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紅棗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還含有18種氨基酸、果糖、果酸、棗多糖等。,被譽為“天然維生素丸”。眾所周知,紅棗可以生吃,可以煲湯,還有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曾記載大棗:“大棗味甘無毒,寧心養胃,寧心安神,通九竅”,臨床醫學也證實大棗具有極高的醫療保健價值,尤其在保肝、健脾、養血安神方面。
首先,大棗中的環磷酸腺苷具有增強心肌收縮、改善心肌營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同時,大棗中的煙酸能擴張血管,降低膽固醇含量,因此可用於防治心絞痛、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心血管疾病。其次,大棗所含的脂肪、糖、蛋白質都是保護肝臟的營養物質,而中醫認為大棗有健脾胃、補中益氣的作用,是很好的補品[1]。
聽了小苗的話,妳是不是覺得吃紅棗有那麽多好處,可以天天吃,但是療效在任何不同的劑量都不對,所以大家都可以為了健康吃紅棗,但是不建議靠紅棗治病。
然而,紅棗雖好,卻並不適合所有人。那麽,誰不能吃紅棗呢?
二、誰不能吃紅棗?
紅棗作為藥食同源,確實有其獨特的魅力,但需要註意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吃紅棗。有些人,吃了紅棗後,不僅得不到紅棗的好處,還會對身體產生影響,甚至有加重疾病的風險,比如這四類人。
首先,痰濕重的人不適合吃紅棗。因為紅棗能助濕,體內的痰更難清除,會加重痰濕。其次,紅棗溫補,經常上火的人不適合食用,以免“火上澆油”。
其次,在感冒的早期,風寒或風熱侵襲人體的情況非常嚴重。此時如果吃了粘稠的紅棗,會導致邪氣滯留體內,不利於疾病的恢復。另外,紅棗含有大量的糖分,會加重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不適合吃紅棗。
另外,女性經期不能吃紅棗,容易加重體內濕氣,造成腳或眼睛浮腫。當然,適合吃紅棗的人也要註意。紅棗吃得越多越好。那麽,每天能吃多少紅棗呢?
3.每天應該吃多少紅棗?
棗吃起來很甜。許多人喜歡吃棗。有些人甚至在無聊的時候用棗來打發時間。有些人認為多吃大棗對身體有好處,但其實這些都是誤解。吃棗並不是越多越好。淮安市第壹人民醫院主任醫師王海榮說,壹般來說,每個人每天可以吃3-5個紅棗。紅棗不適合消化,熱量極高。吃多了會影響消化,甚至上火,胃酸過多。所以,再好的東西也不能壹次吃太多。
另外,紅棗補血壹直是熱門話題。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裏,紅棗是紅色的,血是紅色的,所以“以色補色”可以達到補血的效果。但是,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第四,延伸:造謠!大棗不補血。
在很多人心目中,紅棗有補血的功效,但實際上,吃紅棗並不能達到補血的效果。
不可否認,大棗確實有養血安神的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大棗可以補血,因為補血和養血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補血需要增加鐵的吸收,增加體內紅細胞的含量,才能達到補血的效果,而補血只是氣血的循環,和補血完全不同。
事實上,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有很多食物的鐵含量和吸收率都非常高,尤其是動物的血液和肝臟。其次是蛋類、魚類、禽類等。還含有較高的鐵,有助於補血,而且在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壹起食用富含鐵的食物時,可以促進體內鐵的吸收,達到更好的補血效果。
當然,補血的同時也別忘了補氣,因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中醫認為,由人參、甘草、茯苓、白術組成的四君子湯是補氣的最佳方劑,但不宜過量,最好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免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