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分別用冷水和熱水做實驗。
需要註意的是,水的多少,火的大小,雞蛋的大小,都可能影響雞蛋最終的煮熟時間。冷水煮蛋,顧名思義就是雞蛋直接放入冷水鍋中,然後在火上煮。
實驗步驟:選擇四個大小均勻的雞蛋(約66克),洗凈後放入鍋中。向鍋中加入2升水。蓋上鍋蓋,不放雞蛋。
生起大火,同時開始計時。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繼續烹飪。
在第6、8、10、12分鐘時,取出雞蛋,對半切開,比較雞蛋的狀態。煮6分鐘:此時蛋清可以凝固,但蛋黃沒有完全凝固,有流動的中心。
此時雞蛋的抗營養物質(生物素結合蛋白、雞蛋抑制劑)被破壞,營養物質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但沙門氏菌可能不會被完全殺死。煮8分鐘:蛋清已經凝固,蛋黃已經微微凝固,顏色金黃。
此時抗營養物質被破壞,沙門氏菌也能控制在安全範圍內,營養保留比較完整,可以說是“極品”。這種狀態的雞蛋老少皆宜,值得推薦。
煮10分鐘:蛋黃中的蛋白質繼續變性,吃起來會有點幹,嗆,顏色由金黃色變成淡黃色。此時,雞蛋中的維生素E和omega-3脂肪酸可能會有壹些氧化損失。
煮制時間12分鐘:煮制時間過長,蛋白質變性嚴重,蛋黃會變硬、嗆口,不僅會降低口感,還會加劇營養流失,甚至會產生壹層有害健康的硫化亞鐵黑膜。實驗結果表明,在冷水中煮6分鐘左右(或煮3分鐘左右,因為水的煮沸時間約為3分鐘),可以煮出美味的雞蛋,最有營養,但不建議有沙門氏菌汙染風險的老人和兒童食用。
冷水煮8分鐘(或煮5分鐘左右)是最好的選擇,口感好,安全,營養保留完整。用熱水煮意味著先把水燒開,然後加入雞蛋。
實驗步驟:選取四個大小均勻的雞蛋(66g左右),洗凈,準備好。鍋中加入2升水,蓋上鍋蓋,開大火,開始計時。
煮開後轉小火,加入雞蛋,蓋上鍋蓋繼續煮。在第4、6、8、10分鐘分別取出雞蛋,將雞蛋切成兩半進行對比。
煮4分鐘熱水煮4分鐘,雞蛋的狀態和冷水煮6分鐘差不多。煮6分鐘:蛋清已經凝固,蛋黃還沒有完全凝固,中央有壹個可移動的半心,可能被沙門氏菌汙染。不建議胃腸功能脆弱的老人和兒童使用。
煮8分鐘:蛋清凝固,蛋黃稍凝固無心,顏色金黃。這個時候,既安全又有營養。
煮沸10分鐘:類似於在冷水中煮沸10分鐘或以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與冷水蒸煮相似。雞蛋用熱水煮8分鐘左右,營養豐富,安全可口。
如果妳喜歡6分熟雞蛋的味道,壹定要選擇信得過的品牌雞蛋,吃起來沒有任何不適也是不錯的。但相比冷水煮,熱水煮的雞蛋更容易開裂。
煮雞蛋需要多長時間?
煮雞蛋不宜“固”。蛋白質在64攝氏度時會變性,而雞蛋只能在80攝氏度時凝固。所以雞蛋最好用冷水煮,然後再煮3分鐘。此時的雞蛋呈心形,營養成分最有利於人體吸收。
將新鮮完好的雞蛋洗凈,用冷水放入鍋中,煮開後分別計時3、5分鐘,取出冷卻。“3分蛋”,蛋清熟軟,蛋黃剛熟微熟。“5分蛋”,蛋清熟嫩,蛋黃熟而不硬。
據營養學家介紹,不同煮制時間的雞蛋在人體內消化的時間是不同的。“3分鐘雞蛋”是壹種輕熟的雞蛋,最容易消化,大約需要1小時30分鐘。“5分鐘”雞蛋是半熟的雞蛋,在人體內的消化時間約為2小時;煮太久的雞蛋在人體內需要3個小時才能消化。
“五分蛋”不僅軟嫩,而且蛋味濃郁,有利於人體營養。美國醫學界曾發表研究報告稱,24個成年人每天吃兩個半熟雞蛋,六周後血脂不升反降,但對人體有益的好膽固醇(HDL)增加10%。
煮雞蛋需要多長時間?
蛋白質會在60度凝固,而雞蛋會在70度凝固。所以雞蛋最好用冷水煮,再煮3-5分鐘。此時的雞蛋呈心形,營養成分最有利於人體吸收。
將新鮮完好的雞蛋洗凈,用冷水放入鍋中,煮開後分別計時3、5分鐘,取出冷卻。“3分蛋”,蛋清熟軟,蛋黃剛熟微熟。“5分蛋”,蛋清熟嫩,蛋黃熟而不硬。
據營養學家介紹,不同煮制時間的雞蛋在人體內消化的時間是不同的。“3分鐘雞蛋”是壹種輕熟的雞蛋,最容易消化,大約需要1小時30分鐘。“5分鐘”雞蛋是半熟的雞蛋,在人體內的消化時間約為2小時;煮太久的雞蛋在人體內需要3個小時才能消化。
“五分蛋”不僅軟嫩,而且蛋味濃郁,有利於人體營養。美國醫學界曾發表研究報告稱,24個成年人每天吃兩個半熟雞蛋,六周後血脂不升反降,但對人體有益的好膽固醇(HDL)增加10%。
煮雞蛋的技巧
雞蛋分為蛋黃、蛋清和蛋殼。蛋黃的凍結溫度為68℃-71℃,蛋清的凍結溫度為62℃-64℃。煮雞蛋時如果火候過猛,蛋黃外面凍結溫度低的蛋清會迅速凝固變硬,從而阻止熱量繼續向蛋黃傳遞,影響凍結溫度高的蛋黃凝固,使煮出來的雞蛋變得清澈、熟透、發黃。
如果煮的時間過長,蛋白質過度變性,雞蛋會變硬,不好吃,影響消化吸收。
所以煮雞蛋要適當煮熟。首先雞蛋要放入有冷水的鍋裏,然後慢慢升溫。水燒開後,關火兩分鐘左右,保溫五六分鐘,然後取出,用冷水攪拌即可食用。
日本有壹種水煮蛋,叫溫泉蛋。蛋清還是液體,但蛋黃已經凝固了。方法是將水燒開至70度,關火,放入雞蛋,加蓋燜20-25分鐘,取出雞蛋,放入冷水中冷卻。當妳打開它們時,妳會發現蛋黃是凝固的,但蛋清仍然是液體。加壹點醬油,拌飯吃很好。但如果擔心雞蛋不幹凈,怕細菌,不建議這樣吃。
煮雞蛋需要多長時間?
煮雞蛋不宜“固”。蛋白質在64攝氏度時會變性,而雞蛋只能在80攝氏度時凝固。
所以雞蛋最好用冷水煮,然後再煮3分鐘。此時的雞蛋呈心形,營養成分最有利於人體吸收。
將新鮮完好的雞蛋洗凈,用冷水放入鍋中,煮開後分別計時3、5分鐘,取出冷卻。“3分蛋”,蛋清熟軟,蛋黃剛熟微熟。
“5分蛋”,蛋清熟嫩,蛋黃熟而不硬。據營養學家介紹,不同煮制時間的雞蛋在人體內消化的時間是不同的。
“3分鐘雞蛋”是壹種輕熟的雞蛋,最容易消化,大約需要1小時30分鐘。“5分鐘”雞蛋是半熟的雞蛋,在人體內的消化時間約為2小時;煮太久的雞蛋在人體內需要3個小時才能消化。“五分蛋”不僅軟嫩,而且蛋香濃郁,有益人體營養。
美國醫學界曾發表研究報告稱,24個成年人每天吃兩個半熟雞蛋,六周後血脂不升反降,但對人體有益的好膽固醇(HDL)增加10%。
煮壹個雞蛋需要多長時間?
1,鍋內冷水,煮沸後5分鐘,煮熟的雞蛋不僅殺死了有害病菌,營養成分也保存的比較完整。
2.如果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鐘,裏面就會發生壹系列的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變得更加緊密,不易與胃液中的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更難消化。
擴展數據:
煮雞蛋時,還可以掌握以下技巧,防止營養成分流失:水壹定不能過雞蛋,否則蛋白質不易凝固,影響消化;煮蛋前先用冷水浸泡壹會,降低蛋內氣壓;然後用中火冷水煮,可以防止蛋殼破裂,避免營養成分流失。
據分析,每100克雞蛋中含有12.8克蛋白質,主要是卵清蛋白和卵清蛋白,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與人體蛋白質的組成非常相似。雞蛋中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達98%。
每100克雞蛋中含有11~15克脂肪,脂肪主要集中在蛋黃中,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蛋黃富含卵磷脂、甾醇、蛋黃、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和B族維生素。這些成分對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有很大的好處,所以雞蛋是比較好的健腦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