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國和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和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繅絲、全聚德、蘇繡、、評彈、中和少樂、川劇變臉、潭頭年畫、江永女書、南京雲錦、安古樂、南音、青浦、松江顧繡、南匯鑼鼓書法、侗族山歌、陜西“兒戲”等。納西古樂、唐三彩、紫砂壺、木版年畫、川江子產、古琴、皮影戲、剪紙藝術、儺戲和儺戲面具、楊柳青年畫、木卡姆、良渚、少林昆曲。

2.繅絲簡介:

Kè silk(英文:K'o-ssu,Kesi或Chinesesilktapestry),又稱“雕花絲綢”,是中國傳統絲綢藝術品的精華。

這是中國絲綢業中最傳統的挑經挑緯方式,對於裝飾性的絲綢織物非常受贊賞。自宋元以來,它壹直是皇家織物之壹,經常被用來編織皇太後的衣服,皇家肖像和名人的字畫。

由於編織工藝極其細致,仿品往往優於真品,留存下來的精品極為罕見,是當今刺繡收藏拍賣的亮點。常被譽為“壹寸絲壹寸金”、“織造之聖”。

3.全聚德簡介:

中華老字號全聚德創建於1864(清同治三年),經過幾代人的開拓努力,取得了長足的發展。1999 65438+10月,“全聚德”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馳名商標”,這是中國第壹個服務型中國馳名商標。全聚德烤鴨好吃,適合很多人吃。

經過不斷創新發展,全聚德美食已經形成了以獨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鴨為主導,集“全鴨席”和400多種特色菜肴於壹體的全聚德美食。

受到國家元首、政府官員、社會各界人士和國內外遊客的喜愛,被譽為“中華第壹美食”。前中國人民和中國總理周恩來曾多次選擇全聚德的“全鴨宴”作為國宴。

4.蘇繡簡介:

蘇繡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壹,是蘇州刺繡產品的總稱。它起源於蘇州吳縣,現已遍布無錫、常州等地。刺繡與養蠶、繅絲密不可分,所以刺繡又叫絲繡。

清代,蘇繡、湘繡、粵繡和蜀繡被確立為中國四大名繡。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可謂流派紛呈,名家雲集。蘇繡具有獨特的風格,圖案優美,構思巧妙,刺繡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淡雅,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2006年5月20日,蘇繡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吳歌簡介:

吳歌是文學史上吳地民間歌謠的總稱,是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吳歌是吳語地區廣大人民群眾的口頭文學創作,它發源於太湖流域,而江南太湖流域是吳歌產生和發展的中心地區。

吳歌代代相傳,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主要表現男女之間的愛情。民歌包括歌曲和歌謠。壹般來說,歌曲包括民歌和壹些民謠,民謠俗稱順口溜。

2006年5月20日,吳歌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評彈介紹:

評彈又稱蘇州評彈、評書或南詞,是蘇州評彈和彈詞的總稱。它是壹種古老而美麗的傳統說唱藝術,平話通常由壹個人在舞臺上表演,內容多為金戈馬鐵的歷史演義和叱咤風雲的俠義英雄。

彈詞壹般是兩個人唱,手裏拿著三弦,手裏拿著琵琶,自己彈自己唱。內容多為對子女深情的傳奇小說和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