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什麽是核果早期落葉?

什麽是核果早期落葉?

柚子早期落葉

劉柯君

導致蘋果和梨葉子提前脫落的真菌性疾病。我國常見的病害有褐斑病、圓斑病、灰斑病、輪斑病和斑點病。褐斑病和斑點病是最主要的病害,主要危害蘋果。梨樹也常發生灰斑病和環斑病。

分布和危害

褐斑病、圓斑病、灰斑病、環斑病分布於各蘋果產區;斑點病(又稱斑點落葉病)是壹種早期落葉病,近年來發展迅速,危害嚴重。它主要發生在元帥系的蘋果品種上。它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日本被發現,並造成了嚴重的損害。1970後在我國發現,現已在遼寧、山東、江蘇、河南、河北、北京等地發生,並隨著元帥系品種的推廣逐漸擴大。在前四種病害中,褐斑病常見且嚴重,特別是在雲南、貴州、四川、江淮等雨量充沛的地區,往往在雨季來得早、多年降雨量過高時流行。6-7月大量落葉,幼果脫落或不能生長,樹勢衰弱。夏季高溫下樹幹和枝條易被曬傷,秋季出現二次開花,冬季和早春發生凍害,導致腐爛和幹腐。細菌不僅危害樹葉,還會感染果實。

被褐斑病菌侵染後,葉片上的病斑有三種類型,即褐斑型、針芒型和混合型。褐斑型癥狀為圓形或近圓形深褐色斑點,周邊黃色,外緣黃綠色暈圈,斑點上有許多黑色小顆粒(acervulus),呈同心圓狀排列;針狀病竈形態不規則,周圍呈放射狀生長有黑色索,病竈小而多。黑色顆粒在斑點上密集分布,但不呈環狀排列。病斑周邊和背面保持綠色,外緣葉肉發黃,導致病葉長期發黃脫落。兩種病斑分別或混合發生在同壹葉片上。混合性病變比褐斑大且不規則,病變上的黑色顆粒不呈環狀排列,病變周邊保持綠色。果實感染後,表面有近圓形或不規則的微凹黑色斑點,病斑下果肉呈海綿狀局部萎縮壞死,斑點上也有黑色顆粒。

斑點病主要發生在嫩枝的葉片上,秋梢受害嚴重,對枝梢和果實也有危害。葉斑剛開始是褐色的小斑點,擴大後變成紅褐色,邊緣紫褐色。病竈中心常出現暗斑或暗環狀。在潮濕的條件下,暗綠色到黑色的黴層(病原體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出現在病斑的兩側。後來病竈互相愈合,呈不規則形狀,顏色由褐色變為灰色,幹燥或破碎。壹片葉子上的病斑多達100個。嫩枝感染後皮孔凸起,芽變黑,凹陷壞死,邊緣開裂。感染後幼果出現黑斑或瘡痂斑。

圓斑病和灰斑病的病竈呈圓形,邊緣清晰,直徑約0.5厘米。前者為紅褐色,邊緣紫褐色,內部有環狀花紋,病斑中央有黑色小顆粒(病原菌分生孢子)。後者呈灰色,有光澤,斑點內散在幾個小黑點。

輪斑病多發生在葉緣,病斑呈半圓形或近圓形,較大,輪痕明顯。在潮濕條件下,黑色或深綠色的黴菌層(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出現在病斑背面。

疾病的起因

褐斑病的病原體是胡蘿蔔軟腐病菌。et Davis) Davis,屬於子囊菌綱,鉤端螺旋體屬。無性狀態為蘋果鏈格孢,屬於鏈格孢目。在雲南和山東發現了褐斑病菌的有性狀態。子囊果為子囊殼,子囊菌呈網格狀排列,有8個雙細胞無色子囊孢子。無性孢子呈葫蘆狀,無色,雙細胞。上層細胞大而近似圓形,而下層細胞小而近似錐形。每個單元格中通常有兩個油球。除危害蘋果外,還可侵染沙果、海棠、山楂等。葉斑病和灰斑病的病原是葉點黴。和皮瑞納·薩克。兩者都屬於球蚧總科。圓葉灰黴病菌和灰黴病菌的分生孢子在形狀和大小上相似。分生孢子呈橢圓形,單細胞,無色,但大小略有不同。前者為7 ~ 11× 6 ~ 8.5(微米),後者為3.4 ~ 6.9× 2.4 ~ 4.5(微米)。蘋果斑點落葉病的病原是蘋果斑點落葉病,屬於絲蟲目。葉斑病的病原是葉斑病的強毒株。鏈格孢和鏈格孢的分生孢子形態壹致,短桿錘狀,5-8個串聯,深褐色,多細胞,有2-5個隔膜,1-3個縱隔。不同的是鏈格孢內酯能分泌壹種特異性毒素,具有很強的致病性和熱穩定性。分生孢子在25 ~ 26℃下容易萌發,在蒸餾水中4h後萌發率達86%。

分生孢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18 ~ 25℃,最適pH值為6 ~ 7。在蒸餾水中萌發率低,1%瓊脂能促進分生孢子萌發。

早期落葉的發生與品種有關,紅玉、國光、元帥、金帥、日本錦、香蕉等品種易感褐斑病和圓斑病。元帥、紅星、青香蕉、富士、印度易患斑點病。另外,如果同壹品種的樹勢較弱,易感性也會加重。雨季早,雨量大,雨天多,霧大,濕度大,有利於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感染過程和疾病周期

褐斑病菌主要以菌絲在病落葉上越冬,或以子囊菌在落葉上越冬。灰斑和圓斑病菌主要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在病葉和枝條上越冬;斑點病菌以菌絲在病葉上越冬,日本報道主要在小枝組織和皮孔中越冬。各種病原菌均以分生孢子初侵染和再侵染為主,褐斑病菌也可由子囊孢子初侵染。病原菌孢子主要通過氣流和雨水傳播,萌發後直接侵入。大霧、高濕、葉片潮濕有利於孢子萌發和侵入。褐斑病菌從葉片背面侵入葉片。斑點病菌只能侵染葉片發育20天以內的幼葉,正在生長的葉片不被侵染。病原菌入侵後,褐斑病的潛伏期為3 ~ 265438±0天;1 ~ 3天,病菌侵入後數小時即可分泌毒素,人工接種後12小時葉片表面出現針頭大小的紅褐色斑點。山東5月初、遼寧5月下旬開始出現病葉,7月初至8月為高峰期。9月以後穩步發展,6月中下旬10停止發展。每年影響疾病發生早晚的主導因素是降雨,降雨多的年份雨季來得早,病情嚴重。另外,樹勢弱,果園排水不暢,通風透光條件差,都有利於病害的發生。

疾病控制

冬季清除落葉,剪去病枝焚燒或深埋,減少病源;多施有機肥、磷鉀肥,提高抗病能力;改善果園排水、通風、透光,有條件的地方推廣地膜覆蓋;生長期噴藥保護壹般始於開花後10 ~ 20天。常用的殺菌劑有多菌靈、甲基硫菌靈、撲爾敏和波爾多液。斑點病嚴重的果園,應噴灑環絲氨酸、大扶丹、可樂定、撲爾敏。防治的關鍵是噴好第壹種和第二種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