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氣生津:
夏季天氣炎熱,出汗較多、易耗氣傷津,適合要吃壹點能夠補益陽氣和津液的藥物,但性質要平和、微涼,切忌滋膩、溫熱之品,對於老人、體質虛弱之人尤應如此。具體藥物如下: 五味子、玉竹、冬蟲夏草、酸棗仁、鴿肉、黑豆、木耳、松子 … 等。
健脾和胃
因為脾和胃在夏季,尤其是長夏時最易受到損害,原因有以下幾點:壹是暑濕之氣盛,而濕邪困脾,易阻礙脾胃之運化之氣;二是夏季人們吃寒涼食品多,而寒涼傷胃;三是夏天喝水多,沖淡了胃液,降低了胃液的殺菌力,致使致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
有鑒於此,夏天必須重視保護脾胃功能,故應常吃壹些健脾和胃的藥物和食物,主要如下:自扁豆、糯米、太子參、白術、甘草 … 等。
何種人不宜夏季進補 ?
很多人因為補藥與自己的體質不合,反而會有愈補愈糟糕的情況出現,此時應立即停止進補。
有感冒、喉嚨痛、發燒、嚴重咳嗽等癥狀時,是不宜進補的,否則會使病情更嚴重。
若有舌苔厚、胃腸脹、消化不良的現象,必須先治療胃腸病,胃腸問題解決後才可進補。
火氣大、口乾舌燥、心情煩躁、皮膚發癢,這種情形是火氣大的反應,都是不能進補,以免愈補愈旺的情形出現。
過敏體質者的夏季調養
避免受冷的刺激、保持良好的體能。雖處夏季,生活上特別註意避免受冷氣直吹、食冷飲的刺激,例如睡時吹冷氣應穿著長袖睡衣,以免熟睡時身體暴露受冷的刺激;洗澡或洗頭發後,應盡快擦乾身體及吹乾頭發;不宜晨泳及淋雨;若病童嬉戲時、追逐跑跳過度激烈時,應予以制止,切勿過勞,盡量睡眠充足,以保持旺盛之體力。
避免接觸過敏原。家中不要使用布窗簾、地毯、布沙發,可用防塵枕頭、被單等,避免塵蹣誘發過敏;家中應不飼養寵物,如貓、狗、小鳥、兔子、老鼠等因皆含過敏原;避免吸二手煙或處在汙濁空氣的環境中。
禁寒涼食品、冷飲、煙酒。中醫認為氣喘與大量食用生冷之物有關飲食上應註意禁忌食物包括水梨、西瓜、蕃茄、椰子、香瓜、哈蜜瓜、大白菜、白蘿蔔等,以上果菜皆屬寒涼性質,食用過多影響身體抵抗力;冷飲會引起脾胃運化失調,氣喘發作與多痰又與脾胃運化失職有關,故忌食冷飲與疾病康復關系密切;又香煙、啤酒及各種酒類皆為刺激之品亦應避免。
積極方面應做規律的運動。如定期的登山、健行、跑步、韻律舞或打球促進體能能,增加心跳、促使流汗可增進心肺功能的運動為佳。壹周三次為宜,每次 20-30 分鐘為度。遊泳對氣喘而言也是很好的運動,但要註意遊泳後要迅速穿衣服吹乾頭發以免受涼,照顧不周時反而誘發氣喘的發作。
夏日涼補蔬果
夏季天氣炎熱,人體皮膚毛孔疏松,排汗量大,建議多攝取蔬果類及白開水
來補充流失的水份,也不會造成脾胃過多的負擔。例如:櫻桃、番茄、芭樂、西瓜、梨子、蘋果、檸檬、冬瓜、苦瓜、黃豆芽、菊花等涼性蔬果,皆具有生津止渴、消暑解熱等功能,亦因攝取強烈的日光生長,含有豐富的維他命 C ,新鮮食用亦有美白的功效,不妨多利用。
夏日飲食勿貪食冰品
在飲食調養方面,不可貪食冰品、冷飲或生冷食物,易造成體內寒與濕
互結,脾胃功能產生障礙,易有腹痛、腹瀉癥狀發生。因此夏季飲食仍應註意,以清淡為主,不宜過度食用辛辣或油炸食物,以免造成火氣上升,排便不順。
此外,還須多補充營養素:
維生素:在高溫環境下,人體的維生素代謝頻率會增加,尤其是維生素 C 、 B1 、 B2 ;維生素 A 、 E 則有增強體力及耐熱力的作用。
蛋白質:在高溫的條件下,人體內的蛋白質分解速度也會增加,影響體內氮的平衡。因此宜多補充魚、肉、蛋及豆類蛋白質。
水及無機鹽:人體大量出汗,容易流失鈉及鉀,導致中暑,所以要多補充水與無機鹽。補充的方式如:喝運動飲料,多吃蔬菜、水果、豆類、海帶等。
飲食方面可多吃白木耳、綠豆湯及膠凍類的愛玉、仙草等,除可補充營養外,亦有消暑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