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原以為就是長了個口腔潰瘍,到醫院卻查出要命病

原以為就是長了個口腔潰瘍,到醫院卻查出要命病

《子琳為您讀健康》第269期

撰文/資深醫療媒體人 子琳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黏膜科 劉宏偉 主任醫師

編者按

“大家都長過口腔潰瘍,長個口腔潰瘍可能很多人認為沒啥事就是上火了,多喝水就好。可是當口腔醫生給我講了她門診上的故事我才明白,原來這口腔潰瘍的背後還可能藏著致命隱患。”

口腔醫生門診見聞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黏膜科劉宏偉醫生曾經接診過壹位讓她印象深刻的患者。

這位30多歲的男患者叫張軍(化名),是壹名火車司機。2012年夏天無意中發現自己嘴裏長了壹塊塊的紫斑,原以為就是個口腔潰瘍,沒太當回事。可是壹個星期過去了,這些紫斑依舊沒有消褪,於是就來醫院檢查。

有30多年口腔黏膜疾病診治經驗的劉宏偉醫生認為,張軍嘴裏這壹塊塊的紫斑並沒有那麽簡單,甚至可能和壹種致命疾病有關,於是讓他做了個血液檢查。

然而這壹查還真就查出了問題:正常人的血小板值是10萬,張軍的血小板卻只有1.5萬。劉宏偉醫生建議他馬上到血液科進壹步檢查,因為這很有可能就是血液病。

後來經過血液科的進壹步檢查,張軍最終被確診為壹種叫做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血液病。

這種病以皮膚黏膜或內臟出血為主要表現,病情嚴重還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齦滲血、婦女月經量過多或嚴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癥狀。並發顱內出血是此病的致死病因。

劉宏偉醫生不僅排查出張軍身體當中的壹個重大隱患,也預防了壹個社會事件的發生。身為火車司機的張軍原本打算當天看完病就去上班的,如果他在駕駛時突然發病,不僅自己可能會性命不保,全車人的生命安全也會受到威脅。

專家提示:

口腔黏膜出現壹塊塊的紫斑,應警惕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口腔黏膜是反映健康的壹面“鏡子”

血液病通常都很隱匿,但為什麽在口腔當中就能被發現?劉宏偉醫生說,口腔黏膜是反應身體健康情況的壹面鏡子,因為這個地方便於直視,醫生通過肉眼就可以直接發現身體疾病所在。不像胃腸中長了東西,還得通過CT、X線等影像學檢查才能看到。

口腔當中哪些才是黏膜呢?咱們口腔當中有兩種顏色,白色和粉紅色。白色的是牙齒,剩下所有粉紅色的部分,包括嘴唇都屬於口腔黏膜。

千萬別小看了口腔黏膜,它不光是我們嘴裏的“肉肉”,更口腔的“襯裏”,是口腔當中的屏障,就像人體表面的皮膚壹樣,有了它,任何微生物和刺激物都不會隨意進入人體。

那麽除了張軍得的這種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還有哪些常見疾病也能通過口腔黏膜被發現呢?

血液病:

1、白血病:

癥狀表現:口腔潰瘍不容易愈合、牙齒松動、牙齦紅腫、牙齦蒼白沒有血色。

劉宏偉醫生曾經接診過壹個40多歲的男患者,嘴裏有壹個硬幣大小的口腔潰瘍,三個月都壹直沒愈合。化驗了血之後就發現,他的白細胞高出正常值近10倍。到血液科進壹步的檢查被確診為白血病。

2、血友病

癥狀表現:口腔黏膜出血嚴重。

血友病是壹組由於血液中第8凝血因子缺乏,導致患者產生嚴重凝血功能障礙的遺傳性出血性疾病,出血是這種病的主要臨床表現。

消化系統疾病:幽門螺旋桿菌、慢性胃炎

癥狀表現:有酸臭的口氣。

這是因為腸道與口腔相通,如果胃裏幽門螺旋桿菌是陽性的,那麽口腔中的幽門螺旋桿菌也會是陽性。口腔黏膜科通過做口腔幽門螺旋桿菌檢查就可以發現胃裏的問題。

內分泌疾病:

1、糖尿病

癥狀表現:口中有爛蘋果味。

糖尿病患者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嚴重的糖代謝紊亂,體內酮體增高。這些酮體可以通過呼吸而排出體外,發出爛蘋果味。

2、腎上腺功能減退癥

癥狀表現:口腔中有很多灰色的色素斑快,同時合並血壓低、渾身乏力。

3、口周雀斑腸息肉綜合癥

癥狀表現:口腔黏膜上出現了雀斑大小的棕色斑點。建議到普外科進壹步腸鏡檢查,如發現腸息肉要及時切除。

免疫系統及其它疾病:

1、幹燥綜合征

癥狀表現:口幹、唾液減少。

幹燥綜合征是壹種自身免疫病,破壞人體的外分泌腺,比較主要的是破壞唾液腺、淚腺。因此幹燥綜合征會侵犯口腔的唾液腺,導致唾液減少,出現口幹。

2、鼻炎、鼻竇炎

鼻炎、鼻竇炎的患者由於鼻塞等癥狀導致呼吸不暢,所以需要張口呼吸,因而會蒸發口中唾液導致口幹。

專家提示:

口腔黏膜上的任何的變化都建議到口腔黏膜科進壹步查查。

聲明歡迎關註子琳醫學科普。本文為子琳原創,受訪專家專業校稿,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摘編,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