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助跑
助跑是為了獲得壹定的前進速度,為快速有力的踏跳創造良好的條件。助跑距離壹般為6到8步,助跑角度與過桿姿勢有關,25°到90°不等。助跑時要求在重心平穩前移的情況下均勻加速,跑得輕松自然。助跑最後3 ~ 4步應該是降低重心。在動作結構上,與普通跑步不同:上身微微前傾,雙臂大幅度運動,腳跟先著地後快速滾動到前腳掌。
跳高的跨步跳
踏跳是跳高技術中最重要的環節。它的作用是使人體飛升到壹定高度才能越過橫桿。踏步和跳躍的基本要求是:方向要正,使身體充分提升,向前躍進。助跑最後壹步用擺動腿支撐時,要積極做下跪送臀動作,以小腿帶大腿,勾腳尖送臀並向前伸展,先用腳跟快速滾地。由於快速助跑,跳腿的踏地,腿的擺動,擺臂,跳腿被迫屈膝緩沖。當擺動腿的膝蓋擺動到與踏步腿的膝蓋平行時,快速向前踢擺動腿的小腿(腳尖勾地),向上擺動直腿,同時快速將腳推直,完成踏步動作。兩臂的擺動是在跨步跳開始時配合兩腿的動作,從身體後部用力向上擺動,肘部向外擡肩,擺動腿同側肘關節高於肩部。
跳高時的俯臥姿勢
采用側直式助跑,起跳腿壹側靠近橫桿,助跑路線與橫桿的夾角壹般為25° ~ 45°。
踏板離地後,隨著身體向前向上飛,踏板腿屈膝向上折疊。擺動腿和同側手臂向前伸展並向內旋轉,肩膀向內扣住,頭部隨之旋轉,使身體在桿子上呈俯臥姿勢。然後擺動腿繼續向前伸展並同側向內旋轉,頭部跳水,踏步腿向外伸展完成過杠動作。
跳高中的背越式跳高
“背越式跳高”是人體在壹起跑跳後,以背對橫桿的姿勢越過橫桿的壹種方式。“背越式跳高”能很好地利用助跑速度和跳起的勇氣,動作簡單,容易掌握,成績提高快。
“背越式”的助跑方向與“俯臥式”相反。壹般采用6-8步圓弧助跑,前3-4步直線跑,後3-4步圓弧跑。跑弧線的結果是身體向圓心傾斜。
“背越式跳高”的起跳點距離橫桿垂直面40 ~ 80厘米,起跳腳踏在起跳點上時,幾乎與橫桿垂直面平行。助跑最後壹步用擺動腿支撐時,也要下壓、下跪並主動送臀,向前壹步仍用腳跟著地,用全腳掌快速滾向地面,同時將身體由傾斜轉為垂直。落地後屈膝時,保持同側臀部伸直。擺動雙腿帶動大腿快速向跨步腿側擺動,臀部也要向跨步腿側旋轉,同時蹬伸跨步腿。兩臂配合腿部的運動將肩部向上擡起並擺動,擺動腿開始與同側肩部向後側伸。在妳離開地面的那壹刻,妳仍然保持著原來的方向。
跳高的過欄和著地
人體懸空時,身體繼續旋轉成背對橫木的姿勢。擺動腿膝關節放松,踏步腿離地後自然下垂,肩部自然繼續向後伸展。頭和手臂先過桿,同時臀部主動撐起,桿呈仰臥姿勢,微微反弓。展臀動作要持續到臀部移過橫桿,然後穿過橫桿的兩臂向前下壓。同時借助後弓的反彈力,將未過橫桿的腿擡起,使其越過橫桿。過桿後繼續下落,背部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