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無刺黃瓜,又名荷蘭黃瓜。荷蘭黃瓜多為雌性系,主要用於溫室栽培。與大多數露地栽培品種不同,它們不需要授粉和受精就能完成果實發育,但不形成完全發育的種子。雌性系的優點是果實成熟度壹致,早期產量高。這類瓜的特點是:密,壹瓜壹瓜,二瓜壹瓜。而且管理水平合適的話,高產潛力大,單季667平方米產量可以超過10000kg。壹年可以種植2-3種作物。目前荷蘭黃瓜的市場價是每斤4-6元,超市會更高。壹年下來,種黃瓜產值非常可觀!
種植模式
苗圃通常用來育苗。營養土配方如下:無瓜菜田壤土與分解篩選的有機肥按7: 3或6: 4的比例混合。如果肥力不足,每立方米加入100克磷酸二氫鉀,充分混合均勻後放入營養缽中。苗床寬度為1.2-1.5米。
1.育苗
播種前,應在腳底澆上水,然後按需播種。種子可以先浸泡後發芽,再播種;或者浸種4-6小時,不發芽直接播種,每穴播種,播種後用過篩的細濕土覆蓋。播種後,出苗前,晝夜溫度保持在24-26℃,4-6天即可出苗。幼苗完全生長後,應適當降低溫度,白天保持在23-25℃,晚上保持在16-18℃。此外,在苗期積極防治病蟲害的同時,應嚴格控制噴灑時間、噴灑濃度和噴灑頻率。噴灑時間必須在晚上進行,霧滴細小,噴灑均勻,葉面有細霧。千萬不要再噴,防止藥物傷害。
2.適時種植
(1)種植前的準備
種植前10-15天,應進行精細整地,並施用腐熟堆肥雞糞、富含有機質的豆餅肥等優質肥料。每畝施優質有機肥5000公斤以上,聯胺100公斤,70厘米等行距開溝,也可大小行種植,行距80厘米,小行距60厘米。
(2)殖民
9月中旬左右,幼苗長到兩片葉子壹顆心就可以種植了,種植前3-5天,視土壤水分情況,提前播撒土壤水分。種植時,選擇陽光充足的下午,在35厘米的距離挖壹個洞,用水種植幼苗。種植過程中盡量多帶土,傷根少。由於苗齡較短,種植深度不宜過深,每畝種植2500-2800株。
3.根瓜種植後和收獲前的管理
(1)溫度管理
種植時,室外溫度為上高,這樣幼苗可以在空曠的田野上生長壹段時間。中午氣溫、地溫過高,應采取遮陽降溫措施。
(2)水和肥料管理
澆水要在少量的水中進行,重點是推廣。所以種植後強調澆2-3次水,除種植水外,每隔壹天澆壹次緩苗水;7-8天完成緩苗,恢復生長後澆水壹次,及時澆水對促進緩苗和保持植物旺盛生長尤為重要。底肥不足時,可在第三次澆水前,在種植線兩側壟溝內施少量腐熟有機肥,註意不要追施速效氮肥。施肥後,鋤地松土保墑,下壹次澆水追肥應在擴根擴瓜期進行,當土壤缺水,植株較弱時,需在擴根擴瓜前提前進行;不缺水的時候,可以推遲到根瓜收割;這種追肥壹般結合澆水沖二銨等。
4.甜瓜采摘期的管理
前期溫度不宜過高,白天保持在25-30℃,夜間保持在13-15℃,陰天保持在20-22℃。當室外平均溫度降至12-14℃時,應采取保溫措施,如用草墊和無紡布覆蓋。嚴冬白天溫度控制在23-25℃,不超過28℃,第二天早上最低12-14℃,陰天可適當降溫。
采瓜前期外界溫度高,壹般澆水10天左右,隨氣溫下降再澆壹次,15天左右。每1-2小時施肥壹次,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00-200公斤或聯胺10-20公斤。最好交替使用,這樣瓜苗可以保存到次年2-3月。在坐瓜期,還應進行葉面噴施,壹般可噴施0.2%磷酸二氫鉀,結合人工噴施二氧化碳氣肥。
(3)掛藤、修剪等管理
當黃瓜植株有八九片葉子,莖蔓長約40 cm時,就開始用尼龍繩掛蔓,固定莖蔓。在植株調控上,分為單蔓修剪(與刺密的黃瓜相同)和二至三蔓修剪,即7節以下側枝全部切除,7節以上保留1-2個較強的側枝。10-12節後側枝結瓜時尖,主蔓以22-25節采摘。為了防止根瓜掉苗,如果根瓜多(兩個以上),要保留壹個,其余去掉。在壹些黃瓜品種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往往壹節兩瓜或壹節多瓜,說明生殖生長強於營養生長。因此,應進行必要的疏花疏果,以調節植物的營養生長。
這個品種是典型的喜溫植物。大田栽培的適宜溫度壹般為15-32℃。最適溫度白天為20-32℃,夜間為10-18℃。不耐寒,溫度降至10-13℃時停止生長,降至0-1℃時受凍。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為25—32℃。當溫度超過32℃時,會破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平衡,停止生長。發芽溫度,發芽天數,生長,適宜溫度,行距,光播至開花,20-25℃,7-15天,15-38℃,40 * 50厘米,半陰天,日照充足,6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