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末伏適合吃什麽 有哪些需要註意的

末伏適合吃什麽 有哪些需要註意的

 末伏是三伏的最後壹伏,過了末伏整個 三伏天 就過去了,而在末伏天氣炎熱需要壹些消暑解暑的食物,那麽在末伏適合吃什麽呢?末伏有哪些需要註意的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 飲食文化 壹起來看看吧!

  末伏適合吃什麽食物

 1、攤雞蛋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進入末伏,難熬的伏天進入尾聲,天氣開始轉涼,簡單方便的烙餅成了受歡迎的食物。在餃子、面條、烙餅這三種面食當中,以烙餅的烹調方式最好。因為烙餅不需要水煮,也不需要過水,各種可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損失最小。

 2、西紅柿

西紅柿富含抗氧化劑番茄紅素,每天攝入15毫克番茄紅素可將曬傷的危險系數下降40%。番茄紅素還可增強免疫力,改善皮膚老化及老年斑;還能抑制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及內皮組織癌細胞的生長,血清中含較高量番茄紅素的婦女,罹患子宮頸癌的幾率較低。

 3、綠豆粥

夏日炎炎,不少主婦會熬壹大鍋綠豆湯給家人當水喝。綠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但對於手足涼、腹脹腹瀉等體質虛弱的人,最好不要過多飲用,可選擇熬綠豆粥這種稍溫和的吃法。 煮綠豆粥的時候不要加入堿。

 4、黃瓜

暑熱天氣對人體最重要的影響是暑濕,暑濕侵入人體後會導致毛孔張開,過多出汗,造成氣虛,還會引起脾胃功能失調、消化不良。適當攝入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水、排毒通便。黃瓜就是涼性蔬菜中的代表,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鉀低鈉的特點,適合大量出汗後補充水分及流失的無機鹽。

 5、酸梅湯

到了夏季三伏天,能喝上冰涼的酸梅湯可謂是神清氣爽,而酸梅湯裏有個很重要的食材,就是烏梅。中醫認為,烏梅味酸、澀性平,歸肝、脾、肺、大腸經,主治肺虛久咳、久痢滑腸、虛熱消渴。酸梅湯有清暑開胃、生津止渴的作用。

 6、木耳

白木耳又稱銀耳,是“菌中之冠”,有滋陰補腎、潤肺生津、強心健腦、提神補氣等功效。多吃點黑木耳,壹方面有利於排毒通便,另壹方面有涼血、增加食欲之效。含鐵量豐富,是豬肝的5倍,能養血駐顏烏發,防治缺鐵性貧血;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減少脂肪吸收。

 7、 西瓜

我國民間早有壹句諺語:“熱天吃西瓜,不用把藥抓”。西瓜性寒,味甘,歸心、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的功效,常吃些西瓜能清火解熱。

  末伏的註意事項有哪些

 1、忌冰飲、雪糕

如果怕熱,可以喝常溫的涼白開,樸素而養身。如果能堅持壹個三伏天不碰冰飲、雪糕,即使不專門去冬病夏治,體內的頑固寒氣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壹到冬天就特別怕冷、手腳冰涼的人,可以嘗試。

 2、吹幹頭發再睡

很多人認為夏天氣溫高可以不吹幹、擦幹頭發就睡,但實際上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夏天時人洗澡特別勤,有的人頭發濕漉漉的就坐在空調屋裏,甚至頭發不吹幹就睡覺,導致“濕邪”在不知不覺中入侵身體。所以夏天也要把頭發擦幹再入睡。

 3、忌納涼熬夜

很多人喜歡熬夜,從道醫角度來說,睡眠不足就是脾虛的癥狀,表明體內濕氣過重。三伏這幾天應該要補壹個午覺,30~60分鐘都可以,過了1個小時的午覺就會影響晚上的睡眠了。

 4、忌久坐不動

夏天動壹動就出汗,現代人不像以前,愛動久坐會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響濕氣的排除。夏練三伏,就是告訴我們,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動,應該要稍微活動壹下。夏天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的時候,人體會出汗,切情緒調節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人也容易心煩意亂,這個時候練壹練的方法很簡單:端坐、閉目、吞津就是壹個好方法。

 5、頸椎、腰身不要對著空調,在空調房裏衣要過肘、褲要過膝

從外面壹身汗回來或者在運動後,對著空調使勁吹涼風,濕氣會借機順著張開的汗毛孔進入人體,損傷陽氣。現在冬天很少見到真正著涼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為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體內。在空調房裏穿衣服要過肘過肩,褲要過膝,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頸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