃土亮子鎮、北五家子鎮、柳溪鄉、祁家埭鄉、七溝鎮、王土房鄉、黨壩鎮、郭杖子鄉、小寺溝鎮、南溪鄉。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18 21 '至北緯119 15 '至北緯40° 24 '之間,以平泉縣界為準。保護區62萬畝,生產區15000畝,年產量65438+萬噸。
產品質量特性
1.外部感官特征:平泉平菇子實體致密,大而圓,色澤黃白,粘液層薄,不易開傘;菇柄長,鱗片少,有特殊香味。2.內在品質:平菇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結果表明,平菇中天冬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總氨基酸、蛋白質和維生素B2的含量顯著高於平菇。蘇氨酸、絲氨酸、脯氨酸、蛋氨酸、甘氨酸、胱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組氨酸、精氨酸、脂肪、磷含量均高於普通平菇。3.質量安全要求:3.1。搞好環境衛生,對菇棚、袋面、工具、用具進行消毒。菇根、爛菇、廢料要及時清除,遠離蘑菇生長地。3.2.為防止培養物帶菌,必須徹底滅菌,在無菌條件下接種,接種必須在低溫無菌條件下進行。培養溫度適宜,最高不超過28℃,並加強通風。3.3.菌種應具有適宜的年齡,生命力強。所有退化的物種、老化的物種和被雜菌汙染的物種都應被清除。3.4.麥麩、石膏等營養物質在配制培養料時要按比例添加,不宜過量。3.5.汙染菌包應采取單獨的管理措施。光汙染可以通過局部註射石灰水來治理,禁止使用農藥;同時,加強菇棚的溫度、濕度和通風管理。是的,嚴重汙染的真菌袋。通過掩埋或發酵後產生草腐真菌進行處理。3.6、蘑菇棚門窗安裝防蟲網,防止成蟲飛入,杜絕昆蟲的來源。蘑菇棚裏經常撒石灰粉殺菌殺蟲。3.7.出菇後,用生物制劑或用黑光燈、黃板、捕蟲網、蠅燈組合誘殺昆蟲。產品質量符合國家農業行業標準NY5095-2006《無公害食用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