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壹種常見的慢性婦科疾病,該病最直接的危害就是造成女性不孕。這對於有懷孕打算的女性來說無疑是壹大阻礙。那麽,該病如何治療效果最佳呢?
壹、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主要方法,因為在直視下可以基本上明確病竈範圍和性質,對解除疼痛,促進生育功能效果較好,療程短尤其對重癥者,纖維化多,粘連緊密,藥物不易奏效。較大卵巢內膜樣囊腫,藥物治療無效,手術尚有可能保留有效卵巢組織。手術可分為保守性手術,半根治性手術和根治性手術3種。
1、保守性手術:主要用於年輕、有生育要求者。保留子宮及附件(盡量保留雙側),只是切除病竈,分離粘連,重建卵巢,修復組織。近年來應用顯微外科手術,切除異位病竈,仔細縫合創面,重建盆腔腹膜,仔細止血,徹底沖洗,使手術效果臻於完善,提高手術後妊娠成功率,降低復發率。
2、半根治手術:無生育要求,病竈嚴重,而年齡較輕者(<45歲),可行子宮和病竈全切,但盡可能保留壹側正常的卵巢組織,以避免絕經期癥狀過早出現。壹般認為半根治術後復發率低,後遺癥少。切除子宮可去除具有活力的子宮內膜細胞種植的來源,從而可減少復發機會。但因保留了卵巢仍有可能復發。
3、根治性手術:年齡接近絕經期,尤其病情重,有過復發者,應實行全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手術時盡可能避免卵巢內膜囊腫破裂。囊液流出時應盡快吸盡,沖洗。術後出現更年期綜合征者,可用鎮靜劑及尼爾雌醇。
二、激素治療
1、丹那唑:是壹種合成甾體17α-乙炔睪丸酮的衍生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下丘腦gnrh產生,從而使fsh、lh合成及釋放減少,導致卵巢功能受抑制。亦可直接抑制卵巢甾體激素的合成或競爭性與雌孕激素受體結合,從而導致異位內膜萎縮,不排卵及閉經。
2、內美通(nemestran):即3烯高諾酮(r2323),為19去甲睪丸酮衍生物,具有較高抗孕激素活性及中度抗雌激素作用,抑制fsh及lh分泌、使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異位內膜萎縮、吸收。
3、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1982年meldtum及lemay報道,應用lhrha治療內異癥獲得良好效果。lhrh對垂體有雙相作用。lhrh大量持續應用,使垂體細胞呈降調反應,即垂體細胞受體被激素占滿無法合成釋放fsh、lh、而起反調節作用。副反應為潮熱、 *** 幹燥、頭痛、 *** 少量流血等。
4、三苯氧胺(tamoxifen,tmx):為雙苯乙烯衍生物。劑量為10mg×2/d,月經第五天開始,20天為1療程。
5、合成孕激素:可用炔異諾酮、炔諾酮或甲孕酮(安宮黃體酮)等作周期性治療,使異位內膜退化。從月經周期第六天開始至第二十五天,每日口服上述壹種藥物5~10mg。療程視治療效果而定,此法可抑制排卵。
6、睪丸素:對本癥也有壹定療效。應用劑量應隨病人之耐受量而定。最好開始劑量為10mg,每日2次,於月經周期後2周開始口服。這種劑量很少影響月經周期及發生男性化副作用。但要達到止痛目的常需持續服用幾個周期。此後可減低劑量再維持治療壹個時期後,停藥觀察。如能妊娠,則本病即能治愈。
三、放射治療
雖然放療用於子宮內膜異位癥已有多年歷史,但應用多種藥物及手術達到很高療效,壹般不破壞卵巢功能,而放射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作用,在於破壞卵巢組織,從而消除卵巢激素的影響,使異位的內膜萎縮,達到治療的目的。放射線對異位的內膜破壞作用並不明顯,但對既不能耐受激素治療又因病竈位於腸道、泌尿道及廣泛盆腔粘連,尤其是合並心、肺或腎等嚴重疾病,本人又十分懼怕手術的個別患者,也可采用體外放療,破壞卵巢功能,達到治療目的。即便個別接受放療者,必須先明確診斷,特別是不能將惡性卵巢腫瘤誤診為子宮內膜囊腫,以至錯治而延誤正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