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天傍晚七點之後去魚塘下鉤,第二天就可以收了,幾乎鉤鉤都中魚。
我是這樣做的,不知道妳們那管用不。
問題二:釣季花魚用什麽餌料 用底鉤和小蝦或者泥鰍,必須是過的。
在每天傍晚七點之後去魚塘下鉤,第二天就可以收了,幾乎鉤鉤都中魚。
我是這樣做的,不知道妳們那管用不。
問題三:壹天當中哪個時間段好釣季花魚 早上8點到10點這個時間段最好
問題四:壹天當中哪個時間段好釣季花魚? 戶外,壹般來說黃昏和晚上比較適合,
問題五:請問高手桂魚要怎麽釣 呵呵,樓主先來聽聽唐代詩人張誌和在那首膾炙人口的《漁歌子》詩中所描寫的:“西塞山前白嘩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所以,個人認為釣鱖魚的黃金季節是每年的清明開始的;P 鱖魚也有叫“桂魚”、“桂花魚”、“季花魚”的,釣鱖魚主要是觀察水色、再從釣餌、誘餌、以及釣場是活水還是靜水再具體施釣~ 首先觀察水色:“水至清則無魚”是觀察壹般魚類的普遍規律,鱖魚卻壹般不棲息在渾濁死水中,往往是“水至清則有魚”。因為鱖魚喜歡清潔的水源,常常生活在清澈見底的活水裏,水清能見度大,便於觀察小魚的活動和捕食。水底巖石縫隙有水草或洞穴,則更是鱖魚理想生息場所。若發現水面有小魚蝦子逃竄的急速水花,或水中掀起急速而大的浪花,往往是鱖魚發動的閃電攻擊。 再看釣餌:鱖魚性格兇悍,是食肉性魚類,主要吃活的小魚蝦子和泥鰍。泥鰍顏色深褐不如小魚蝦子醒目討其喜歡。鱖魚嘴巴大,吃食往往壹口吞下,或從頭部吞入。裝餌時,壹手輕握小魚,另壹手用鉤斜向在脊骨下部刺入,不要露鉤尖,不要鉤斷餌的脊骨,以保持其鮮活在水中遊泳自如(這點重要哦)。 再說誘餌:將玉米面和白面調水拌勻,蒸至7成熟,趁熱按1比2的比例摻進魚粉,再酌量摻入豆渣、白糖(紅糖),能揉成團即可。 再談談釣場之活水釣:找準活水或上層有水流入(以緩慢為佳)有鱖魚活動的水域,用3至5米硬竿、尼龍線、中號鉤,逆水輕輕將釣餌放進水中。值得註意的是:鱖魚吃食壹般斯文,甚至追逐釣餌嬉耍,此時釣餌為了躲避鱖魚常常將釣線迅速拉直,使垂釣者誤以為鱖魚上鉤,千萬不要受騙起竿;鱖魚咬住釣餌壹般不會輕易松口,所以起竿宜慢不宜快,最好是直到手感拉力很重再起竿;應壹次將鱖魚順勢拖出水面(用抄網兜住最好)。摘鉤時小心被鰭刺(尤其是背鰭)刺傷。 最後說說靜水釣:在有鱖魚活動的水域找好釣位,用適當長度的釣竿和尼龍線、中號鉤,將誘餌揉成團鉤住,然後將較重墜子(以不被釣餌輕易拉跑為宜)固定在離鉤30至40厘米的尼龍線上,鉤住釣餌投入水底,引誘鱖魚。
問題六:請教:水庫的桂花魚怎樣釣? 這種魚屬鱸形目,是四大淡水兇猛魚之壹。可用路亞方式釣!桂魚,又稱桂花魚、鱖魚、季花魚、花鯽魚等,拉文種名Sinipercachuatsi(Basilewsky)英文種名Mandarinfish。在分類上屬鱸形目,魚旨科、鱖魚屬。它肉質豐厚堅實,潔白細嫩,味道鮮美,肌間刺少,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是馳名中外的淡水名貴魚類之壹。鱖魚無論是糖醋、紅燒、炸溜、清蒸等方法烹飪,都是宴席上的佳肴。亦有“淡水石斑”之稱。
問題七:如何釣桂花魚 桂花魚,學名叫鱖魚.俗稱:鱖花魚、季花魚、桂花魚、桂魚.花鯽魚. 我們這叫季花.
想釣到它,首先要了解它的生活習性.
鱖壹般棲息於靜水或緩流的水體中,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中數量最多。冬季不大活動,常在深水處越冬,壹般不完全停止攝食。春季天氣轉暖時,則遊到沿岸淺水區覓食;此時的雌雄魚白天都有側臥在湖底下陷處的臥穴習性,夜間在水草叢中活動、覓食。主要以其它魚類為食.
我們這水庫壩彎處亂石堆以前很多,我用蝦釣到過.
由此我為妳設計個方案:仲春之後的壹天早上,趁著桂魚蟄伏了壹冬急需進食之機,以小活魚,小活泥鰍或鮮蝦(蝦要整只,不要掐頭)為餌,以小活泥鰍最好,因為它活力久些.鉤掛在背上,手竿重墜不要漂,在緩流處或水草茂盛處或亂石堆處,掛餌采取逗釣的方式,不打窩,邊釣邊換地方,有耐心的同時不戀戰,覺得位置佳就多逗釣壹會,不上魚就換地方再施釣,應該會有所斬獲的.
另外真羨慕妳們那還有季花可釣啊.
問題八:桂魚什麽釣喜歡吃什麽東西 桂魚人工養殖可投餵顆粒飼料.
鱖魚又叫桂魚、季花魚等,屬鱸形目,鱖魚屬,其分布很廣,各大河流水系及各淡水湖泊中均有繁殖,鱖魚肉嫩、刺少、味美、營養豐富,是席上珍肴,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在池塘中不僅可以混養少量鱖魚,以清除野雜魚,還可以專塘飼養,是目前淡水養殖的熱門品種之壹。
壹、生活習性
鱖魚是典型肉食性魚類,在人工餵養時,可餵死魚、死蝦等。雄性魚三齡成熟,雌性四齡成熟,其生長速度較快,當年可達50~100克,第二年可達0.5公斤左右,第三年可長到1~1.5公斤。
二、池塘條件
鱖魚成魚養殖的池塘,面積宜3~8畝,水深1.5米以上,夏季水深應2.5米左右,底質最好是沙質壤土,腐殖質較少,水源充足,水質清新,有流水更好。要求池水溶氧量5mg/L以上,PH值7~8,透明度30厘米以上。
三、餌料魚培育
餌料魚養殖面積為鱖魚池的3~4倍。從鱖魚的適口性和經濟角度考慮,餌料魚壹般選擇白鰱、鯽魚等品種,放養密度為畝放魚苗30~50萬尾。魚苗放養後,不用立即投飼,待浮遊動物數量減少、魚苗在池塘四周覓食時,開始投餵豆漿或其它飼料。在培育前期,飼料吃光就添,而在後期應對餌料魚規格予以控制,將餌料魚長度控制在鱖魚體長的1/2至1/3之間。
壹般放養8~10厘米的鱖魚種,餌料魚應控制在3~4厘米。
四、鱖魚種放養
單養鱖魚時,可畝放規格為8~10厘米的鱖魚種800~1000尾。也可在鱖魚池中混養壹些繁殖快的魚類,以作為活飼料。壹般每畝放養200~400對羅非親魚或60尾二冬齡鯽魚。用稀網將魚池隔成兩半,壹邊養鱖
魚,壹邊養其它魚,使繁殖的幼魚穿過稀網成為鱖魚食料,同時鱖魚的活動又不妨礙其它魚類的安靜繁殖。
五、飼養管理
1、投餌:采用間隔投餌料魚的方法,在養殖前期和後期,每7~10天投餵壹次,中期每5天左右投餵壹次,應保持鱖魚與餌料魚的數量比為1:5~10,餌料魚太少,會影響鱖魚攝食和生長,太多則容易引起缺氧浮頭,對鱖魚生長不利。
2、水質管理:
要經常加換新水,特別是6~9月份,每5~7天加換新水壹次,每次15~20厘米,使池水保持肥、活、爽、嫩,促進鱖魚健康生長。可在池四周種植苦草、輪葉黑藻等沈水植物,為魚提供隱蔽場所,同時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每隔15~20天潑灑生石灰水壹次,每次15~20公斤。及時合理開增氧機,以增加池水溶氧量,防止魚缺氧,同時應準備壹些增氧劑,可在魚缺氧浮頭時用於搶救。
問題九:季花魚喜歡吃什麽, 季花魚
又名吉花魚,是黑龍江省名產淡水魚(三花壹島的季花),又名吉花勾。
此魚燒湯或清蒸食用,即是產婦奶水不足的催乳良藥。
學名:花魚骨Hemibarbu *** aculatus
屬於鯉科,魚骨屬。俗名花Y、竹篙嘴、麻漢、沙古蘆子、花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