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飲食註意
1.飲食在胃潰瘍的治療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胃潰瘍患者在日常飲食中壹定要保證按時進食,不能吃得太快,以免產生飽腹感和饑餓感。明顯的癥狀就是盡量少吃多吃,選擇刺激性小、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
2、食物烹飪方法適合煮燒,記得煎炒。
3、食物選擇可以以粗面為主,纖維素和維生素較多的食物,因為粗面中含有可以保護潰瘍面的成分,而纖維素和維生素可以防止潰瘍病的復發。同時應避免辛辣、濃茶、咖啡、煙酒,以免刺激胃黏膜分泌胃酸。
2.註意日常生活
胃潰瘍患者在潰瘍活動期癥狀明顯時應適當休息,盡可能避免緊張、焦慮、抑郁等壹切不良精神刺激,保持樂觀、快樂、健康的心態。睡眠質量差者,可在醫生指導下短期服用鎮靜劑。
3.嚴禁吸煙。
吸煙可導致十二指腸球部酸度增加,易導致潰瘍的發生和加重,治愈後易誘發潰瘍復發。因此,潰瘍患者壹定要嚴格禁煙。
4.經常給自己按摩
患者現在可以用拇指由輕到重按壓雙腿足三裏穴1-2分鐘,再按壓中脘穴約10分鐘,可以緩解胃潰瘍帶來的疼痛和不適。胃潰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早晚起床,睡前按上述方法按摩,對胃潰瘍的恢復也有壹定的促進作用。
5、堅持體育鍛煉
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以加速胃腸血液循環,調節胃腸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促進食欲,改善消化吸收過程,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有利於潰瘍面的修復。潰瘍患者可以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堅持進行壹些適當的體育鍛煉,如氣功、太極拳、散步、慢跑等。
6、註意防寒保暖。
胃潰瘍患者的病情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患者在病情穩定期也要註意不要貪涼,要時刻關註天氣的變化,加強防寒保暖措施,及時增加衣物,防止病情加重或復發。
7、胃潰瘍飲食說明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潰瘍是壹種慢性病,要長期堅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要定時定量,不能太餓也不能太飽,因為暴飲暴食會增加負擔,加重病情;吃得太少,食物不能充分合成胃酸,容易引起胃部痙攣性收縮,加重上腹痛癥狀。
2.少吃多吃。
胃潰瘍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進餐時間。如果病情嚴重,也可以3小時吃壹次,即每天吃5-6次,每次吃的量要少,壹般不超過七分飽。這樣既能保證營養的供應,又能減輕胃的負擔,使食物和胃酸經常在胃中中和,減少胃酸對潰瘍病竈的刺激。
3.合理選擇食物
胃潰瘍患者選擇食物也很重要。最好將精制食物與粗糧混合。壹方面,選擇營養豐富、渣滓少、易於消化的精制食品,如面食、牛奶、豆漿、粥、蛋羹等。壹方面,適量的粗糧、雜糧等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在進食時應充分咀嚼,可增強胃腸道的蠕動功能,保持大便通暢,也有利於潰瘍面的修復。
4、禁食刺激性食物
如咖啡、茶、酒,以及酸性堿性食物和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和生姜。鹽、醬油、香料等。應該也是合適的。
5、合理烹飪
不宜使用或少用煎、炸的方法制作治療潰瘍的食物,以免增加腸胃負擔。不要吃太冷、太硬和太熱的食物。這些食物不容易消化吸收。相反,它們會促進健康的過度分泌,直接損害潰瘍病竈。
6、維生素、礦物質攝入要充足。
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提高蛋白質的吸收。作為粘膜再生和血液的主要成分,它們是必需的營養素。潰瘍伴出血易評價,但服用鐵劑會增加胃液分泌,壹般應避免。伏哦易要通過飲食補充鐵,積極攝入含鐵豐富的動物肝臟、魚類、深色蔬菜等。
7、胃潰瘍應該吃植物油。
胃潰瘍患者攝入的脂肪主要是植物油。由於十二指腸可以將植物油中的亞油酸轉化為前列腺素,有利於維持血液中前列腺素的正常水平,防止其不同成分的失衡,對減少胃潰瘍的發生,促進胃潰瘍患者的康復非常有利。
8.妳需要禁食嗎?
沒必要禁食。
胃潰瘍患者是否需要禁食,要看病情,不能壹概而論。壹般來說,胃潰瘍引起的出血與胃酸有直接關系。飲食可以中和胃酸,輕松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保證營養,食物也可以減少惡心嘔吐。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飲食也是壹種輔助療法。因此,病情較輕的人不需要禁食。
對於輕度胃潰瘍、胃潰瘍並發出血、出血量不多的患者,流質或半流質食物應為最佳飲食,註意不要過熱,如牛奶、豆漿、粥、細面、雞蛋湯等食物。
9、需要快。
胃潰瘍合並大出血、幽門梗阻、頻繁嘔吐和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應禁食,並在治療的同時註意血容量、熱量和電解質的補充。休克、梗阻等癥狀糾正後,沒有活動性大出血,可以給予適量流質飲食,然後逐漸過渡到半流質、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