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飲食上還需要註意什麽?
隨著老齡化的逐步擴大,我國骨折或骨關節病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骨折手術後飲食需要註意什麽?其實骨科和其他疾病不壹樣,對飲食有嚴格的要求。中醫認為,骨科患者需要有助於接骨續筋、補氣養血、滋補肝腎、促進骨折愈合的食物。骨折後臥床,胃腸功能下降,胃酸分泌減少,腸道吸收不良導致鈣減少。另外活性降低,骨鈣鹽分解多於合成,導致缺鈣。
1.不要盲目補鈣。
鈣是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認為骨病患者應該多補鈣,加速骨折愈合。然而,科學研究發現,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能加速骨折的愈合,而且對於長期臥床的骨折患者來說,存在血鈣增加的潛在危險,並伴有血磷減少。所以,對於有骨病的人來說,身體本身並不缺鈣。只要我們根據病情,按照醫生的指示,加強功能鍛煉,盡早運動,就可以促進骨骼對鈣的吸收和利用,加強骨折的愈合。尤其是長期臥床的人,盲目補鈣。它不是有益的,而且可能是有害的。
2.避免多吃肉骨頭
有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和骨頭可以使骨折早日愈合。事實上,並非如此。現代醫學多次證明,骨折患者多吃肉多吃骨頭,不但不能早愈合,反而延緩了骨折愈合時間。原因是傷後骨的再生主要依靠骨膜和骨髓的作用,只有在骨膠原增加的情況下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而肉和骨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鈣。如果骨折後大量攝入,會促進骨骼中無機成分的增加。導致骨內有機質失衡,所以會阻礙骨折的早期愈合。
避免偏食
骨科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身體本身有抵抗和修復這些的能力,身體修復組織、長骨、形成骨痂、祛瘀消腫的原料都是各種營養物質;可見,保證骨折順利愈合的關鍵是營養。
多喝水
長期臥床的人,尤其是脊柱、骨盆、下肢骨折的人,活動非常不方便,活動量少,腸道蠕動減少。再加上飲水量減少,容易引起便秘、長期臥床、尿瀦留,還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尿路感染。因此,水可以調節體溫,幫助消化吸收,運輸營養物質,預防和改善便秘。術後臥床患者應多喝水,每天至少3000-4000毫升,可稀釋尿液和血液的濃度,防止血栓形成。
5.骨科手術後不要抽煙。
因為吸煙影響骨折或其他骨科疾病的愈合,延長療程,增加痛苦。香煙中的尼古丁會收縮血管,減緩血液流動,從而減少骨折處的血液供應,影響骨折的愈合。另壹方面,吸煙時,煙霧中的壹氧化碳被吸入後進入血液,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從而影響骨折或其他整形外科疾病的愈合。所以被動吸煙也影響骨折愈合。
6.骨科病人不宜大量飲酒。
飲酒對骨折也有影響。有人認為骨折後大量飲用白酒或紅酒可以“活血通脈”,認為這樣可以起到輔助作用,其實是壹種誤解。骨折後過量飲酒會損害骨組織的代謝和鈣吸收,使其失去生長發育的修復功能,酒精也會影響藥物對骨骼的修復作用。因此,骨科患者不宜大量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