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參鱅魚湯
原料:鮮鱅魚1500g,黨參30g,料酒,鹽,蔥,姜,草果,陳皮,桂皮,植物油,雞湯。
制作:首先將黨參、草果、陳皮、桂皮、生姜洗凈,裝入紗布袋中紮緊;將鱅魚去鰓及內臟,洗凈,放入油鍋中炸熟;將雞湯倒入鍋中,放入藥袋、蔥、料酒、鹽,煮至魚熟爛,取出蔥和藥袋。
食用方法:隨餐服用,每日1 ~ 3次,每次150 ~ 200ml。
功效:本湯具有健脾和胃、補中強身的功效,適用於春季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胡椒豬肚湯
材料:新鮮五花肉壹塊,白胡椒15g。
制法:將花椒打碎,放入洗凈的五花肉中,用線將五花肉的切口紮緊,放入砂鍋中煮至軟爛,在湯中加入少許香菜調味,撈起五花肉,棄去肚中花椒,吃肉喝湯。
功效:溫中、健脾、和胃、止痛。
適應:胃寒患者,如經常因吃生冷食物而腹瀉者。
蟲草百合鴨湯
原料:冬蟲夏草3克,百合25克,鴨肉100克。
方法:將鴨子燉30分鐘,然後加入蟲草和百合燉20分鐘。調味後喝湯吃蟲草鴨。
功效:健脾和胃,潤肺補腎。
適應:脾胃虛弱、肺腎兩虛、氣虛患者。
雙玉湯
原料:華嬌100克,鮮魚腥草100克。
制法:將阿膠用水浸泡半天,切成細絲,加水1500毫升,小火煮50分鐘左右,加入鮮魚腥草,滾10分鐘。調味後吃阿膠趁熱喝。
功效:清胃生肌止痛。
適應:胃熱患者,即經常感到胃部有灼熱感,並因熱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木瓜排骨湯
原料:鮮木瓜1,花生仁150g,排骨500g,紅棗9個,鹽和味精適量。
制作:新鮮木瓜去皮去皮,洗凈,切成厚片;花生用清水浸泡30分鐘;將排骨洗凈切成小塊,紅棗去核洗凈。將上述原料全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再用小火燉3小時,加鹽、味精調味即可。
食用方法:隨餐服用,每日1 ~ 3次,每次150 ~ 200ml。
功效:此湯具有清熱潤燥、健脾通便的功效;適用於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消化不良,或因口渴咽幹,或春季上火發熱引起的咽痛患者。
羊肉暖胃湯
材料:鮮羊肉500克,生姜3片,香附9克,砂仁9克,鹽和味精少許。
制作:將鮮羊肉切成大塊,開水後與姜片、香附、砂仁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清水2000毫升,小火燉3小時,加鹽、味精調味。
食用方法:隨餐服用,每日1 ~ 3次,每次150 ~ 200ml。
功效:此湯具有溫中、暖胃、散寒、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春季胃寒不適,口淡惡心,腹脹便溏,胃腸痙攣,胃氣上沖,或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者。
黃醬雞塊湯
原料:帶骨熟雞肉500克、黃油50克、洋蔥250克、清湯1500毫升、香桃1個、香葉1片、胡椒粉3克、鹽適量、炒面15克、蛋黃1個。
制作:洋蔥切丁,熟雞肉切成小塊備用;在炒鍋中加入黃油,加熱,煉水,放入蔥末、香葉、白胡椒粉,燉至微黃,再放入炒面,拌勻;將雞湯倒入裝有炒洋蔥等的鍋中。,大火燒開,加鹽和香桃,煮約10分鐘,挑出香桃皮,關火,保持湯熱備用。將蛋黃放入碗中,加少許熱雞湯打散,倒入雞湯中,裝湯時先將煮熟的雞塊放入碗中。
食用方法:隨餐服用,每日1 ~ 3次,每次15 ~ 200ml。
功效:此湯有溫補脾胃、壯陽補腎的功效;適用於春季胃腸虛寒型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有泛酸、納差、神疲乏力、四肢乏力、大便稀溏者。
豬骨山藥湯
配料:豬脊骨、山藥、嫩玉米、肉桂、生姜、香葉、枸杞、精鹽。
練習:
1、豬脊骨洗凈,用刀切成小塊,豬脊骨焯水,去血沫撈出備用;
2.砂鍋加足量水,放入豬脊骨、姜片、桂皮、香葉,大火燒開,再小火燉;
3.將嫩玉米切成小塊。砂鍋煮30分鐘,然後倒入嫩玉米塊,繼續小火燉;
4.將山藥去皮,切滾刀塊。將山藥塊倒入砂鍋中。撒上枸杞。加入適量精鹽,小火煮10分鐘。
功效:山藥有健脾和胃、補肺腎的功效,是秋季脾胃虛弱者的最佳藥方。
黃芪燉牛肚湯。
材料:黃芪50克,牛肚50克,紅棗3枚,生姜4片。
練習:
1,黃芪略泡,洗凈;
2.請把牛肚洗幹凈,用鹽搓壹下;
3、紅棗去核,連同下瓦鍋,加水2500毫升(約10碗),大火燒開後,改文火約2小時,再加鹽。
功效:民間認為,牛肚能消積導滯,健脾益胃,而黃芪性味溫和,有健脾補中益氣的作用。合煎有益氣血、脾胃,主要用於消化不良、氣短、食後腹脹等。
茶樹菇燉排骨湯
材料:排骨250克,茶樹菇30克,胡蘿蔔半根,姜4小塊,鹽適量。
練習:
1,排骨切好洗凈備用,茶樹菇提前半小時泡發;
2.胡蘿蔔去皮切滾刀塊,準備姜片。鍋中燒開後,將排骨放入水中,然後洗去排骨上的浮沫;
3.將排骨、茶樹菇、胡蘿蔔和姜片放入內膽中,加入適量的水;
4.將內杯放入電燉盅中,蓋上蓋子,加入適量水。調整到骨骼和肌肉關鍵點。四個小時後,當妳聽到鈴聲時,它就熟了。加點鹽就可以吃了。
功效:
1,茶樹菇具有健脾止瀉的功效,具有抗衰老、降膽固醇、防癌抗癌的特殊功能;
2.茶樹菇燉排骨湯是秋季健脾養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