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緩解痛經的方法
1,日常生活註意事項
(1)保持情緒穩定,感覺舒適,因為放松的精神狀態有利於緩解痛經;2註意保暖,經期不要淋雨或涉水,經期前及經期避免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③適當運動。有資料表明,體育鍛煉對原發性痛經有益。有些痛經患者壹旦月經來潮就躺在床上。事實上,過度的保護不利於疼痛的緩解。
2.簡單按摩方法
仰臥,雙手搓放在小腹上,從上到下按摩60 ~ 100次,再從左到右按摩60 ~ 100次,最後打圈按摩60次,適合局部皮膚紅潤。每天早晚1次,從前3天開始。
3.穴位貼敷法
取關元(臍下三寸)、三陰交(內踝上三寸)分別貼半片麝香壯骨膏,兩三天更換1次,前三天開始使用。為了增強療效,可將五粒速效救心丸研成細粉,放在藥膏上外敷。
4.適當服用維生素
對於那些有經前疼痛的人,在月經前服用維生素B6,每天三次,每次20毫克,連續服用7天。對於月經後疼痛者,在月經開始時立即口服B640 mg維生素B,4小時後再服40 mg,* * *兩次。也有報道稱,維生素E對痛經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用量為每天300毫克。
5、藥膳治療
中醫將痛經分為氣滯血瘀型(主要表現為脹痛、拒按)、寒凝子宮型(主要表現為冷痛,使疼痛減輕)和氣血虛弱型(表現為有墜痛感、經行後持續疼痛、輕壓痛)。
①木易胡璇水煮蛋:取益母草30克,胡璇20克,雞蛋2個,加水同煮。雞蛋煮熟後,去殼,拿雞蛋煮壹會,去渣,吃雞蛋,喝湯。月經前,每日服用1次,連服5 ~ 7天。本方適用於氣滯血瘀型痛經。②山楂肉桂紅糖飲:取山楂肉9克,肉桂6克,紅糖50克。月經來潮前煎湯溫飲。每天1次,持續3 ~ 5天。本方適用於寒凝子宮型痛經。③益母糖醋湯:取益母草15g、砂仁10g,水煎去渣取汁,加米醋15g、紅糖30g,微煎。每天服用兩次,持續3-5天。本方適用於氣滯血瘀型痛經。④當歸羊肉姜湯:取羊肉100g(洗凈切塊)、當歸10g、生姜10g燉透。去當歸,生姜,吃肉喝湯。65438+每天0次,月經前連續5 ~ 7天。本方適用於氣血兩虛的痛經。⑤二紅姜湯:取紅糖60g,紅棗10枚,姜片6g。加點水,熬湯。月經前,每日服用1次,連服3 ~ 5天。本方適用於寒凝子宮型痛經。
6、中成藥的辯證選擇
①氣滯血瘀型:輕者可用逍遙丸、益母草膠囊,重者可用血府逐瘀膠囊。②寒凝子宮型:可將炒艾葉用布包好,敷於小腹。這種方法簡單有效。也可以口服艾府暖宮丸、溫經丸。③氣血虧虛型:可服用八珍木易丸、當歸養血膏、烏雞白鳳丸。因為口服藥物起效慢,所以在月經前3 ~ 5天開始服用為宜。
7.家裏有備用止痛藥
吲哚美辛片:每次1片或2片(每片25mg),經期有輕微腹痛時口服,4小時後可再服1片。②芬必得膠囊:1粒或每次2粒,每日1-2次。有類似藥物過敏史、哮喘史、胃潰瘍者慎用。③硝苯地平片:每次10 ~ 20mg,腹痛時舌下含服,壹般只需1次。這些推薦的止痛藥副作用相對較小,但只能偶爾使用,不能長期使用。
特別提醒:由於經期盆腔充血,可加重慢性闌尾炎的原有癥狀。宮內節育器使用者和宮外孕患者,異常出血後可能被視為月經,其引起的腹痛容易被誤認為痛經,應高度警惕。壹旦痛經的疼痛性質與以往不同,要及時就醫。此外,當痛經加重或伴有月經不調、月經期時,也應盡早就醫。
可用救心丸
適應癥:
行氣活血,化瘀止痛,增加冠脈血流量,緩解心絞痛。用於氣滯血瘀型冠心病、心絞痛。
2、痛經不能出錯。
1:痛經會自動痊愈。
痛經能自動痊愈嗎?痛經需要治療嗎?女性痛經如果沒有器質性病變,大部分人可能會自動恢復。但如果女性有器質性疾病,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找出痛經的原因,避免延誤病情,造成更嚴重的並發癥。
2.痛經的熱療
很多女性痛經,就拿著熱水袋。其實熱療痛經並不適合所有人,因為我們正常人的體質分為虛、實、寒、熱。虛寒體質用溫熱療法治療痛經有效,但不適用於其他體質的女性。
3.吃止痛藥緩解痛經
有些女性不知道自己痛經的原因,單純依靠止痛藥來緩解痛經問題。其實這也是痛經治療的壹個誤區。因為女性痛經的原因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不同原因引起的痛經解決方案會有所不同,藥物濫用也可能加重痛經或產生壹種依賴。
4.結婚就是痛經的休息。
婚後不會痛經嗎?這有意義嗎?專家表示,痛經與婚育沒有必然聯系。有些女性的痛經在婚後有所緩解,可能是因為人體的神經內分泌系統尚未發育成熟,青春期內分泌不規律,特別是很多痛經發生在月經第壹年,隨著發育,就不再痛了。
女生長期痛經容易引起病變,發展成繼發性痛經。所以,結婚不是痛經的休息。如果女性長期痛經,應盡早去正規醫院檢查治療。
5.痛經的按摩療法。
女性千萬不要通過按摩來治療痛經。醫生指出,女性在經期不宜進行激烈的按摩,因為過度按摩容易刺激子宮內膜,甚至加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