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老婆29歲,現在壹直齋戒念佛。她大學學過,現在沈迷佛教。她長期吃素,身材偏瘦。沒有人能說服她。我該怎麽辦?

老婆29歲,現在壹直齋戒念佛。她大學學過,現在沈迷佛教。她長期吃素,身材偏瘦。沒有人能說服她。我該怎麽辦?

阿彌陀佛!我也是學佛的,現在推薦給妳。

孔敬大師:妳是什麽意思,放下命運,專註於佛?把所有的工作生活都拋在腦後?

作者:孔敬大師

同學們好!這些天,我們接觸了許多來自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學生,我很高興看到每個人都在努力學習。

學習的時候問題和障礙總是難以避免的,因為我們對理論、方法、境界了解的不夠透徹,所以疑惑在所難免。昨天有壹位同修來跟我說,他深感這個世界災難太多,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意義,很沮喪。告訴我:“我放下了壹切,現在癡迷佛法,只希望早壹天死在極樂世界。”但他告訴我,他說:“我現在只剩下幾萬塊錢了,生活費都用完了。我的人生該怎麽辦?”?

我想象他不是唯壹壹個這樣思考和實踐的人。這些意圖都很好,凈土求生的欲望也不能算不真誠,但是能不能過上另壹種生活就有很大的問題了。為什麽活不下去?他做了錯事。他怎麽會急著要這前世呢?急著走,原則上有道理,但不如法律。妳還怕生活費用光了,沒有來源。這不是妳自己的麻煩!

於是我告訴他,佛祖經常在經書裏給我們看,壹切要順其自然。我們每天都要做自己該做的事,何況是在家,出家也不例外。古德說“出家日日敲鐘”,我們要做好自己的每壹天。這叫學佛。放下,他沒放下,他放下了。他放下了不該放下的工作;該放下的,心裏的擔憂,心裏的顧慮,都該放下。

讓妳心中只有阿彌陀佛,只有西方極樂世界。此外,放下妳所有的擔心和顧慮。這才是真正的放下。他犯了個錯誤。不學佛,家人不管,工作也無所謂。大家都這樣學佛,佛也不能活在人間。為什麽?破壞世界的法則。佛陀經常在儒家經典中提醒我們“佛法在人間,不滅世俗法”。妳怎麽能破壞世俗的法律?佛教對世界法不僅不壞,而且能遵循世界法,所以佛教受群眾歡迎,原因就在這裏。

妳要明白,放下是心理上的放下,不是物質上的放下。心理上真的放下了,決定沒有障礙。所謂“導演清楚,壹切都清楚。”如果事情壹定要放下,那麽釋迦牟尼佛也要放下。他為什麽要在49年講課?想想佛菩薩給我們看了什麽,祖師大德給我們講了什麽。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明白,不能誤解佛的意思,也不能理解佛的意思。

怎麽念佛?妳能整天執著這壹句“阿彌陀佛”嗎?為什麽古人說“哭得嗓子都沒用”?我們應該多考慮壹下。前世的條件是“清凈心即清凈佛土”,念佛就是手段。目的是甚麼?目的是讓我們的心保持清凈,用這個佛號敲掉我們所有的妄想、煩惱、雜念、分歧、執著。這叫念佛。

佛教徒必須確信因果。因果律裏說“壹飲壹啄不命中註定”,所以不需要去爭取,往上爬,保住自己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我只想穿得暖和,吃得飽,有個小房子給我遮風擋雨。夠了!還有就是額外的要懂得幫助別人,要發發心去多行慈善,多積功德,財富和智慧都要修行。

有人問我怎麽念佛。我告訴他,虛空法界壹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我是念佛法門;每個人都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壹切也都是阿彌陀佛的幻象。山川水草山石,都是阿彌陀佛變化而成的。按照西方世界的說法,我們的世界沒有例外。妳能看見它嗎?我的眼裏心裏都是阿彌陀佛。讀書,讀書是心,現在是心,於是自然而然地對壹切人、壹切事、壹切物,禮敬之心就生了,“心清凈,佛清凈。”

因此,我們對死亡的決定毫不猶豫,完全肯定,毫無疑問。死在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回老家,沒有理由不回去!問題是,妳知道路嗎?路就是路。妳知道真相嗎?事實是,西方極樂世界是“理想主義和自我阿彌陀佛的凈土”。我們的擔憂是什麽?不管這個世界有多糟糕,都不要拋棄它。

為什麽?自性,大眾的理想,所以我們能“順眾生,順喜功德”,在順境逆境,善業惡業,始終保持壹顆赤誠、清凈、平等的心,這就是念佛。不壹定要把佛號掛在嘴上。把佛號掛在嘴上,是壹種治愈煩惱的方法。我們和外界接觸,有好感。我們說“阿彌陀佛”是為了壓抑自己的想法。這是壹種功夫,是壹種習慣,可以治愈妄想。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要有這樣高度的警惕性,這是好的。

古德說:“我不怕記,就怕睡懶覺。”想起來妳應該知道是六道三分,我們的思想都是六道三分在壹起。壹個善念,三個善道;邪念,三惡道,所以我才知道邪念是可怕的。佛教給了我們念佛的方法來治療。不管是善念還是惡念,念頭都是壹起來的,“阿彌陀佛”壓制這個念頭。如果妳能壹直保持清凈平等的意識,妳就真的念了阿彌陀佛,清凈平等就是阿彌陀佛,就像佛陀在《無量壽經》裏告訴我們的那樣。

什麽是純潔?壹塵不染的心是純潔的。什麽被汙染了?七情五欲,這個東西是有汙點的,所以妳是有情緒的。什麽是感覺?“喜、怒、哀、樂、愛、惡、欲”稱為七情;五欲是“財、性、名、食、睡”。動這些東西,妳的心就是輪回心,我們要念輪回心,呈現菩提心;菩提心是清凈平等的覺性,菩提心是真誠、清凈、平等、覺悟、慈悲。

只要菩提心起來念出來,就會死在極樂世界。《無量壽經》告訴我們“壹念即死”。菩薩不可能壹天念佛名十萬遍,就像古人說的“嗓子喊出來也沒用。”連世俗法都說我們是靈魂伴侶,要對應佛心佛心,沒有理由不要凈土!

所以,每天該做的事,壹定要照常做;明天會過去,今天的工作照常進行。我不能說明天就死,今天也不會做什麽,所以妳不能去,妳根本不知道死法。只要壹口氣沒斷,就要盡職盡責,認真努力,把它完成。我們現在在這個世界上是什麽地位,從事什麽行業,每天做什麽,為社會,為眾生。就算妳是家庭主婦,妳也要為妳的家庭和妳家庭的每壹個成員服務。妳每天做的就是做菩薩。

我不能說我明天就會死。今天菩薩道戒了。妳不是在妨礙自己嗎?菩薩心、菩薩道不能斷,只要壹切為了眾生,壹切為了佛法。這是菩薩道。我為眾生穿衣,我為佛家吃飯,不是為自己,而是為自己,即創造輪回;為了眾生,為了佛教,為了佛教能長久的活在世間。我會以身作則,讓壹切眾生都能看到、知道、敬仰、研究佛法。這是我們的生活方式。

如果我們做的是壹個壞榜樣,我們不要我們的家,不要我們的事業,不要我們的工作,我們去山裏的壹個山洞裏念佛,社會上的人看到這個都會嚇得要死。這個佛教是異端,我們學不來。這是對佛教的破壞。所以學佛的人要有智慧,要知道怎麽做。妳做的事,決定的事,就是利益眾生,幫助眾生,讓眾生看到妳的所作所為,他就覺悟了,明白了,回頭了。

決定不讓自己做的事,卻讓眾生看到,會增加疑惑、分歧、堅持和懷疑,那我們就完全錯了。所以,不能不讀,不能不聽,不能不聽。如果妳有疑問,壹定要問。好問題。昨天這個俗人來問我這個問題。好問題!為什麽?和他壹樣迷茫的人還有很多。我們理解這個問題;壹解釋,大家都明白了。所以,在學習中,要學會問,多問,不要怕問。疑惑消除了,信心就能建立起來,也就知道如何念佛,如何學佛,如何成就佛法。

佛菩薩教人的,無非是世俗的“講道理”。佛教徒,菩薩,大德師,哪個不講道理!不合理,就不是機會;如果不合理,聲明就不合理;抓住機會講道理,講道理。這就是為什麽佛教可以做到“順眾生,有歡喜有功德”,也就是我們經常在經典中讀到的。我們應該符合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工作習慣和壹切。用內在求進步,通過改正自己的錯誤來進步。

儒釋道都講,佛教講六度中的“勤”,儒家講“創新、創新、再創新”。如何改善?如何續費?改就是提高,就是新,所以叫提高。我們自己的誤解,自己的錯誤,錯誤的想法,錯誤的做法,都是理解的,改正了才會進步。所以學佛的同修還是要過我們正常的生活,做我們正常的工作。

當我們放下了佛法,就放下了很多生活和工作中的煩惱、牽掛、妄想、分離和執著。放下這些東西,我們的生活才會幸福,工作才會快樂。只有這樣,這個佛才能好好學習。季節到了,阿彌陀佛壹定會來接妳;如果還沒到,我天天希望“阿彌陀佛怎麽還沒來?他怎麽還不來接我?”妳的業力沒有消失。業障已除,時節已至,佛自然現。放心吧!好了,今天的時間到了,就講到這裏吧。

菩薩未染,思想知識也染了;我活不出所有的三昧,功過皆明。——《華嚴經·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