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很多人對歐姆很委屈。發表歐姆論文的《化學與物理雜誌》主編施韋格寫信給歐姆說:“請相信烏雲和塵埃背後的真理之光終將被透射,帶著微笑散去。”歐姆辭去了在科隆的職務,做了幾年私塾老師。直到七八年後,隨著電路研究的進步,人們逐漸認識到歐姆定律的重要性,歐姆的名聲也大大提高。1841年,英國皇家學會授予他科普利勛章,1842年,他被聘為外籍會員,1845年,他被接納為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為了紀念他,電阻的單位“歐姆”就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
進壹步的實驗導致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後來,他對自己的實驗工作進行了數學處理和理論處理,寫了壹本書《加爾瓦尼電路——數學研究》(出版於1827)。
歐姆(Georg Simonohm,1787 ~ 1854),德國物理學家,1787年3月出生於巴伐利亞州埃爾蘭根。他的父親是壹個熟練的鎖匠,對科學感興趣,對哲學和數學有很好的了解。受父親的影響和教育,他對數學非常感興趣,掌握了壹些金工技能,為他後來的學習和研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1811畢業於埃爾蘭根大學,哲學博士,先後在埃爾蘭根和班堡的中學任教;1817出版第壹本《幾何教材》;1817 ~ 1826在科隆大學預科教數學和物理;1826 ~ 1833在柏林軍事學院工作;1833起,受聘為紐倫堡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1841年英國皇家學會授予科普利勛章,1842年被接納為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1845是巴伐利亞科學院大院;1849年為慕尼黑大學非常任教授,1852年為該大學正教授。1854 7月6日死於慕尼黑。
歐姆最重要的貢獻是建立了電路定律。他在傅立葉熱傳導理論(導熱棒中兩點之間的熱通量與兩點之間的溫差成正比)的影響下研究了他的定律。當時對電動勢、電流強度甚至電阻都沒有明確的概念,也在探索合適的檢流計。他用熱電電池和扭秤,經過多次實驗和歸納計算,成功了。1825年發表了第壹篇論文《金屬傳導接觸電定律的初步表述》,論述了電流的電磁力衰減與導線長度的關系。此外,他通過實驗測量了不同金屬的導電性。在制作電線的過程中,他直接受益於父親精湛的技藝。英國學者p .巴洛發現,電流在整個電路的各個部分都是壹樣的。這個結果啟發了歐姆,使他認為電流強度(當時他稱之為“電磁力”)可以作為電路中的壹個基本量。進壹步的實驗導致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後來,他對自己的實驗工作進行了數學處理和理論處理,寫了壹本書《加爾瓦尼電路——數學研究》(出版於1827)。
歐姆定律剛發表的時候,並沒有受到德國學術界的重視,而是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批評和攻擊。歐姆向當時的普魯士教育部長蘇爾茲贈送了壹本他的著作,請求在大學裏安排壹份工作。但是部長對科學不感興趣,只把他放在壹所軍事學校。這時,壹位在德國物理學界有相當地位的物理學家,G.E.Pohl,首先撰文抨擊歐姆的著作《加爾瓦尼電路——數學研究》,說這本書是“不可思議的欺騙”,“它的唯壹目的是閱讀自然的尊嚴”。在強大的壓力下,歐姆希望國王出面解決問題。他給路德維希壹世國王寫了壹封信,並因此成立了壹個巴伐利亞科學院特別委員會進行審議。結果因為意見不合就結束了。他在給朋友的信中透露了這壹時期的痛苦心情:“加爾瓦尼電路的誕生給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我真的抱怨它生不逢時,因為生活在朝廷的人知識貧乏,他們無法理解它母親的真實感受。”歐姆的工作在國外獲得巨大聲譽後,才在國內科學界受到關註。通過埃爾曼(P.Hermann,1764 ~ 1851)、多佛(H.W.Dove,1803 ~ 1879)和海爾曼的努力,歐姆實現了自己的目標。為了紀念他對電路理論的貢獻,電阻的單位被命名為歐姆。
他的研究工作還包括聲學和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