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盡可能控制癥狀,包括夜間癥狀。
2.提高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
3.使肺功能接近最佳狀態。
4.防止攻擊和惡化。
5.提高自我意識和處理急性加重的能力,減少急診或住院。
6.避免影響其他醫療問題。
7.避免藥物的副作用。
8.預防哮喘導致的死亡。
以上治療目標的意義在於強調:①要積極治療,爭取完全控制癥狀。②盡可能保護和維持正常的肺功能。③避免或減少藥物不良反應。要達到上述目標,關鍵是要有合理的治療方案,堅持長期治療。吸入療法是達到更好療效和減少不良反應的重要措施。
二、哮喘的藥物治療藥物常被稱為平喘藥,因為它們都具有平喘作用。臨床上,它們分為:
(1)支氣管舒張藥,主要用於舒張支氣管,控制哮喘急性癥狀。
1.β 2激動劑:β2激動劑主要通過興奮氣道平滑肌β2-受體激活腺苷酸環化酶,使細胞內cAMP含量增加,遊離Ca2+減少,從而舒張支氣管平滑肌。是控制哮喘急性發作癥狀的首選。還能刺激肥大細胞膜上的β2-受體,抑制介質的釋放。但長期應用可導致β2受體功能下調,氣道反應性增加。所以經常需要β2激動劑的人(?8?92次/周),應結合長期規律應用吸入型激素。這類藥物有幾十個品種,可分為三代。①第壹代:非選擇性β2受體激動劑,如腎上腺素、麻黃堿、異丙腎上腺素等,因具有多種心血管副作用,已被高選擇性β2受體激動劑取代。②第二代:選擇性短效β2受體激動劑,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非諾特羅等。,已作用4-6小時,對心血管系統的副作用明顯降低。③第三代:新壹代長效選擇性β2受體激動劑,如沙美特羅、福莫特羅、丙卡特羅。作用時間> 12小時,特別適合夜間哮喘。但是,有些藥物(如沙美特羅)起效較慢。壹般來說,β2受體激動劑是緩解急性發作癥狀的壹線藥物,最常用的是二代藥物。第三代藥物主要與吸入性激素聯合使用,穩定氣道,減少發病。
β2激動劑可通過吸入給藥、口服給藥或靜脈註射給藥,首選吸入給藥,具有起效快、氣道給藥劑量高、全身副作用少等優點。吸入方法包括定量氣霧劑(MDI)、幹粉吸入和連續霧化吸入。MDI是最常用的。但MDI在吸入時需要同步噴灑,需要醫護人員的精心指導和定期檢查,才能保證療效。在兒童、老年人或危重患者中,可在MDI中加入儲霧瓶(隔片),噴出的藥霧留在瓶中,使患者平靜吸入,減少霧滴在口咽部沈積造成的刺激。
2.茶堿可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平滑肌細胞內cAMP濃度,同時具有腺苷受體的拮抗作用;並能促進體內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強氣道纖毛清除功能和抗炎作用。是目前治療哮喘的常用藥物之壹。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有氨茶堿、茶堿、羥丙基茶堿、二羥丙基茶堿和羥丙基茶堿。可以口服,也可以靜脈註射。口服藥物有普通劑型和緩釋型(長效)。緩釋茶堿血藥濃度穩定,有利於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但起效時間較長。
氨茶堿壹般劑量為每日5 ~ 8 mg/kg,緩釋氨茶堿為每日8 ~ 12 mg/kg。靜脈給藥主要用於重度哮喘。首次註射劑量為4 ~ 6 mg/kg且應緩慢註射,註射時間應長於15min,靜脈滴註維持量為每小時0.8 ~ 1.0 mg/kg,每日劑量壹般不超過750 mg ~ 1000 mg。
茶堿的主要不良反應是胃腸道癥狀(惡心、嘔吐)、心血管癥狀(心動過速、心律失常、血壓下降),偶爾興奮呼吸中樞,嚴重時甚至引起驚厥甚至死亡。用藥期間最好監測氨茶堿血藥濃度,安全濃度為10 ~ 20μ g/ml。發熱、妊娠、兒童或老年人、肝、心、腎功能不全及甲亢患者慎用。西咪替丁、喹諾酮類和大環內酯類藥物合用可影響茶堿代謝,減緩其排泄,故應減少劑量。
3.抗膽堿能藥物吸入抗膽堿能藥物,如異丙托溴銨,可阻斷節後迷走神經通路,降低迷走神經興奮性,舒張支氣管,阻斷反射性支氣管收縮。吸入療法聯合β2受體激動劑能增強和維持支氣管擴張作用,主要用於單用β2受體激動劑不能控制癥狀的哮喘患者,尤其是合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可采用MDI或連續霧化吸入,每日3 ~ 4次,每次吸入75 ~ 250μ g。起效時間約15分鐘,持續時間6 ~ 8小時。不良反應少,少數患者出現口苦或口幹。
(2)消炎藥或稱疾病控制藥。由於哮喘的病理基礎是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控制慢性氣道炎癥是哮喘的基礎治療,對哮喘的長期理想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常用的藥物有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和色酮。壹些新藥如白三烯調節劑、長效β2激動劑、控釋茶堿等也有壹定的抗炎作用。
1.糖皮質激素(簡稱糖皮質激素)是目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藥物。主要機制是抑制炎癥細胞的遷移和活化;抑制細胞因子的產生;抑制炎癥介質的釋放;增強平滑肌細胞中β2受體的反應性。可分為吸入給藥、口服給藥和靜脈給藥。
吸入激素是長期控制哮喘最基本的治療方法,是哮喘藥物治療的第壹線。吸入型激素增加了其分子結構中的酯基,使局部抗炎效價明顯增加,且作用於局部呼吸道的劑量小,藥物進入血液循環後在肝臟迅速失活,全身不良反應少。主要不良反應為口咽不適、口咽炎、聲音嘶啞或口咽念珠菌感染。噴霧後用清水漱口可減輕局部反應。使用不同的吸入劑型或藥物,口腔咽炎的發病率是不同的。通常情況下,口腔咽炎停用4-7天即可自然恢復。常用的吸入激素包括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尼縮松和曲安奈德。近年來開發了壹些活性更強的新型吸入激素,如氟替卡松。其效果增強2倍,且副作用少。用MDI、幹粉或連續霧化吸入。效果較慢,長期規律吸入需要壹周以上才能見效,連續應用三個月以上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根據哮喘病情,吸入劑量壹般為200 ~ 1200μ 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