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偶然的機會,在平臺聽說了粥左羅和他的書《學會成長:爆發式成長的25個思維模型》。出於好奇,我在微信讀書找到了這本書,通過閱讀,走進了在網絡自媒體很有影響力的90後創業小夥。說實話,我很受震撼。我想到了“置死地而後生”,壹個人要想徹底改變現狀,沒有什麽比讓自己快速生長更有效的辦法。粥左羅的成長,就是壹個鮮活的例子。
在他的公眾號,有壹篇文字《寫給每壹個渴望向上生長的妳》,我找到了他快速崛起的成長原因。
粥左羅,壹個北漂的山東泰安90後小夥子,愛好滑板,陽光帥氣,給人壹種務實安全感。
“2010年9月,就讀北京體育大學。大學期間,做過英語家教,賣過明信片,開過淘寶店,在青島做過保安,在西藏幹過工地,夏天從北京徒步搭車去過西藏,冬天從青海湖冰上徒步到湖心島上和苦行僧壹起睡過山東,也曾坐過37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到雲南滑板旅行。”
2014年7月,大學畢業。離開學校,在北五環外,租住了壹個10平米,680元壹月的地下室,開始了真正的北漂生活。
先是擺地攤,因為嚴打,經常無法做生意,在和城管的拉鋸戰中,人快要被折磨瘋掉;後來,在西單大悅城做服裝店店員,賣滑板、衣服、鞋子,工作辛苦,沒有五險壹金,每個月到手四五千。2015年8月加入創業邦,創作超過100篇平均閱讀量10w+的爆文,輔助創業邦從網站、雜誌向公眾號轉型。2017年3月,畢業不到三年,加入插座學院,擔任內容副總裁,年薪50萬。2018年3月,壹個人開啟了超級個體之路。2019年6月,完成了從超級個體到公司團隊的轉型。2020年底,開了8門音頻課和5個訓練營,年收入突破千萬。
回顧粥左羅6年多的成長,我們驚奇地發現,每壹年他會給自己升級壹次,叠代壹次。當然,這種成長和叠代的速度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的,只有他做到了,所以,我們看到了他令人羨慕不已的現在。
為什麽他會成功?正如他在這本書的簡介中所說:“人人都想更快地成長,但要實現爆發式成長,只靠努力是源源不夠的,妳還需要掌握壹套成長思維模型。”“有時候,成長速度趕不上別人,不是智商、情商的問題,而是思維上的差異。”
在粥左羅的這本書裏,他根據自己壹路創業的種種思考,把成長這門技能的知識打磨成壹本書,希望能夠給讀者帶來壹些關於成長和讓成長變現的啟發,對於個人成長來說,是壹本不可錯過的書。
書中***安排五章內容,提供了25個思維模式,依次是篩選思維、賽點思維、戰略思維、借勢思維、原動力思維、成本思維、利他思維、多維思維、專著思維、變量思維、真實思維、結果思維、激勵思維、福利思維、環境思維、叠代思維、動態思維、長期思維、周期思維、投資思維、市場思維、品牌思維、作品思維、寫作思維、實戰思維。細讀每壹個思維模式,都會被深深的吸引著。諸如這些樸實的句子,總在每壹個現實的節點上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思維:
“人生所有美好的結果,都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而是靠妳刻意做出來的。”
“妳想在未來得到什麽,妳就要認真地規劃行動——從今天開始要怎麽壹步壹步靠近它。時間會給妳答案,如果妳不去做,最終時間給妳的答案就是: 3年過去了,妳跟3年前壹樣,還是不配得到那個結果。所以,妳要行動。人生所有美好的結果,都是靠妳刻意行動得來的。”
“妳做的每壹個選擇,都應該是妳能選擇的最好的那壹個,妳所放棄的都不如妳所選擇的。”
“凡事提高標準,這樣,妳就能選擇壹個更優解。而且選擇時壹定不要怕麻煩,越是至關重要的選擇,越需要我們付出時間和精力,但這些付出也是值得的。隨意選擇的人生,不值得壹過。”
“在平時的工作或為人處世中,妳要樹立壹個原則:不管做什麽事,做之前先明確,影響這件事成敗的關鍵節點是哪幾個,然後,妳永遠都不應該將妳的時間、精力、心力均分在每壹個節點上,永遠要把它們投入關鍵節點,因為關鍵節點決定成敗。”
“培養戰略思維的第壹步,就是學會放棄。不管是人生還是事業,妳不可能啥都要。大舍,是為了大得。”
“我希望優先排序這壹戰略思維能始終貫穿在我們的做事過程中,讓我們避免忙忙碌碌卻碌碌無為。”
“壹個人的壹生也是壹部創業史,每個人都是自己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也需要叠代自己的成長戰略。如果不能持續叠代,人只能獲得短時間的成長,不能持續成長。”
“在工作中,虛永遠沒有實更有力量。妳的各種人設打造、平臺背書、勵誌標簽、職位頭銜,都不如妳的作品有說服力。”
“在做任何工作時,妳都應該有作品思維,都應該積累代表作。”
“壹個人越是默默無聞的時候,越要少包裝自己,越要沈下心來積累代表作。如果沒有代表作,妳怎麽包裝都不行;有了代表作,無論妳去哪裏,別人都會認可妳。代表作不用多,而要真的好。”
“打造個人品牌和自我營銷的最好方式就是拿出代表作。越是默默無聞的時候,越難積累代表作,所以要有“星辰大海”的輸入。越是默默無聞的時候,越需要有代表作,所以要有“壹劍封喉”的輸出。”
“普通人壹開始都沒有個人品牌。在遵循作品思維時,妳別光玩虛的,而要不停地做實事,把每壹件事做成功,花時間和心血積累代表作。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對妳形成了相應的認知且不斷強化,這樣,妳就有了個人品牌,這是妳最可靠的資產,這是普通人崛起最有效的方式。認認真真幹實事的人,在這個時代不會吃虧。”
“人生所有美好的結果,都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而是靠妳刻意做出來的。”
“我寫作本書的意義也如此。它的價值將最終體現在,升級了妳的認知,改變了妳的行為,推動了妳的行動。祝妳每日精進,祝妳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自媒體創業,門外漢看得是熱鬧。對於從事教育的我們來說,這本書有很多觀點值得借鑒和模仿學習。我們如何建立正確的思維方式,指導我們正確看待世界,促進自我更好成長?思維方式決定方法論和行為方式,創業如此,教育亦復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