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馬克龍對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感到憤怒。

馬克龍對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感到憤怒。

據路透社65438+2月1報道,正在美國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預計將於當地時間周四上午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拜登舉行雙邊峰會。

這是馬克龍時隔近4年後第二次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他也成為唯壹壹位對美國進行過兩次國事訪問的法國總統。這也是拜登政府自2021上臺以來,首次以國事訪問的規格接待外國領導人。

21的禮炮,精心制作的豪華晚宴,豐富的行程,這標誌著外交禮儀的最高境界,美國在外交禮儀上似乎無可挑剔。根據法國媒體披露的行程,在周四上午的雙邊峰會和記者會後,龍冠武中午將出席美國副總統哈理斯和國務卿布林肯舉行的午宴。

當晚還有壹個“亮點”吸引了外界的目光,那就是白宮舉辦的盛大晚宴。據彭博新聞報道,白宮在晚餐菜單上設置了緬因州龍蝦、加州葡萄酒、阿斯特拉魚子醬和俄勒岡州藍奶酪,甚至邀請了格萊美獎得主巴蒂斯特表演。據報道,此次國宴邀請的賓客人數在300至400人之間,是“美國現代史上最大的國宴之壹”。

然而,與白宮隆重的歡迎儀式和熱情的晚宴相比,美歐在經貿問題上的談判進展陷入了相當“冷淡”的境地,這讓馬克龍在這次“美國之行”中取得更大成果的希望暗淡了許多。輿論普遍認為,馬克龍“美國之行”的主要議題將是美國《削減通脹法案》,他將在短短幾天內試圖說服美國領導人放寬這壹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不友好”法案的限制。

據法國政府發言人透露,馬克龍訪美還可能涉及能源和太空合作、伊朗核協議談判、俄烏沖突、糧食安全、氣候問題等話題。,這可以從馬克龍率領的代表團成員中找到。除了“第壹夫人”,陪同馬克龍赴美的不僅有多名法國政府高官,還有商界領袖和宇航員。龐大的陪同陣容凸顯了法國的重視。

有人認為,這表明馬克龍此行不僅僅是壹次普通的外交訪問,而是希望進壹步推進跨大西洋合作的範圍,探索合作的空間,尋求改變法國在雙邊經貿關系中“節節敗退”的地位。

美歐“貿易戰”?馬克龍:沒有!

馬克龍的“美國之行”無疑是壹場盛大的外交表演。壹方面炫耀美法的跨大西洋友誼;另壹方面表明了所謂的“歐盟團結”,以及法國作為歐盟利益“代言人”的地位。

前者表明,去年由於美、英、澳“奧克斯”聯盟的建立和澳大利亞單方面撕毀法國潛艇合同,導致美法關系出現裂痕的外交風波已基本平息;後者說明美歐外交關系存在壹定的緊張,甚至因為美國不合理的產業補貼政策,美歐可能卷入更激烈的“貿易戰”。

今年8月,拜登簽署了總價值約7500億美元的《降低通脹法案》。其中,該法案稱將提供高達3690億美元的補貼,用於支持電動汽車、關鍵礦產、清潔能源和發電設施的生產和投資,但大部分優惠政策只能由美國本土企業或在北美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享受,這引起了歐盟的強烈不滿。

歐盟官員表示,降低通脹法案中的壹些措施可能“不公平地鼓勵歐盟企業遷往美國”,違反全球貿易規則。因此,歐洲國家出現了許多反對美國的聲音,認為歐盟應該推出自己的壹套補貼措施來支持歐洲生產的產品。事實上,這些措施實際上相當於壹場貿易戰。

由於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的出臺,企業家將產業轉移到美國比留在歐洲更經濟、更明智。畢竟,如今法國乃至歐洲的能源價格和通脹高企,對企業來說都是沈重的負擔。馬克龍訪美前夕,在總統府愛麗舍宮設宴招待多名歐洲企業家,勸說他們把產業留在那裏,但效果並不顯著。漢莎、西門子等跨國公司紛紛轉移陣地,使本已陷入困境的歐洲制造業形勢“雪上加霜”。

不久前,德國聯邦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查貝克甚至表示,歐盟將對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做出“強烈回應”,歐盟也將做好與美方發生貿易沖突的準備。查貝克認為,德國和歐盟需要更積極的產業政策,歐洲也需要采取類似措施作為回應,必須有相應的歐洲計劃。與法國相比,德國對美國此舉的態度更加明確和激進,這必然會影響歐盟內部的團結。

沙貝克

因此,在馬克龍此次出訪的“待辦清單”上,第壹件事就是為法國乃至歐盟爭取更有利的經貿地位,包括說服白宮和國會領導人放寬相關措施,甚至參照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情況,給予歐盟部分企業壹些“特殊地位”,以避免真正的“貿易戰”。馬克龍的“美國之行”不僅為歐盟救了火,還幫法國人“化緣”。

“歐盟團結”難以動搖美國政策。

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發言人上周表示,馬克龍的訪問非常重要,“我們將倡導歐洲利益”。“德國之聲”昨日也發文稱,馬克龍此訪旨在展示“歐盟團結”。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經濟學家奧利維爾認為,馬克龍此訪無力阻止歐洲企業在利益誘惑下向美國轉移,美國修改法案也不容易。

據美國《國會山報》周三報道,在當天與美國國會議員和商界人士交談的過程中,馬克龍嚴厲批評相關措施“過於激進”,認為這些措施“可能會解決妳們的問題,但肯定會增加我們的問題。”法新社報道稱,馬克龍補充道,“我們只是希望作為好朋友受到尊重”。

龍冠武來源:美聯社

然而,對於馬克龍的強烈要求,美國國會表現出了更加明顯的拒絕。據美國《政治家》雜誌報道,美國參眾兩院多名民主黨人公開表示,不會再討論這個問題。“我們歡迎歐洲公司在美國投資,但我們不會修改其文本,”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龍威登說。

事實上,對於這個可能引發貿易戰的法案,馬克龍的姿態已經放低了很多;而德國方面卻在不斷放出狠話和警告,這其實是壹種向美國施壓的策略,從而推動協商談判解決問題。關鍵是歐盟思考多年的“戰略自主”還處於初級階段,尤其是俄烏沖突引發的壹系列問題之後,歐盟在“向美國要東西”。但是,即使特朗普早就下臺了,美國也壹直是奉行“美國優先”的美國,在必要的時候作為歐洲盟友果斷“背刺”。

《世界報》近日指出,歐洲人曾經為拜登上臺歡欣鼓舞,但現在他們意識到,拜登並沒有為他們準備禮物。在捍衛美國利益時,拜登會毫不猶豫地犧牲歐洲利益。下壹步,歐盟可能采取的行動包括向世界貿易組織投訴、對美國實施貿易制裁、增加對歐洲企業的補貼等,但很難取得實際效果。歐盟必須綜合考慮地緣政治、西方團結和自身利益。

作者陳妙松,深圳衛視新聞直播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