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池塘養殖黃顙魚技術

1.池塘用水要求:池塘水體必須2m以上,保證水質達標,水源充足,池底平坦,能排水灌溉,底料良好。放魚前應對池塘進行清洗消毒,並註入淡水和施足基肥。2.魚苗放流:選用黃顙魚正規養殖場的魚種,規格比較大。當水溫穩定在65438±00℃左右時,它們將被釋放。3.飼料投餵:養殖黃顙魚可選用純動物飼料,保證飼料有壹定的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適當添加其他配合飼料。4.飼養管理:做好水質

池塘養殖黃顙魚技術

1.池塘用水要求:池塘水體必須2m以上,保證水質達標,水源充足,池底平坦,能排水灌溉,底料良好。放魚前應對池塘進行清洗消毒,並註入淡水和施足基肥。2.魚苗放流:選用黃顙魚正規養殖場的魚種,規格比較大。當水溫穩定在65438±00℃左右時,它們將被釋放。3.飼料投餵:養殖黃顙魚可選用純動物飼料,保證飼料有壹定的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適當添加其他配合飼料。4.飼養管理:做好水質

池塘養殖黃顙魚技術

1.池塘用水要求:池塘水體必須2m以上,保證水質達標,水源充足,池底平坦,能排水灌溉,底料良好。放魚前應對池塘進行清洗消毒,並註入淡水和施足基肥。2.魚苗放流:選用黃顙魚正規養殖場的魚種,規格比較大。當水溫穩定在65438±00℃左右時,它們將被釋放。3.飼料投餵:養殖黃顙魚可選用純動物飼料,保證飼料有壹定的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適當添加其他配合飼料。4.飼養管理:做好水質、增氧、防病工作。

壹、池水要求

1,池塘要求

池塘養殖黃顙魚,水體要有壹定深度,必須達到2米以上,並保證水質達標,水源充足,池底平坦,能排水灌溉,底質良好。壹般來說,黃顙魚喜歡清澈幹凈的水質,池水透明度要保持在35cm以上,最好常年有流水流動。池塘面積要適宜,並配備增氧機、水泵、投餌機、漁船等機械設備。

2.嚴格清理池塘

不管是不是全新的池塘,都要經過嚴格的池塘清洗消毒。老塘清除多余淤泥,泥沙約10cm。這個新池塘需要平坦的底部和平坦的沈積物。池塘可以用生石灰幹法清理,每畝生石灰150kg,池底淤泥與生石灰充分混合,可以徹底清除池塘內存在的病原體、野生魚類等雜質。

3、及時註水

清潔池塘7-10天,池塘可充分曬太陽,可註入優質養殖水,並在進水口設置相應密度的過濾網,防止野生魚類、敵生物、蟲卵進入池塘。另外註入80cm左右的水,放入小魚小蝦試水。在確保安全後,可將池水增加至2米以上,黃顙魚即可放養。

4.施足基肥

放養魚類前,根據池塘水的情況,壹次性施足基肥,均勻撒在整個池塘,培養水中的浮遊生物。具體用量可根據魚塘實際情況確定。壹般每畝施用發酵有機肥150-200公斤即可。

第二,魚苗釋放

1,魚苗要求

市場上的黃顙魚品種繁多。無論選擇什麽品種,都要選擇正規黃顙魚養殖場的品種,盡量選擇人工養殖的優良品種,既能保證品種的純度和生長速度,又能提高成活率。壹般要求個人尺碼為10-15cm,體重為15-35g。魚種體型較大,體質相對健康,生長也相對較快。

2.備貨時間

黃顙魚的放養時間壹般在每年的4月下旬,但各地氣溫不壹,視各地實際情況而定。只有在溫度條件允許,水溫穩定在10℃左右的情況下,才能放養,人為延長生長時間。

4.載畜量

黃顙魚的放養密度需要根據養殖條件、養殖方式、餌料供應、魚種規格和管理水平靈活掌握。如果以養殖黃顙魚為主,壹般每畝可放養15-35g的魚2500-5000尾,規格較大時可適當稀釋,搭配鰱魚、鱅魚200尾。如采用混養模式,其他養殖池塘可套種黃顙魚,每畝30g以上魚種100-150條。

4.預防措施

魚苗放流前,魚必須放流12小時以上,沒有問題後才能放流,以免發生意外。魚種進入池塘前,需要用5%的鹽溶液消毒10-15分鐘,避免將病原體等有害生物帶入池塘。

第三,飼料餵養

1,誘餌要求

黃顙魚養殖可選用純動物飼料,包括蝦、小雜魚、蚯蚓等常見飼料,保證飼料有壹定的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可適當添加其他配合飼料。日常投餵餌料時,可根據魚的重量和原料的種類來制定合理的比例。魚粉、菜餅、豆餅、次粉、米糠、誘食促長添加劑等。混合人工飼料時可適當添加。

2.合理餵養

投餵量取決於魚的數量、食量、水質、水溫和天氣等。由於體型較小,攝食較慢,所以餵養黃顙魚需要註意什麽?盡早開始吃飯,少餵多吃?。4月份左右每天投餵兩次,投餵量為魚體重的1%-3%;5-9月每天投餵3-4次,投餵量為魚體重的3%-5%;10個月後,隨著天氣轉涼,魚體重增加,可以每天投餵兩次,投餵量為魚體重的1%-2%。

3.馴服食物的方法

天然野生黃顙魚喜歡在白天和夜間攝食,必須對其進行適應白天攝食的訓練,壹般需要1周左右。馴養時,可將魚糜撒在池塘邊2天左右,然後將人工餌料逐漸加入魚糜中,定點投放,再定點、定時、定量投餵全人工飼料。

第四,飼養管理

1,水質監管

黃顙魚喜歡淡水環境,要隨時觀察水質,保持水質新鮮,所以壹定要定期換水。壹般5-6月份每月可換水壹次,每次註入清水約30cm。壹般7-9月每半個月換水壹次,每次註入淡水約15cm,全年水深保持在2m左右。

2、及時充氧

根據天氣和水質情況,科學啟動池塘增氧,晴天應在清晨和下午啟動1小時,雨天和悶熱天應提前增氧,使水中溶解氧濃度保持在3 mg/L以上。

3.疾病控制

黃顙魚具有很強的抗病能力。如果能按要求控制水質,做好常規消毒和預防工作,很少發生疾病,那麽應該在疾病預防控制中進行?以防萬壹。政策,每半個月可以用生石灰調節改善水質,還可以用氯制劑進行水消毒。壹旦發病,要及時診治,盡早對癥下藥。

4.加強管理

堅持晝夜巡塘,仔細觀察魚類的攝食、活動和生長情況,壹旦發現隱患及時消除。盡量減少行人和動物進入養殖區驚擾魚類,避免應激反應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