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啊!這條魚看起來多有趣啊:身體側扁,但頭上有壹雙又大又突出的眼睛,可以靈活地向各個方向轉動。它的名字叫彈塗魚。
這種魚壹般生活在中國的熱帶沿海和南部沿海。每當退潮的時候,妳都能看到它們在濕漉漉的沙灘上跳躍,有時還會爬到紅樹林的樹根上。彈塗魚雖然沒有腳,但能爬能跳,主要是因為它的胸鰭很厚,像陸地動物的前肢壹樣,活動自如。它的腹鰭合並成壹個吸盤,當它爬到潮濕泥濘的地面時,可以被吸盤吸附在其他物體上。彈塗魚在陸地上的行走動作非常有趣:它先用腹鰭支撐身體,然後用胸鰭交替前進。乍壹看,大家都覺得彈塗魚的動作很慢。如果遇到敵人傷害,它的爬行速度相當驚人。它還會用自己堅韌的胸鰭、鋒利的牙齒和寬大的嘴巴挖壹個大大的土洞,炎熱的夏天它可以躲在洞裏避暑。彈塗魚的鰓腔很大,可以儲存大量空氣。同時,這種魚的皮膚上布滿了血管,起到了無形的輔助呼吸的作用。當它在陸地上移動時,它經常將尾鰭插入雜草叢生的水坑中,或者粘在濕泥上。這也可以幫助呼吸。彈子魚喜歡吃小型甲殼動物和昆蟲,其肉質鮮美鮮嫩,營養價值很高。
在中國的福建、廣東和壹些熱帶、亞熱帶的湖泊和沼澤中,有壹種小魚,喜歡在夜間捕食。它們總是成群結隊地離開河邊,穿過田野來到路上,尋找自己喜歡的昆蟲。有時它們在灌木叢中發現小昆蟲,於是它們跳起來,吃飽後爬回河裏。這種不需要水就能生存的魚叫爬鱸魚。
爬鱸魚的動作很奇怪。它的鰓蓋後面有許多硬刺。每當它移動的時候,它就靠在地面上,借助胸鰭和尾巴的幫助和配合,壹點壹點向前爬行。在旱季,爬鱸可以在潮濕的淤泥中生活幾個月而不會餓死,也不會因為河流幹涸而死亡。這是因為鱸魚還有壹個次級呼吸器官,在它的鰓腔後面,有類似真菌形狀的褶皺,褶皺表面布滿許多毛細血管,可以進行氣體交換。
還有壹種長得像蛇的鰻魚。除了生活在水中,它還經常爬到潮濕的草地或雨水流動的地方尋找食物。它非常喜歡吃小昆蟲和蝸牛。每當吃飽了,它們就在岸邊的草叢裏爬來爬去,有時走路的人會被鰻魚嚇壹跳。鰻魚的身體上覆蓋著黏液,無鱗的皮膚上布滿了微血管,這樣皮膚就可以用來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維持生命。但也有人認為,鰻魚之所以能在沒有水的情況下生存,主要原因是這種魚的鰓孔非常小,所以水分不容易蒸發。我們說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黃鱔是大家熟知的淡水魚,肉質非常鮮嫩。黃鱔壹般生活在池塘、稻田等淺水處。有人經常看到黃鱔豎起前半身,東張西望。事實上,它除了呼吸新鮮空氣外,什麽也沒有。通過觀察,黃鱔的鰓已經退化很久了,這給它在水中呼吸帶來了很大的問題。然而,黃鱔的口腔和咽喉表面布滿了微血管。它可以把頭伸出來把空氣吞到嘴裏,慢慢交換氧氣,所以在泥地裏呆上幾個月也不會餓死。
此外,肺魚、泥鰍、烏魚等。也屬於沒有水也能生存的魚類。就像剛才提到的,大多數魚都有壹套在沒有水的情況下生存的技巧。這些技能在科學上被稱為擁有附屬呼吸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