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元宵節的時間。
2、願意講述品嘗過的各種各樣的湯圓。
3、增進幼兒喜歡我國民族風情習俗的情感
活動準備:
實物湯圓、泥工
活動過程:
壹、教師講述元宵節的時間。
二、讓幼兒大膽講述自己品嘗過的元宵。
師:這些湯圓長得什麽樣子?湯圓裏面有什麽?
三、鼓勵幼兒用泥工捏出自己喜歡的元宵形狀,可以從顏色上選擇。
篇二
壹、活動目標
1、了解元宵節,理解兒歌意思,學習完整地朗誦兒歌。
2、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二、活動準備
油泥、玩具小碗、根據兒歌內容繪制的圖標。
三、活動過程
1、老師演示搓元宵,談話導入元宵節。
老師:老師拿的是什麽?變變變,我用油泥變出了什麽?
壹碗香噴噴的元宵來啦!元宵節裏人們都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元宵節馬上就要到了。是哪壹天呢?
2、學習兒歌。
老師示範朗誦兒歌《鬧元宵》。
3、理解兒歌意思老師:正月十五那天是什麽節日?
4、看圖標跟念兒歌。
分析理解“團團圓圓”、“鬧元宵”的意義。
老師:誰知道“團團圓圓”是什麽意思?(家裏人都來了,很多親戚朋友在壹起。)兒歌叫《鬧元宵》,為什麽要說“鬧”?(人很多,大家在壹起很熱鬧、很開心。)
5、完整朗誦兒歌。
幼兒完整學習,朗誦兒歌2~3遍。
四、附:兒歌《鬧元宵》
元宵節,真熱鬧,
看花燈,吃圓子,
小牛燈,哞哞哞,
小狗燈,汪汪汪,
小龍燈,飛的高,
小兔燈,跑得快。
篇三
壹、活動目標:
1、讓孩子了解元宵節的歷史,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2、讓孩子們深刻感觸到要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二、活動準備:
紅色打印紙、剪刀、膠水、面粉、盆子、紅豆沙、筷子
三、活動過程:
1、教師設疑,元宵節是怎麽來的呢?這裏還有壹個故事呢?
2、教師講述故事並提問。
師:元宵節是怎麽來的呢?
幼:玉帝要燒毀民間,所以人們得知消息後提前掛燈籠放煙火,免去了這壹難。
師:元宵節的歷史悠久,人們從古至今,壹代代的傳承下來,用同樣的方式來慶祝這壹個節日,到了現在過元宵節意味著什麽呢?
幼:看花燈、吃湯圓等教師總結,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以掛燈籠的形勢,來表達自己的喜悅,歡慶壹年的豐收,喜氣洋洋、快樂融融。
3、讓幼兒把元宵節的來歷回家考考爸爸媽媽,給他們講故事《元宵節的來歷》。
四、活動流程:
1、9:00老師引導幼兒知道今天是元宵節,知道今天的日期,引導幼兒講講自己對元宵節的理解。
2、9:05---9:20給幼兒講元宵節的來歷故事,講元宵節的風俗習慣。
3、9:20---9:25引導出今天我們要做的事情----做元宵。
4、9:25---9:35幼兒做元宵前的準備---洗手、準備所需物品、向幼兒提要求,註意衛生,註意精美,註意安全,註意團結合作。
5、9:35---9:50師生***同動手做元宵。
6、9:50---9:55送去廚房煮元宵。
7、9:55—10:00向幼兒宣布下環節活動---制作燈籠和猜燈謎。
8、10:00---10:15猜謎語。
9、10:15---10:40制作燈籠,老師做示範,準備材料。
10、10:40---11:30師生***同完成燈籠制作。
11、11:40吃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