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蘆筍的種植方法
1.壹般在4月上旬和中旬育苗,苗床施足基肥。蘆筍種子革質,透水性差,吸水慢。播種前用25 ~ 30℃的水浸泡2 ~ 3天,催芽後播種。播種後,用細土覆蓋,並用草覆蓋,以保持水分。出苗始於10 ~ 15天,苗0.5 ~ 1 kg /667 m2,苗可栽於0.6 ~ 1公頃田。
2.蘆筍為多年生宿根作物,土壤肥沃、通氣性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保水保肥的沙壤土或壤土最適宜;避開透氣性差的重粘土、耕層淺、底土硬、強酸性或堿性土壤和富含礫石的土地,蘆筍不宜種植在前茬有番茄、甜菜和苜蓿的地塊。
3.種植應該在春天進行。綠蘆筍種植行距135 ~ 150 cm,白蘆筍方便取土。擴大後的行距為180厘米,株距為30厘米。種植溝寬40厘米,深25 ~ 30厘米。溝施基肥和復合肥,667平方米施土雜肥3000 ~ 4000公斤。按株距在溝中栽苗,覆土3 ~ 5 cm,澆水,延遲壹周後第二次覆土。
4.蘆筍生長時間很長。在1 ~ 2年間,秦英耕作、除草、加強肥水,培育健壯的植物,使之盡快進入豐收期。①施肥蘆筍需要的氮肥最多,其次是鉀、磷、鈣肥。秋季或早春復施優質農家肥1500 ~ 2000kg/667 m2;當嫩莖高4-5 cm時,給予充足的水分和養分,催芽肥尿素為7-10kg/667 m2;收獲時追肥2 ~ 3次,先重後輕,施磷鉀肥,配合灌溉;采筍後,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1000斤,尿素15斤復壯;八月敷人屎尿;最後壹次追肥應在霜凍前2個月完成,以防止秋季出現新芽。②適時灌溉可以提高蘆筍的產量和品質。竹筍采摘期土壤含水量應保持在60% ~ 70%,幹旱期每65,438+00 ~ 65,438+05天灌溉壹次,越冬前應充分灌溉凍水。③病蟲害防治病害包括莖枯病、褐斑病、銹病、根腐病等。主要害蟲有斜紋夜蛾、地老虎、金針蟲、蚜蟲、紅蜘蛛等。防控方法:冬季加強園林保潔和防澇,防止植物過於密集;化學防治可噴灑1: 1: 300波爾多液、甲基硫菌靈、多菌靈、二氯化鈉、農用抗生素等。每7 ~ 10天壹次,連續2 ~ 3次;蟲害以誘殺成蟲為主,可選用敵百蟲、百菌清、溴氰菊酯、毒死蜱、甲硝唑進行防治。
5.蘆筍的采收壹般在種植的第3 ~ 4年開始,采收期為60 ~ 80天。綠蘆筍嫩莖可在25 cm左右收獲,白蘆筍嫩莖可在18 cm左右收獲。每天早上收割壹次,氣溫高的時候早晚各收割壹次。
白蘆筍的保健作用
壹、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根據現代營養學分析,蘆筍蛋白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含量比例適宜。無機鹽中含有硒、鉬、鎂、錳等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大量非蛋白含氮物質和以天冬酰胺為主體的天冬氨酸。經常食用對心臟病、高血壓、心動過速、乏力、水腫、膀胱炎、排尿困難等疾病有壹定療效。
同時,蘆筍對心血管疾病、血管硬化、腎炎、膽結石、肝功能障礙和肥胖癥有益。
二、防癌抗癌
蘆筍有五大抗癌武器:
富含硒、碘等微量元素;
豐富的葉酸含量能有效防止癌細胞擴散;
●組織蛋白核酸和遊離天冬酰胺;
獨特的皂類化合物對癌細胞有抑制作用;
●其提取物能直接抑制癌細胞,對正常細胞無副作用。
第三,提高免疫力
蘆筍能降低循環免疫復合物(CIC)的含量,產生胸腺素,促進T細胞的產生,從而提高免疫功能,調節免疫機制。
第四,抗衰老
蘆筍可以降低人體器官中過氧化脂質(LOP)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從而延緩衰老!
讀《白蘆筍的種植方法及白蘆筍的保健功效》的人還讀到:
1.蘆筍的種植方法
2.蘆筍種植方法
3.蘆筍怎麽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