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賀謹慎、敏感、睿智。1352(元至正十二年)加入起義軍,獎勵千戶。在與朱元璋渡江、占領慶忌(今南京)、取鎮江等戰爭中,屢戰屢敗元軍,被擢升為統合軍元帥。
1357(元至正十七年),守常州,多次擊敗張士誠。1367(元至鄭二十七年),為了征服南方,在浙東打敗了方國珍。後來又領兵由海路到福州,活捉了占領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陳友定。徐達率軍攻克山西、甘肅、寧夏等地。
1378(明洪武十壹年)他給護國公寫了壹封信。1389(明洪武二十二年),退伍回鄉,被賜鳳陽第壹。
1395(明洪武二十八年)農歷八月病死,是明初為數不多的對國家建設有貢獻的人。追東甌王,使武功。
唐河1326出生於濠州(今安徽鳳陽)中裏古莊村壹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和朱元璋不僅是老鄉,而且是在壹條小街上長大的。唐河小時候很有抱負。當他玩耍的時候,他喜歡帶領孩子們練習騎馬和射箭。成年後的唐賀身高七尺,灑脫從容,沈穩敏捷,善於謀略。
1352年(鄭錚十二年),唐河帶領十幾名壯士在郭子興加入紅巾軍,因作戰勇猛被封為千戶。唐河寫信給他童年的朋友朱元璋,並邀請在黃覺寺的朱元璋加入叛軍。有人知道這封信的內容,想告發它。於是朱元璋投奔了郭子興的紅巾軍。朱元璋參軍後,因功績被提升為鎮督,排名在唐河之上。
1353年(鄭錚十三年),唐河隨朱元璋攻大洪山,攻克滁州,被任命為管峻總經理。而隨著朱元璋攻取豫州。當時的將領大多是朱元璋的同輩,他們不肯活在別人之下。唐河比朱元璋大三歲,但卻小心翼翼地聽從指揮,朱元璋對此非常高興。
1355年(鄭錚十五年)農歷六月,唐河與朱元璋和解,俘獲戰馬300匹。進攻陳野先時,唐河被箭射中左大腿。他拔出箭,繼續戰鬥。最後和將軍們壹起攻占了陳野先,攻占了溧水和句容。
公元1356年(鄭錚十六年)農歷三月,唐河安身立命,隨軍歡慶,立下汗馬功勞。平定慶忌後不久,唐賀跟隨徐達攻下鎮江,被提升為全軍元帥。後來率軍巡跑牛貨城,降服陳寶兒,攻取金壇、常州,後唐賀駐防常州,任樞密院事。
駐紮在常州的常州與張士誠統治下的吳棟相連。張士誠經常派探子出去偵察,唐河防守得非常好,讓敵人查不到任何消息。
敵人多次入侵,唐河全部擊退,俘虜數千人。隨後,唐河在無錫取得進展,在錫山擊敗吳軍,趕走莫天佑,俘虜妻兒,升任中書左城;還率水師巡黃羊山,擊敗張士誠水軍,俘虜1000戶49人,被封為平掌政。唐河率軍救援長興,與張士信在城下交戰,派軍進城,與唐河夾擊,大敗敵軍,俘虜八千兵。清場後,唐河率軍回討平江西山寨。永新太守周安造反,唐河率軍進攻,打敗了他,連破了他的十七個村子。然後三月圍攻永新,攻取周安,獻給朱元璋,然後守常州。
1365年(鄭錚二十五年)農歷十月,唐河率軍討伐張士誠,攻克太湖水鄉,攻取吳江府,圍困平江。在長門與敵交戰時,唐河被射中左臂受傷,應命返回應天。傷好後,唐河重返戰場,攻克平江。因為他的戰功,朱元璋送給他黃金和絲綢。
1365年(二十五年),福建平定,朱元璋召王武,建百官司,封唐河為左禦史、太子。
1367年(鄭錚二十七年),唐河被授予征伐南方將軍的稱號,由副將吳鎮率領征伐方國珍。渡過曹娥江,攻占余姚、上虞,攻占清遠。方國珍逃到海上,唐河率軍追擊,大敗,俘虜敵軍將領兩名,海船二十五艘,斬首無數,然後回軍平定各城。
唐賀派使者去勸降,而則向軍門投降。唐河得到了24000名士兵和400多艘海船,浙東地區全部被平定。唐和副將廖永忠起兵討伐陳友定,從明州出發。由海路抵達福州蕪湖門,駐紮南臺。唐河先派人投降,陳友定不回話,就把他團團圍住,在城門口打平章,要求投降,唐河趁機率軍進城,然後分兵視察興化、漳州、泉河、阜寧四縣。
1368年正月(明洪武元年),唐河再次攻取延平,活捉陳友定,押解至京師。
1370年(洪武三年),明軍北上,唐河奉命在明州造船,將糧食運往直沽。因為海上颶風,他把糧食運到鎮江又回來了。隨即,唐賀被授予偏將軍,跟隨大將徐達西征,與右副將軍盛豐從懷慶翻越太行山,攻占澤、魯、晉、江四郡。同年五月,唐河與徐達攻下杏園(今漢中)。
1371年(洪武四年),唐河率軍渡河,進入潼關。他分兵直取荊州。部將派張投降,張造反不久就走了。唐鶴聯兵圍攻慶陽,生擒張,斬首示眾。唐河被授予西征將軍的稱號。他和副將軍廖永忠壹起,率領水師回江,伐夏。夏冰占領了這個危險地區,但是唐河的進攻失敗了。當河水再次暴漲時,駐紮在大溪口的部隊久久不能前進,但傅友德已經從秦、甘肅領兵攻占漢中。廖永忠已攻克瞿塘關,並在此之前進入夔州。唐和跟隨他的軍隊,進入重慶,投降了旌鳴。回到軍隊後,傅友德和廖永忠受到皇帝的獎勵,但唐河不如他們。
1372年(洪武五年),唐河作為右副將軍,隨大將徐達北上,在斷頭山遇敵,大敗,壹名指揮使被殺,皇帝不追。唐河立即和李善長壹起進駐中都宮。又保衛北平,建章德城,在定西擊敗徐達,平定寧夏,追到察汗淖爾,活捉蒙古猛虎陳,獲馬牛羊十余萬。後來,在攻打東勝、大同和傅玄的戰鬥中,唐屢立戰功。回京後官職被封為開國輔運大臣榮祿博士,與並列,封號中山侯,年薪1500石,後代頒發世襲證書。
1376年(洪武九年),帖木兒伯顏成為邊境隱患,唐河作為西征將軍駐守延安。帖木兒向明朝乞求和解,於是唐便率軍返回。
1378年春(洪武十壹年),唐河被封為國主,年薪三千石,參議軍務。唐賀多次到中都、臨清、北平等地練兵,修城墻。1381年(洪武十四年),唐賀以副將軍左的身份率軍出堡,攻克乃爾布華,攻占敵軍灰山大營,俘虜平章貝利果和唐使節。1385年(洪武十八年),泗州蠻族造反,唐河以壹般征服者的身份跟隨楚王,俘獲敵軍四萬,活捉蠻族首領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