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美食和在香港購物壹樣有名。我發現在鬧市區,壹條街上沒有壹家餐館,幾乎沒有。無論是正規的餐館、酒樓,還是單純的涼茶店、茶餐廳、面包店、外賣店甚至流動熟食攤,數量都非常可觀。而且密度很高,大概是世界上最高的。這讓我覺得簡直就是壹個邊走邊吃邊喝邊享受的地方。
有人曾經說過,要想品嘗到真正的港菜味道,壹定要吃茶點。換句話說,去茶館是必須的“節目”。
在餐廳喝茶吃零食是香港人社交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早上中午晚上都可以喝茶。當然,這裏的“喝茶”不僅僅是喝茶,還包括吃零食。各種蒸餃、包子、蛋糕、燉菜,還有數不清的精致小吃,保證妳吃飽。從香港特有的茶餐廳,可以看到香港飲食文化平民化的壹面。著名的“絲襪”奶茶,蛋撻,菠蘿油,口味無窮。廣式粥面也是很多當地人的主食。吃快餐既方便又快捷,吃中餐又美味。它們更適合中國人的胃,價格也很便宜。
茶館裏,服務員推著裝滿小吃的推車穿梭在喧鬧的食客之間,走走停停。壹籠壹碟精致的點心,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端上了桌。如果只是喝茶而不是吃零食,是可以的,這叫“凈飲”。但是,壹杯茶要兩杯。而且,它還有壹個好聽的名字——“凈飲雙汁”。
如果連茶都不喝,壹杯白開水就可以了。香港人更有趣。他們把開水叫做“玻璃”。當時我正在香港最有名的地方——魯豫茶社(位於中環丹士利街)喝茶,聽到有人叫“壹杯”,我驚呆了。原來他們只是在叫“壹杯開水”。
吃零食的話,至少要有兩種,香港人稱之為“兩塊”。蓋碗茶的量詞不是“杯”,而是“杯”。所以在香港喝茶也叫“壹杯兩片”,這是每個人的最低標準。
小吃中,蝦餃、叉燒包、蒸餃必不可少,也是香港人的最愛。好像不吃蝦餃和叉燒包就不叫喝茶了。所以壹般的“壹杯兩片”指的就是這包餃子。
當然,作為壹個中西文化融合的國際化大都市,它的美食魅力不僅僅是“喝茶”,這裏幾乎匯聚了世界上所有美食的精華。而且,不僅僅是食物的味道,還有氛圍。
作為異國美食的聚集地,中環的蘭桂坊是必去之地。光是這個浪漫的名字就讓人有壹種想壹探究竟的沖動。
蘭桂坊壹直是香港時尚夜生活的代名詞,這裏也匯聚了許多大大小小的餐廳和異國美食。著名的有中東卷餅和越南大蝦。離蘇浩不遠,是壹個風景幽靜的國際美食區。有20多家小餐館散落在斯坦頓街、埃爾金街和壹些李雷街,在這裏妳可以找到罕見的尼泊爾美食、新奧爾良美食和俄羅斯美食。
如果妳想享受最正規的西餐,那麽位於山頂道的Marche西餐廳是必去之地,它被稱為“香港美食最高學府”。香港島灣仔凱悅酒店的茶園是最受歡迎的西餐廳,其懷舊大廳優雅奢華。
香港人吃海鮮很有講究,所以在香港仔的海鮮船上吃海鮮也是不錯的選擇。在那裏,妳不僅可以吃到正宗的海鮮,還可以欣賞到美麗淳樸的風景,讓人感覺真的很放松很舒服。
由於地理環境的原因,香港海鮮的數量和種類極其豐富,魚、蝦、蟹、牡蠣和各種貝類令人目不暇接。海鮮壹定要新鮮,烹調方法主要是保持海鮮的鮮、甜、原味,煎、炸用的少,調味也簡單。壹般是蒸或者煮,然後蘸醬油吃是個不錯的方法。眾所周知的海鮮菜肴包括湯龍蝦、脆皮生蠔、鹽水蝦等。
西貢和南丫島都是吃海鮮的好地方。來到西貢,妳可以先挑選想要的鮮魚,然後帶進餐廳指定妳喜歡的烹飪方法,交給廚師來烹飪,讓妳享受壹頓滿意的大餐!西貢和南丫島袖手旁觀的大多數餐館都在海邊。黃昏時分,微風徐徐,夕陽的余暉伴著美食,同時滿足了視覺和味覺。真的很愜意!
銅鑼灣中心區是品嘗正宗香港美食的地方。正宗的茶餐廳、雲吞面店、甜湯店隨處可見,是真正的港味。還有高檔的魚翅或鮑魚店、壽司店、茶館、酒吧等等。時代廣場的四層“美食天堂”匯集了數十家中西餐廳,經常人滿為患。
九龍城有幾十家特色餐廳,以粵菜、潮菜、越南菜、泰國菜為主,其中不乏屹立多年的老店、名店。店面雖然擁擠狹小,但口味壹直保持不變,價格也相當合理。如果妳想看看香港流行的飲食文化,這個地方不容錯過。
在尖沙咀交通便利的鬧市街道,世界各地的美食和中國的傳統餐廳匯聚壹堂。沿著希爾伍德路和奧斯汀路,到處都是國際美食。隱藏在閃爍的霓虹燈後面,短走道旁邊的諾斯福德露臺,有日本料理、意大利料理、露天酒吧,充滿異國情調,就像現代桃花源的再現!
赤柱,香港島的壹個簡陋漁港,洋溢著南歐地中海式的休閑風情,岸邊遍布風格各異的歐式酒吧或餐廳,是享受浪漫燭光晚餐的理想場所。
香港美食有這麽多了不起的地方,妳只有親自嘗過才會覺得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