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吉林東北,壹個寒冷的地方,壹個我熟悉的地方,壹個我喜歡的地方。這裏充滿了我的留戀,這裏都是熟悉的味道,雞燉蘑菇,白肉,血腸,但對我來說,學校附近的烤冷面才是我最喜歡的味道。
烤冷面是壹種有趣的食物,叫做面條,但它其實更像蛋糕,是近幾年才出現的。在長春街頭,經常可以看到壹個系著白色圍裙的師傅推著三輪車在街上緩緩前行。車上的牌匾紅底黃字——烤冷面,外加壹句“正宗韓國”。不要被騙了。其實據業內人士考證,韓國和朝鮮都沒有烤冷面這種東西,只有長春有。
三四年前,這個東西只出現在紅旗街壹帶。三年之內,在長春開始流行,尤其是中學門口。每天放學,學生們圍著涼面車“喊”。然後,傳來壹聲喧囂的喊叫:“四塊”、“我要五塊”、“再來壹塊魚排我的那份”...
烤冷面的大廚急得像八爪章魚:在滾燙的鐵板上倒點油,揭開壹個冷面放上去,再打個雞蛋。就在那壹瞬間,當他手裏的鍋鏟伸出收回時,雞蛋“刷”的壹聲翻到涼面底部,散發出濃郁的煎蛋香味。最後加入香腸或者魚排,撒上像花壹樣的調料,放壹把香菜。用鍋鏟卷壹卷,剁成八塊,放在塑料碗裏——活在壹起。吃在嘴裏,僅僅是冷面的面筋和香料的香氣就足以讓人忍不住...
初三的壹段時間,晚自習結束的比較晚,經常餓的頭暈,就和幾個同樣是美食家的朋友壹起,趁著大三孩子放學的時候混出了學校,買了壹小碗烤冷面回教室慢慢享用。記得有壹天,我不知怎麽的好像餓了,就從30塊錢裏拿出壹筆巨款,把烤冷面全買了。賣面的楞了10秒,然後埋頭烤面。很快,我提著壹塑料袋烤好的冷面,在別人詫異的目光中走回了學校。
那天剩下的課上,當我被老師的講課迷住的時候,吃了兩口烤冷面,瞬間滿足。
舌尖上的故鄉,烤冷面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鄉作文(2)
我的家鄉依山傍海,風景秀麗,物產豐富。
幾場春雨過後,田野裏和青山間蔥郁的竹林裏出現了尖尖的頭。這是竹筍。此時的竹筍又嫩又便宜,是家家戶戶餐桌上的家常菜。家鄉上空飄著各種竹筍:竹筍燒肥而不膩;油燜筍嫩鮮;鹹菜焗筍很爽口。吃不完的竹筍還會被做成各種美味佳肴,或罐頭,或筍幹,或鹽蓋羊尾筍。炎熱的夏天,人沒有食欲的時候,拿出幾個羊尾筍,用溫水泡幾次,直到去掉鹹味,切絲。加糖,味精,香油,就成了特別爽口的菜,讓人壹下子就有了食欲。
7、8月份,漫山遍野的桃子成熟了,清香如雲,籠罩著家家戶戶。在炎熱的夏天,吃壹個桃子讓我精力充沛。看啊!無牙老婆婆只摘熟了的桃子吃,皮拉起來就全剝了。老婦人吮吸的時候,果汁不停地從手上滴下來。看著她甜甜的笑容,心裏壹定是甜的。而且年輕人喜歡吃硬桃子,咬壹口,酥香,爽!
秋天,雲開霧散,陽光明媚,地裏的芋頭成熟了。渾身長毛,黑黑的,但是拉出來洗幹凈煮了,很好吃。芋頭燉排骨是壹道菜,小火慢燉。煮的時候撒壹把蔥花,香氣誘人。喝壹口湯,真的很鮮!芋頭堅果吃起來糯糯的,軟軟的,滑滑的,很好吃。難怪俗話說,跑過三關六碼頭,在奉化吃過芋頭。
我家鄉的美食不止這些。寫不完,說不完。當熟悉的味道時不時從我們的舌尖冒出來,我們知道,家永遠在那裏。
舌尖上的家鄉作文(3)
前陣子央視播出了壹部關於美食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讓我想起了遠在千裏之外的舌尖上的家鄉。
我的家鄉是湖北黃陂,古稱郭煌。據說它是花木蘭將軍的故鄉。很普通的小村莊,縱橫交錯的建築,河流和樹枝相連,洋溢著江南水鄉的遼闊和靈動。這裏的水不僅滿足了日常生活,灌溉了農作物,也給了人們很多水鄉特有的美食。
茼蒿就是其中之壹。壹枝蒿生活在水邊,耐陰,喜濕。在春天和三月,當天氣溫暖和寒冷時,他們看到風就生長。遠遠望去,暗紅色的莖幹滿是生意。
茼蒿還回來後,不能馬上吃。要堆在墻角幾天,壹天撒幾次水,大概三到五天就能長出白綠相間的新芽。去黃葉老梗,留青苗,捏成寸,洗凈,再將壹些半透明的臘肉切絲,炒三五分鐘,起鍋。
菜裏的黃花蒿有壹股微苦的香味,臘肉積攢了壹股冬天的香味,會讓家鄉的每個人都為之傾倒。可惜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濱蒿越來越難找了。去年清明節,姑姑帶著表姐從城裏來郊遊。閑暇之余,她三天挖了滿滿壹大袋。我高興極了,不僅玩得很開心,還解決了我的相思病。
菱角是家鄉人熟悉的,(m.taiks.com)生命力很強,幾乎都是野生的。每年初夏,它們都會如約從水中探出頭來,紮根在肥沃淤泥中的細長主根會如約將壹個個菱形的葉盤托出水面,擠在壹起,開出小白花,襯著壹塘壹河的綠,構成了家鄉特有的美。
人們通常站在岸邊,將兩根長竹竿放入水中,輕輕攪動菱角的根部,然後逆著水往上拖。鍋裏放入姜蒜,翻炒兩三分鐘。味道很鮮,是家鄉人夏天最愛吃的小吃。
和菱角莖壹起生在水裏的,還有蓮藕的腸子,其實就是未成熟的蓮藕。因為前面有壹個像刷頭壹樣的凸起,所以在我們家鄉叫蓮藕簪。壹拿到就要會遊泳,不怕冷;其次,有時候妳要付出被壹根長著硬刺的蓮梗劃傷的代價。更重要的是,妳取出壹根蓮藕腸,實際上會失去壹根蓮藕,這是成年人最不願意看到的。
初夏的午後,水還很冷,我們就趁大人們困了或者在田裏幹活的時候,偷偷下到荷塘裏,每人找了壹朵只有尖尖的小荷花,順著荷花梗紮下去。壹根又白又細長的蓮藕腸會從水底的泥裏被拉出來,放在水裏兩次,洗幹凈了,我們就迫不及待的放進嘴裏,嘴裏微微的腥味和泥味。
我離開了我的家鄉。三年前,我在省會武漢買了房子。住在市區,高樓大廈很多,卻缺少很多家鄉鄉村的靈氣。每次靜下心來,思緒都忍不住回到幾百裏外的家鄉,那水,那田,那人...這些逐漸從我生活中消失的家鄉菜。沒有妳,誰來告訴我家鄉的消息?誰來維系我的遊子和故鄉的關系?我該向誰訴說我深深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