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胃酒:飯前飲用,主要是壹些調味酒,酒精度壹般在18%以上。
佐餐酒:進餐時飲用的酒,主要是壹些幹葡萄酒,如幹紅葡萄酒和幹白葡萄酒。待散酒:飯後飲用,主要是壹些強化甜酒。
除了以上分類方法,還有葡萄蒸餾酒(俗稱白蘭地)和調味(添加芳香植物)酒。6.根據生產國的歷史
新世界與舊世界:在葡萄酒行業,“新世界與舊世界”理論廣為流行。通常“舊世界”指的是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東歐那些歷史悠久、釀酒技術古老、個人技藝出眾的傳統產酒國家;“新世界”指的是美國、澳大利亞、南非和智利(有時包括阿根廷和巴西)等新興葡萄酒生產國。
舊世界的酒講究的是酒的原味,比較酸,新世界的酒講究的是酒的醇厚和果味。?“新世界”酒力是高中低價和檔次的集合。其中,澳洲葡萄酒是世界新貴葡萄酒。200多年的歷史,優良的自然環境,豐富的產品品種,更符合亞洲人的口味等等都是澳洲葡萄酒迅速崛起的原因。?在品質的“舊世界”論中,法國是老大,名牌眾多,往往是關註炒酒的投資人的主角;從數量上看,意大利葡萄酒占據主導地位,因為官方允許的葡萄畝產量可以很高,葡萄汁濃度可以相應降低;與意大利相反,德國的白葡萄酒更出名。世界上最好最貴的名酒,營養價值很高,是無機礦物營養素和有機維生素的良好來源,能給人體供應壹定的熱量。葡萄酒中含有的硫胺素能恢復疲勞,興奮神經;核黃素能促進細胞的氧化還原,預防口腔潰瘍和白內障;煙酸(煙酸)能維持皮膚和神經健康,起到美容作用;維生素b6對蛋白質的新陳代謝非常重要,使肉類易於消化;葉酸和維生素b12有利於紅細胞再生和血小板生成;葡萄酒中還含有銅,銅與鐵的吸收和運輸有關。酒能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有利於治療貧血。酒中還含有氨基苯甲酸,氨基苯甲酸是葉酸的成分,可以促進紅細胞的合成,提高泛酸的利用率。葡萄酒中泛酸的含量很高,達到1mg/L,成年人每天需要5mg-10mg。泛酸的缺乏容易引起疲勞和消化功能障礙。葡萄酒中肌醇含量高,能促進肝臟等組織脂肪的代謝,有效預防脂肪肝,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加強腸道的吸收能力,促進食欲。
葡萄酒中含有多種無機鹽,其中鉀能保護心肌,維持心臟跳動;鈣能安神;鎂是心血管疾病的保護因子,鎂缺乏易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這三種元素是人體骨骼和肌肉的重要組成部分;錳可以凝結血液,合成膽固醇和胰島素。紅酒中含有0.04毫克/升-0.08毫克/升的錳,適量飲用可調節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硒是壹種強氧化劑,與維生素E壹起,可預防心絞痛、心肌梗塞、高血壓和血栓形成。紅酒中硒的含量為0.08毫克/升-0.20毫克/升。
據測定,1升酒含25l0 - 4l84焦。葡萄酒中的酒精在人體內產生的熱量95%都是可以利用的。研究證明,葡萄酒中含有60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包括糖類、果膠、醇類、有機酸、氨基酸、維生素、多酚、無機鹽等。這些成分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對維持人體正常生長和新陳代謝必不可少。果膠、粘液、各種有機酸和礦物質與人體新陳代謝密切相關。葡萄酒不僅含有多種維生素(維生素b2的含量是鮮奶的兩倍以上),還含有對人體極其重要的l3微量元素(鈣、鎂、磷、鈉、鉀、氯、硫、鐵、銅、鋁、鋅、碘、鈷)。葡萄酒中的葡萄糖、果糖和多種氨基酸可被人體直接吸收。3.酒的醫療作用
早在公元前460-370年,古希臘醫師希波克拉底等多位醫生就開始用酒治病,但當時缺乏總結。現代醫學家、化學家和營養學家通過科學分析和臨床研究認為,葡萄酒具有獨特的醫學價值。長期適量飲用有治療貧血、軟化血管、改善循環、預防疾病、滋補能力的作用。紐約克裏博士的研究發現,葡萄酒中含有壹種非酒精成分“白藜蘆醇”,可以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最近,弗吉尼亞州壹所大學的研究員羅伊。威廉姆斯在舊金山的葡萄酒研究所會議上宣布了新的實驗結果。結果表明,反式白藜蘆醇是紅葡萄酒或白葡萄酒中含有的壹種化合物,具有抗雌激素的特性,可以預防乳腺癌。美國心臟病專家證明,每天飲用200毫升紅酒,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和血漿粘度,使血栓不易形成,預防冠心病。因為葡萄酒中含有黃酮類和多酚類物質,可以改善血液循環。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證明,經常飲用葡萄酒可以降低70%的心臟病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