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認識橘子”教案及反思第65438章活動目標+0
1.邊吃邊看,邊聞,邊認識橘子。
2.學會獨立剝橘子,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3.願意與同齡人和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初步了解橙子的小常識。
重點和難點
橙子的顏色、味道和形狀。
要準備的活動
壹些橘子,壹個布袋,盤子,臉盆和毛巾。
活動過程
首先,老師展示壹個布袋,讓孩子們猜猜裏面裝的是什麽。(壹個橘子)
1,引導孩子多感官感知橘子,通過看、摸、聞猜裏面是什麽。
2、猜對鼓勵和表揚孩子的地方。
3.老師鼓勵孩子說:“這是壹個橘子”。
第二,老師示範剝橘子。
1,提醒小朋友把橘子皮和果核放在盆裏,不要扔在地上。
2.鼓勵孩子壹起剝橘子。
3、思維:“剝,剝,剝橘子,剝橘子。”
第三,了解橙子的顏色、味道和形狀。
1,讓孩子說橘子,酸,甜,不酸不甜,圓。
2.說:“橘子酸,眾人笑。”
“橘子很甜,大家都笑了。”
今天我們班有很多客人和老師。我們給他們壹些美味的橘子好嗎?
第五,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孩子基本都是順著老師的提問思路去認識橘子,主動去探究橘子的形狀、顏色、味道。
幼兒園班級“認識橘子”教案及反思第二章活動目標;
1,喜歡看謎語和兒歌也願意和同齡人壹起回答。
2.鞏固對某些水果特征的感知。
活動準備:
1.水果圖片:香蕉、蘋果、橘子、葡萄、西瓜等水果。
2.自編兒歌《猜》
活動流程;
首先,孩子們談論他們知道的水果。
二、猜謎遊戲:
1.請幼兒以兒歌的形式猜謎語,如:什麽彎曲得像船?
讓學生猜猜香蕉的圖片。讓孩子解釋為什麽猜香蕉,引導他們從水果的特性來回答。
2.用同樣的方法猜謎語,用兒歌的形式引導孩子回答。
什麽又大又圓?西瓜又大又圓。
什麽臉紅紅的?蘋果的臉紅了。……
第三,模仿猜兒歌
1,展示水果圖片,引導孩子嘗試模仿。
2,集體看模仿兒歌。
活動反映:
大部分孩子基本都熟悉常見水果的特性,所以當老師隨便念謎語的時候,他們就能很快回答出來,但是回答的過程非常簡單,老師及時引導孩子用完整的單詞回答。在模仿的過程中,孩子們仍然需要老師的幫助來模仿他們。模仿後,我們以兒歌的形式來回答,孩子們讀起來很流利。
如果在活動中提供更多的水果,可以引導孩子先認識水果的特點,然後進行簡單的模仿。
幼兒園班級“認識橘子”教案及反思第三章活動目標;
1.試著根據某壹特性對水果進行分類。
2.在遊戲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幾棵蘋果樹和梨樹,幾個塗了紅色,黃色的蘋果和黃色的梨,托盤。
2.音樂、泡沫板、幾盆切好的蘋果和梨、餐巾紙等。
活動流程:
壹、場景導入:
樂樂果園的水果熟了。果園裏的叔叔阿姨打電話來了。請幫我們摘水果。讓我們乘汽車去。開走。
第二,摘水果
1,到果園引導孩子觀察:
妳看到了什麽?蘋果和梨生長在哪裏?有許多蘋果嗎?有許多梨嗎?
2.第壹次摘水果
請為每個孩子挑選1個水果寶寶。說說妳挑的是什麽水果寶寶?展示兩個籃子,孩子們討論如何分手中的水果。
3.第二次采摘水果
(1)樹上有很多水果。妳會如何分配它們?
(2)幼兒試著把水果分到自己的兩個盆裏,老師指導。
(3)讓孩子介紹自己的方法。
4.送水果
第三,延伸:品嘗水果
吃水果前我們應該做什麽?幼兒洗手後品嘗水果。
活動反映:
在活動中,將數學分類的知識融入到開車去果園采摘、品嘗水果的遊戲場景中,非常吸引孩子,抓住了他們的年齡特點。其他的知識點也在活動中得到了豐富,比如水果的數量,吃前的準備。活動結束後,還可以進行延伸活動,比如:把分類好的東西放在角落裏;逐步增加分類難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