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壹種溫室種植番茄的方法

壹種溫室種植番茄的方法

大棚種植番茄是高產高效的關鍵,那麽如何在大棚種植番茄呢?下面是我為妳精心整理的溫室番茄種植方法。讓我們來看看。

壹種溫室種植番茄的方法

壹、品種選擇和壯苗培育

1.冬季番茄壹般選擇抗寒抗病能力強、耐光性差、品質好、產量高的大果品種。如東農709、東農746。

2.培育壯苗

壹般采用常規育苗方式:

(1)用營養土塊或營養杯育苗;

②前期適當遮光,防止高溫強光;

③在苗床上撒生石灰或細砂,防止床面過濕,減少床面蒸發,防止立枯、猝倒等苗期病害;

(4)當2-3片葉子展開時,及時噴灑葉面保護劑;

⑤需要通風時,會有很少的風,但沒有對流風;

⑥栽植前,苗木要經過7天左右的低溫耐旱鍛煉。

二、整地施肥

6月中旬整地施肥5438+0.9(播種前10 ~ 15天)。每1/15公頃施優質腐熟農家肥5m3,氮磷鉀復合肥50-60kg,過磷酸鈣150kg。施肥後,深耕,耙平。

2.土壤滅菌:每畝用40%五氯硝基苯粉2.5公斤撒底肥進行土壤滅菌,並進行30cm深耕平整土地,做到南低北高,落差不超過5-8。

3.棚內熏蒸:施肥整地後,提前10-15天進行藥劑熏蒸,高溫封閉棚內7天左右。

4.壟上覆蓋塑料薄膜

采用起壟、地膜覆蓋、打孔種植等栽培方式。選擇厚度為0.01 ~ 0.006 mm,寬度為110cm的PVC白色塑料薄膜,覆蓋在凹壟面上,拉直拉伸,兩邊用土壓實。

第三,殖民化和後殖民化管理

6月10,1-10,選擇陽光明媚的早晨進行種植。大小行種植。種植時,番茄苗的根部要與土壤緊密接觸,不留空隙。子葉露出地面時,適宜的種植深度為65438±0cm。種植密度為大行距80-90厘米,小行距50-60厘米,株間距30厘米左右,每畝約365,438+000株。

第四,現場管理

1.慢苗管理

栽後10天左右,緩苗結束前,壹般不需要澆水追肥。首先要用保溫緩苗,緩苗後澆暗水,不能太大,澆完要中耕。

2.開花坐果期管理

從第壹穗開花到拔苗的時期統稱為開花結實期。三個階段分別經歷了外界溫度由暖變冷、嚴寒、由冷變暖的過程,每個階段的技術管理措施不同,區別對待。

2.1溫度管理。在開花結果初期,極易產生低溫高濕危害,特別是花柄和果柄脫落,造成落花落果。管理的重點是防止低溫高濕的危害,有效增溫、保溫,提高開花坐果率。

在此期間,室內溫度白天保持在22-28℃,夜間保持在12-18℃,夜間最低溫度不低於10℃,短時間內不低於8℃。晝夜溫差約為65438±00℃。

2.2照明管理

在整個開花坐果期,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是壹年中最弱的。在這個階段,管理的重點是增加光照時間,增加光照強度,改善光照分布不均勻。管理措施主要是延長采光時間,增加采光面積,增強陽光進入室內的強度。

2.3濕度管理

降低空氣濕度,防止低溫高濕。當室內溫度在25℃左右時,在10 am左右,打開頂部風口10-20分鐘降低濕度,風口要小,慢慢打開;室內溫度較低時,采用堆積生石灰吸濕的物理方法降低濕度;下午16後不要澆水。

2.4氣體管理

日光溫室冬茬番茄管理的重點是補充二氧化碳和防止有害氣體。施用未完全分解的有機肥,以及施用含有揮發性有害氣體的激素、葉面肥和化學藥品,導致有害氣體大量產生。

2.5水管理

冬茬番茄生長發育緩慢,不僅需要及時適量的供水,而且管理技術要求高。壹般澆水時間為:每隔7-10天澆壹次小水,晴天9-11進行。澆水方法:從凹型塑料薄膜壟背下凹部位取深色水,澆少量水,水從壟的北端流向南端。要求次數少。

2.6追肥管理

2.6.1這茬番茄的生長發育比較慢,養分的吸收更多更慢。追肥以根部追肥為主,葉面補充為輔。

2.6.2每畝壹次施入400-500公斤完全腐熟的人糞尿,配以15公斤過磷酸鈣和10公斤硫酸鉀。同時,葉面施用葉面營養保護劑和其他葉面肥。根據植物和果實的生長發育情況,葉面適當噴施硼肥和鉬肥。

2.7修剪:采用單莖修剪技術,即只留下主幹,其他側枝全部擦除。當第壹穗果長到正常大小並開始變白時,打掉第壹穗果下的老葉,以利於通風,防止根部濕度過大誘發葉黴病。

2.8護花疏果

冬季溫室番茄生產過程中,由於溫度、光照等環境條件的影響,植株生長勢弱,花器官發育不良,落花落果嚴重。為了增加產量,多采用搖動或振動植株等人工授粉方法促進花粉受精,以保花保果。

疏花疏果是保證優質高產的必要技術措施。低溫季節采摘果核,有利於光照和顏色變化;折斷老葉可促進果實著色;適當去除畸形發育不良的花果,可以避免攝入過多的營養物質。

五、病蟲害防治

番茄生產中病蟲害較多,生理性病害、畸形果、臍腐病、裂果、著色不良等,大多是由於環境條件惡劣、管理不當造成的營養失衡造成的。

病理性病害包括病毒病、早疫病、灰黴病、青枯病、莖枯病等。病毒性疾病可在發病初期或發病前噴灑1.5%治冰靈1000mg/kg;灰黴病初期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mg/kg。

害蟲主要有粉虱、蚜蟲、棉盲蝽等。粉虱發生初期用25%毒死蜱WP 1500-2000mg/kg混配其他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噴灑1-2次,間隔7-10天噴灑1次,也可設置黃板誘殺成蟲。蚜蟲可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3000mg/kg和0.1%洗衣粉噴霧。棉鈴蟲噴施50%辛硫磷EC 1000倍液。

溫室番茄栽培管理技術

1.做好生長期管理,包括中耕除草、蓄水保墑、立蔓紮藤、修剪耙平、除老葉、通風透光、加強病蟲害防治、加強溫度管理等措施。其中,番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青枯病、早疫病和晚疫病。蟲害主要有棉鈴蟲和蚜蟲。番茄病害可防難治,預防為主。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包括:選擇抗病品種、消毒種子、留茬種植、防蚜蟲、適時早播。溫度管理就是白天適當增加大棚內的通風量,使大棚內的溫度保持在25℃左右。夜間溫度保持在10-13℃之間。剛開始通風時,出風口要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下午氣溫下降後逐漸變小或關閉。

2.做好肥水管理。西紅柿在夏秋雨季壹般不用澆水,但要在果實成熟2 ~ 3穗時適當澆水,以防幹旱。根據番茄植株生長情況,適時追肥,促進果實發育,保護花、果。壹般金寶貝微生物肥料可以作為基肥施用,金寶貝壯苗劑和金寶貝甜味劑可以作為追肥施用,使其看起來更加美觀可口。有條件的追肥可施豆餅、棉籽餅等餅肥。

溫室番茄種植管理方法

選擇優良品種

為了充分利用溫室效應,應選擇生育期長、產量高、抗病的品種,產量可大幅度提高。

培育壯苗

采取購買苗木種植的方式,風險大,成本高,而且往往會出現苗木有問題的現象,導致減產甚至絕產。為了徹底解決這壹問題,目前主要采用穴盤育苗法,基質為礦質元素較多的草炭土,育苗期30天左右。當番茄幼苗長到15-20厘米高時,開始種植。農民自己育苗,降低了生產成本。

溫室溫度低的問題要解決。

如果溫度過低,會影響番茄的生長速度,引起番茄灰黴病和晚疫病的發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采用稭稈生物反應器技術,目前已經推廣。稭稈生物反應器技術的主要操作步驟是:挖深25-36 cm,寬50-100 cm的溝,溝內放入玉米稭稈,撒上菌種,填土覆蓋。稭稈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可以使大棚內的溫度升高3℃-5℃,同時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達到提高大棚內溫度的目的,並產生肥料,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

應該調整合理的種植密度以增加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