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雖然是個意誌堅強的人,說不合適的話也敢對老板“吹胡子瞪眼”,但不是那種恩將仇報的小人。對於湘軍出身的左,曾國藩既是他的“老領導”,又是自己的伯樂,兩人關系還算融洽。至少,左與曾國藩的關系遠遠好於與李鴻章的關系。但湘軍攻打金陵時,左為什麽要給曾國藩寫信呢?
老九走得太遠了。湘軍攻金陵後,曾國藩本人也仿佛飄飄然,尤其是曾國藩的九弟、進攻金陵的壹線指揮官曾國荃。進入南京後,曾的士兵燒殺搶掠了七天七夜!項幾乎洗劫了太平天國的首都南京...曾老九自己也賺了很多錢。
如果只是老九自己借機斂財,或者幫曾國藩斂財,不僅沒有問題,慈禧太後甚至樂見其成!原因不難理解。貪婪意味著妳沒有野心,不是嗎?但問題是,老九的兵洗劫南京,等於讓全軍“雨露均沾”,得到了足夠的油水!這是什麽?就是收買士氣!戰後賞功懲惡,本該是“出於好心”,是皇帝收買士氣的絕好機會,但老九居然“替他做了”!慈安皇後和慈禧太後會怎麽想?公仲的易信王子會怎麽想?“曾國藩哪,妳不是想徹底把項變成妳自己的私軍,和朝廷獻殷勤嗎?”這是正常的邏輯。
曾國藩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但左當時是清醒的!他不想讓曾國藩步年羹堯的後塵。非法給曾國藩寫信,其實就是給曾國藩潑冷水,讓他頭腦清醒,以免自己被害死。雍正年間年羹堯是怎麽死的?不就是因為“越線”而獎勵三軍伸手朝廷人事任免嗎?英雄不可怕,可怕的是英雄組建黨派,把自己的軍隊變成自己的私人軍隊!曾老九的舉動讓曾國藩離年羹堯的命運越來越近...
慈禧太後和慈禧太後對曾的行為可能不是曾國藩的主意,但在清朝統治階級看來,這是曾國藩在收買軍隊的士氣,不是嗎?壹旦湘軍擰成壹股繩,北方拿下北京也不是不可能!事實上,在攻打金陵之後,已經有人建議曾國藩自己稱帝。曾國藩雖然拒絕了,卻無法打消慈安皇後和慈禧太後的猜疑!
在這個節骨眼上,左參加這樣壹個曾國藩的追悼會,表面上是“恩將仇報”,在背後捅了曾國藩壹刀。但實際上,左確實幫了曾國藩的忙!為什麽這麽說?左是誰?生在項,壹個將軍,壹個政府官員,他打擊曾國藩,至少給慈安太後和慈禧太後壹個印象,項不是鐵板壹塊!可以用壹種相互制衡的權力平衡的遊戲來制約。既然是可控的,就沒必要殺。如果不是有左的奏折,曾國藩的命運會如何還很難說。
雖然被湘軍壹員瓦解,但曾國藩並未因此受到懲罰,反而成了壹等侍郎,死得其所,這與左的追悼有很大關系。換句話說,左對曾國藩的參與不僅僅是“恩將仇報”,而是“報恩”。左看似大大咧咧,實則心機頗深。後來,眾所周知,左立不同意對方。誰能說這不是左和李鴻章之間的默契?如果來自湖南的兩大政治勢力合並,清朝的統治階級還能睡得著嗎?等待左的是和李鴻章,不言而喻!
綜上所述,湘軍進攻金陵時,左上書沈曾國藩,並非“恩將仇報”,而是在無形中幫助了曾國藩。自古以來,英雄都是帝王猜忌的重點對象。壹旦英雄把自己的軍隊變成私人軍隊,哪怕只有這種跡象,恐怕他離死也不遠了...左唐宗在登上王位之前就看到了這壹點!說白了就是跟慈安太後、慈禧太後玩花樣。難怪左得罪了那麽多人,但他卻步步高升,死得其所。此人看似大大咧咧,實則城府頗深,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超過了曾國藩和李鴻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