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奶茶是怎麽卡住的?

奶茶是怎麽卡住的?

奶茶是名副其實的“社交硬通貨”。現代年輕人中有壹種社交,叫做“奶茶社交”:上班和同事壹起買奶茶,是聯絡感情;和閨蜜逛街的時候,買杯奶茶是為了增加氣氛,現在又多了壹層“秀恩愛”。

9月23日是秋分後的第壹天,與往年曬大閘蟹不同。從昨天開始,“秋天的第壹杯奶茶”在社交媒體上全面走紅,幾乎每個人的朋友圈都被刷屏了。微博話題閱讀量遠超6543.8+0億。

壹場輿論的狂歡,讓茶商們見證了壹場意想不到的銷量暴漲。河南省壹家奶茶店昨天的奶茶銷量增加了30%。

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說,奶茶已經是“維生水”的日常必需品,但52元紅包的奶茶卻毫無征兆地爆紅,引起了人們的強烈好奇:

“秋天的起點是秋天的開始。已經壹個多月了。怎麽突然想起喝第壹杯奶茶了?”

“這是什麽梗?是哪個奶茶店策劃的?為什麽是紅色的?”

“網絡乞討?”

「奶茶營銷」是不是有點太火或者過分了?

奶茶的起源是Tik Tok的壹個小視頻。壹開始有人在微信上給對方發“秋天的第壹杯奶茶”。二話沒說,對方發來52元紅包,意思是“拿去買杯奶茶喝”。究其更深層次的含義,就是如果初秋有人關心妳,主動給妳零花錢買52元的奶茶,讓妳喝到秋天的第壹杯奶茶,這是壹種極致的幸福體驗。

對於這個話題的傳播,網友們提供了各種合理的猜測和解釋:

第壹種可能是秋季索要奶茶紅包,定義為秋季第壹杯奶茶示愛。

其次,情侶“秀恩愛”傳播性更強,互發紅包轉賬的現象普遍,號碼多為520、1314。

第三,單身雖然會被“虐狗”,但也會和家人朋友交換紅包,然後發給朋友和Tik Tok,以示心意。

第四,主要是壹些當季該玩的梗,會讓大家討紅包更舒服,更有趣。

如果說鉑金包是女士圈的硬通貨,那麽年輕人社交圈的硬通貨就是奶茶。奶茶市場的蓬勃發展,導致新品牌層出不窮。但是,網絡名人奶茶不壹定是持久的好生意。有人認為網絡名人品牌盛極而衰,導致奶茶店的營銷套路層出不窮。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茶黨門前的長隊。擁擠的人群總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然後按捺不住好奇心,想加入隊列,看看商品到底有多好。

長時間排隊還會讓用戶產生壹種心理錯覺,認為購買稀缺商品能給自己帶來更多快樂。真正好喝的奶茶還能形成社交,形成口碑效應。

疫情期間,不僅誕生了口紅經濟和護膚經濟,奶茶經濟的勢頭也越來越勢不可擋。與其他產品不同,奶茶這次不是比口感更好,而是更爽口。

今年3月,不少商家推出了類似瓶裝水的“桶裝奶茶”。這種桶裝奶茶比杯子大很多,容量通常在5升左右。

仁仔茶推出了“浩恒5升瓶裝奶茶”,號稱“10倍還妳奶茶癮”,價格108元起;臺蓋奶茶,推出“奶茶全家桶”,售價88。

奈雪的奶茶也推出了“霸氣桶裝寶奶茶”,售價99元。相比壹杯500ml,25-35元的茶,桶裝奶茶的性價比也很高,讓消費者覺得很實惠,壹定程度上滿足了他們的消費心理。

對於品牌本身來說,“瓶裝奶茶”是自帶流量營銷的話題。趁消費者返工的時候,借此機會來壹波營銷,可以理解。

奶茶店的營銷動作似乎不難。它只需要把普通的杯子變成大容量的桶。從營銷的角度來說,叫做“思維反轉”,即通過抓住用戶的需求,用逆向思維吸引用戶的註意力。

上個月,“1元在頤和堂買冰水”的操作在Tik Tok爆紅,視頻贊超過36萬。顧客只要花1元,就可以在奶茶店裏買壹杯塑料包裝的700 ml冰水,如果自帶杯子,還可以免費領取。這樣舊的東西碰撞出新的行為,既能拉近與用戶的距離,又能提升好感度。

在微博中搜索關鍵詞,會發現包括米雪冰城、壹點點在內的很多奶茶飲品店都有類似的玩法。網友評論,“礦泉水遇到史上最強對手。”

這種“半賣半送”的冰水,不僅價值和分量高於瓶裝礦泉水,也更適合在社交媒體上傳播和分享。只要1元,就能發壹條吸引眼球的朋友圈,完全在消費者的“爽點”上。

史玉柱曾經說過:營銷的核心問題是,妳要清楚自己的產品要賣給誰。有網友總結出壹套營銷公式,“成功的營銷策略=特殊的時間/場合+愉快的事情+對比感+故事”。

在#秋天的第壹杯奶茶#活動中,特殊時間=秋分;令人愉快的事情=奶茶、紅包;對比=秋天沒有喝奶茶的習俗;溫暖的故事=情侶秀恩愛,朋友送關懷的形式。

奶茶事件可以說是網絡營銷的壹個典型和成功的案例,充分證明了互聯網經濟時代社會化媒體推廣對於產品和品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