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為了保護胎兒,每天都變得小心翼翼,壹直“躺在床上”不敢動,生怕孩子突然消失。生孩子真的要壹直臥床嗎?
“躺在床上”不是保護胎兒的好方法。田甜結婚很晚,她懷了丈夫很久才生了孩子。懷孕後,田甜既緊張又小心。她辭掉了家裏的工作,只為了生個好孩子,臥床休息。
除了正常吃飯和上廁所,田甜幾乎都呆在床上,可以說是極其細心了。然而,在後期,田甜發現自己呼吸急促、胸悶,身體明顯感到不適。
去醫院檢查後,醫生知道田甜壹直在床上,並迅速制止了田甜的行為。長時間躺在床上容易導致心肺功能下降,醫生也指出“躺在床上”並不是保護胎兒的好方法。
孕婦長期臥床的危害其實孕婦就更不用說了,就是正常人壹直臥床對身體也不好。孕期提倡適度休息,但不代表壹直臥床就是正確的。
流產患者建議臥床休息,但這種行為並不能起到預防早產的作用。即使長時間臥床,也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1)精神壓力
許多母親為了撫養孩子而臥床休息。因為害怕他們的孩子有任何意外,他們老老實實地躺在床上壹動不動。孕媽媽這樣的焦慮會給自己增加壓力和負擔。
懷孕要放松,總是擔心胎兒的健康,精神壹直緊張,很容易導致孕期抑郁。孕媽媽不要多想,給自己添麻煩。
2)心肺和消化功能
懷孕期間,隨著寶寶的發育,媽媽們的子宮增大,胃腸蠕動能力下降。孕媽媽經常會出現惡心、厭食的情況,很多人還會出現脹氣、便秘的情況。
而且長時間臥床會加重這些不適。有很多孕婦在長期臥床休息後恢復活動時會出現明顯的不適,心肺功能下降,繼而出現胸悶氣短。孕媽媽不要長時間臥床。
3)骨骼肌的變化
孕媽媽長期臥床,肌肉的新陳代謝會慢慢發生變化,容易導致肌肉萎縮,嚴重時會出現行走困難。
然而,壹項關於孕婦骨小梁丟失的研究發現,臥床休息的孕婦矯正後平均丟失率達到4.6%,而不臥床的孕婦平均丟失率僅為1.5%。
4)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
懷孕期間,血液本身處於高凝狀態。如果孕媽媽壹直臥床,容易使血液循環變慢,增加血栓形成的概率,身體抵抗力下降。
孕期適度運動。即使醫生建議孕媽媽臥床休息,也是告訴她們要好好休息,而不是讓她們長期承受不起。孕期適當的休息和運動是非常必要的。
流產和早產的原因很多。很多人都是過度勞累或者做壹些劇烈運動,孕媽媽不要盲目長時間臥床。
孕期適量運動有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也有利於孕媽媽的身心健康。
溫馨提示:孕婦最適合運動的時間是懷孕後四個月到七個月,有利於自然分娩。
懷孕適合做什麽運動?懷孕期間,孕媽媽要學會勞逸結合,不僅要好好休息,還要做壹些運動,幫助自己平穩健康地度過孕期生活。
散步:是所有孕婦都能接受的安全運動。散步還能增強心血管功能,同時,還能讓他們感到舒適。每天散步20到60分鐘最好。遊泳:遊泳是很多孕媽媽在孕期最喜歡的運動。還可以通過浮力放松孕媽媽的身體,鍛煉肌肉群。也是很多健身專家推薦的孕期最佳運動之壹。瑜伽:壹些喜歡健身的孕媽媽可以做壹些瑜伽運動。瑜伽不僅可以放松媽媽們的肌肉緊張,還可以讓她們的身體更加靈活。拉伸:孕媽媽平時也可以拉伸身體,做壹些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現在有很多專門為懷孕設計的課程,孕媽媽可以報班或者網上學習。木蓮媽媽溫馨提醒:
孕期運動量要結合孕婦的身體狀況和實際運動水平。
保持規律運動,心率每分鐘140,不要超過這個範圍,監測胎動頻率,發現身體有異常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