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四種瓜。
西瓜
民間諺語說:“大熱天吃西瓜不用抓藥”,大大肯定了西瓜在夏瓜中的王者地位。中醫認為,西瓜性寒味甘,歸心、胃、膀胱經,能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水除煩。被譽為“小白虎湯”。西瓜含水量高,含有蛋白質、糖、鈣、磷、鐵、鉀、果糖、維生素A、維生素C、番茄紅素、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營養價值高。
西瓜不僅好吃,還是壹種不可多得的中藥,有清熱利尿的作用。平時吃瓜,可以把皮留下洗幹凈。涼拌或者炒菜都是不錯的選擇。
需要註意的是,西瓜性寒涼,吃多了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引起腹脹、腹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早期感冒、口腔潰瘍、糖尿病、腎功能不全者不宜多吃。
冬瓜
中醫認為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化痰止咳、清胃降火的作用。此外,冬瓜皮也是壹味能利尿消腫的中藥。
冬瓜肉中含有丙醇二酸,有減肥降脂的作用。正在減肥的女生不要錯過。同時,由於冬瓜含低鈉、低糖、低脂肪、高鉀,最適合水腫、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絲瓜
中醫認為絲瓜味甘,性涼,無毒。具有清熱利腸、涼血解毒、通經活絡、消暑解渴、祛風化痰、活血排乳、殺蟲的作用,是夏季的良好保健品。
絲瓜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瓜氨酸、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營養豐富。更有甚者,絲瓜汁被譽為“美容水”。經常食用可以清潔皮膚,去除皮膚油脂,補水保濕,嫩膚,去除細紋,改善皮膚粗糙幹燥。
苦瓜
雖然苦中帶苦,但是苦味成分可以降低血糖和血脂。中醫認為苦瓜有生津止渴、清心明目、消暑退熱的功效。苦瓜含有多種維生素、果膠、氨基酸、苦瓜甙、半乳糖醛酸、礦物質和維生素,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涼拌苦瓜、苦瓜拌芹菜、苦瓜雞蛋餅、苦瓜炒肉片、苦瓜湯……只要妳不怕苦,總有壹道菜適合妳。
因為苦瓜是常見瓜果中最冷的,所以孕婦和脾胃虛寒的人要少吃,避免生吃。普通人也要適量吃苦瓜,以免寒傷脾胃。
營養專家推薦兩種解暑湯。
銀耳蓮子湯
蓮子有很好的清熱解暑功效,是夏季很好的食療佳品。
材料:
水發銀耳、幹蓮子、冰糖
練習:
1.將銀耳撈出,洗凈切碎,蓮子洗凈;
2.將水、冰糖等材料壹起放入砂鍋中,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至銀耳、蓮子軟糯。
3.如果放冰箱裏再吃,味道會更好。
綠豆湯
綠豆湯是我國傳統的消暑民間食品,脾胃虛寒、體虛者可放心食用。
材料:
綠豆、糖
練習:
1.綠豆洗凈,用清水浸泡2小時。
2.將泡好的綠豆倒入鍋中清水,綠豆與清水的比例為1:10。
3.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至綠豆開花關火。將煮好的綠豆湯放入幹凈的小碗中,加入適量的糖,放涼後食用。
(編輯:袁寒玲、高紅霞)
推薦四個滋補食療偏方。
1.荷葉西瓜崔屹飲:荷葉、西瓜崔屹各10g,水煎過濾取藥液,加少量白糖,常服。
2.生脈飲:暑傷可用氣陰兩虛的西洋參,或人參、麥冬、五味子配伍的“生脈飲”。
3.瘦肉燉蓮藕:瘦肉壹至二兩,蓮藕壹段,生地黃10克,西瓜崔屹數片,壹起煲湯佐餐,可清暑益氣。
4.桂圓紅棗蓮子雞蛋湯:
材料:桂圓肉10g,蓮子10g,紅棗10g,雞蛋2個,冰糖50g。
做法:蓮子去心,紅棗去核,將雞蛋、桂圓肉、冰糖壹起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置大火上煮開,再用文火煮,調好口味。該湯具有健脾益氣、養心安神的功效,適用於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心悸健忘、睡眠不好的人群。
三種養生粥幫妳度過夏天。
苦瓜菊花粥(夏季,清熱解毒)
夏季也是消化系統疾病的高發期,但與春季不同。春天因為天氣乍暖還寒,氣候多變,胃病患者比較多,但是到了夏天,來醫院就診的多是腸道疾病。痢疾是典型的夏季腸道疾病。《蘇文太陰陽明論》有雲:“飲食不宜,起居不時...腹瀉是其次,長期腹瀉是腸道。”痢疾的發病主要是由於不註意飲食衛生或與痢疾患者密切接觸。兒童的發病率比成人高,所以提醒家長在夏季要多註意飲食衛生,保證食物的新鮮和幹凈,最好不要吃長時間存放在冰箱裏的食物。
夏天不妨吃點苦瓜菊花粥,有清熱解暑、止痢解毒的功效,特別適合中暑、痢疾患者。還想提醒壹下,喝粥的時候,不要吃任何溫、燥、辣、稠的東西,比如大蒜、辣椒、花椒、茴香、酒、韭菜等。
原料為苦瓜100g,菊花50g,粳米60g,冰糖適量。
做法苦瓜洗凈,去瓤,切成小塊備用。粳米洗凈,菊花洗凈,放入鍋中,倒入適量清水,用猛火煮至水開。將苦瓜和冰糖放入鍋中,繼續用文火煮至米飯熟。
用法:早晚取1碗溫服,連用2天。
海帶冬瓜西洋菜湯(夏、暑、水)
有些人在夏天會出現浮腫、嗜睡、反應遲鈍的癥狀。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多見於脾虛體質差的人群。脾臟不健康是因為手術、勞累、年老、飲食不當等因素,損傷了脾胃之氣,導致脾臟虛弱,功能異常。脾的主要功能是運輸微妙的水谷。當脾臟不健康時,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就會減弱,血液循環中的營養物質就會減少,於是就會出現消化不良、嗜睡、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等現象。當身體長期處於這種營養不良狀態時,會影響新陳代謝,減緩血液循環,容易水腫。脾氣虛弱在四季均可見到,但在夏季更為明顯,尤其是農歷六七月,氣候潮濕,脾喜燥惡濕,脾氣虛弱、身體不健的表現會加重。
這類患者的治療應以健脾益氣、利濕為主,也可適當吃些海帶、冬瓜、豆瓣菜湯。這個湯的材料很簡單,浸泡海帶、去皮冬瓜、去皮蠶豆瓣和調料就可以了。這種湯味道鮮美,有很好的解暑利水功效。除甲減引起的低代謝綜合征外,還適用於高血壓、血脂異常患者,以及中暑、煩渴、水腫、多汗、頭痛、頭暈患者。冬瓜和海帶都有很好的利尿作用,蠶豆的健脾作用很好,所以喝幾天後可以明顯感覺到排尿多了,水腫也有所改善。
原料泡海帶60克,冬瓜250克,去皮蠶豆瓣5克,調料適量。
先將洗凈切片的海帶和蠶豆瓣放入鍋中,用香油炒香,然後加入200毫升水,蓋上鍋蓋煮開。蠶豆快熟的時候,把切成方塊的瓜和鹽放入鍋中,瓜就熟了。
用法:隨餐服用,適量。
註意事項:對蠶豆過敏的人不宜服用,或者不要放蠶豆。
紫蘇薄荷粥(夏季,清熱解毒)
小心夏天的濕冷。夏天室內有空調,比較涼快,而室外溫度高,空氣濕度比較大,這種忽冷忽熱的房間容易引起感冒。同時喉嚨會覺得很幹,會有幹咳。因此,夏季要註意清除體內濕熱,謹防濕熱感冒的發生。如果是濕熱感冒,可以喝點紫蘇葉薄荷粥,有助於恢復得更快。該粥具有清熱解毒、清咽利喉的功效,適用於治療風熱、暑濕型感冒。需要特別註意的是,只在夏季食用,不宜過量食用。
紫蘇葉具有散寒、理氣、營養的功效,用於治療感冒、惡寒、發熱、咳喘。薄荷性涼,味辛,有疏風清熱、清頭目、透疹的功效。兩藥合用對治療濕熱型感冒有明顯效果。之所以不宜多吃,是因為兩者都是寒性的,吃多了容易傷脾胃。
原料:鮮紫蘇葉15g,鮮薄荷15g(幹品10g),粳米90g,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紫蘇葉、薄荷洗凈,放入砂鍋中,加水煎煮至汁稠,停火,過濾取汁。然後把洗幹凈的粳米放入鍋中煮粥。當它熟了,加入紫蘇葉,薄荷汁和冰糖,然後煮3分鐘。
用法:每日服用兩次,午飯晚飯後涼服。
綜合自人民日報-健康時報、中國醫學報、廣州日報、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