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驢的介紹:
馬,馬,馬和驢都屬於馬屬,也叫厄東基,但它們是不同的物種,它們有相同的起源,比馬和斑馬小,但它們和馬有許多共同的特征:第三趾發達有蹄,其他趾退化。驢的形象像馬,多為灰褐色,不威嚴。它頭大耳長,胸略窄,四肢細,軀幹短,所以身高和身長大致相當,呈方形。頸皮薄,蹄小而堅實,體格強壯,抵抗力強。毛驢身體強壯,耐粗放耕作,不易生病,具有性情溫順,勤勞順從的優點。
二、解釋:
李時珍說:驢的臉又長又寬,耳朵如矛,晚上叫的次數對應的次數多。還有壹種善於負重的野驢,和驢壹樣,只是皮膚斑駁,尾巴和鬃毛長,骨頭大,攻擊效果和驢壹樣。
中國幅員遼闊,驢的馴化早於馬和騾,養驢歷史悠久。驢按大小可分為大、中、小型。中國五大毛驢是關中毛驢、德州毛驢、廣靈毛驢、泌陽毛驢和新疆毛驢。大驢與中驢和德州驢有親緣關系,這兩個驢的身高都在130cm以上。中型驢有泌陽驢,高110-130 cm之間;小驢,俗稱毛驢,多見於華北、甘肅、新疆、雲南等地。這些地區驢的身高在85-110 cm之間。
驢的形象像馬,多為灰褐色,不威嚴。它的頭大,耳朵長,胸部略窄,四肢細,軀幹短,但比四肢長,所以高矮不等,呈小長方形。頸細肉多,蹄小而實,體壯,抵抗力強。毛驢身體強壯,耐粗放耕作,不易生病,具有性情溫順,勤勞順從的優點。驢可以用來種田和騎馬。每天耕作6-7小時,可耕種2.5-3畝。在農村,還可以騎自行車去市場,適合山地馱運,家庭服務。驢肉也是宴席上不可多得的壹道菜。其肉質細膩鮮美,素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之稱。據測定,每百克驢肉含蛋白質18.6克,脂肪0.7克,鈣10毫克,磷144毫克,鐵13.6毫克,熱量80卡。蛋白質含量高於牛肉和豬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驢肉具有補血、補氣、補虛、滋陰壯陽的作用,是理想的保健食品。驢皮可用於制革,也是制作名貴中藥阿膠的主要原料。
三、生活習慣:
三種動物的總稱,即馬屬和驢屬。非洲只有1種非洲野驢。人們認為它是家驢的祖先。其毛色與家驢相近,為青灰色和褐色,叫聲與家驢相同,耳殼較長。
亞洲野驢有兩種:西藏野驢,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亞野驢分布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蒙古人民共和國、蘇聯貝加爾湖附近、伊朗和阿富汗,據信在敘利亞和阿拉伯北部已經滅絕。亞洲野驢不是典型的驢。它們的耳朵比非洲野驢短,蹄子大,唱歌像馬。通常體長200 ~ 220 cm,肩高約130 cm。夏天的頭發是新鮮的棕栗色,紅褐色,冬天的頭發是淺灰色。
非洲野驢生活在幹旱地區。亞洲野驢耐旱耐寒,壹般棲息在沙漠、草原荒漠、草原。藏野驢通常出沒於海拔3000 ~ 5100米的開闊高原或山間丘陵盆地。性警覺,極其敏捷,群居,夏天能組成200多只的大群。秋季交配,次年夏季產仔,每胎1個後代。非洲野驢是瀕臨滅絕的動物。亞洲仍有壹定數量的西藏野驢,被中國列為重點保護動物。野驢和家養馬雜交能生出生命力很強的後代,能像驢壹樣歌唱,但沒有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