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牛棒是什麽東西

牛棒是什麽東西

牛蒡

牛蒡,別名牛菜,白肌人參等,為菊科植物,根和果可入藥。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第壹年僅生根葉,第二年開花結種子。主根肉質肥大,直立莖,高100-260厘米,多分枝。根生葉大,叢生有長柄,莖生葉為互生,呈三角狀圓形。邊緣稍呈波狀或有細鋼鋸齒,葉面呈深綠色,光滑,葉背面灰綠色,有外絨毛,頭狀序花,紅紫色管狀,花簇生莖頂,瘦果,長卵形可倒卵形,灰褐色,有斑點。其肉質根細嫩香脆,營養豐富,是蔬菜中的珍品,既可煮食,亦可燒、炒、腌、醬、做湯、沏茶、制汁等,具有清熱解毒,降低膽固醇,增強人體免疫力和預防糖尿病、便秘、高血壓之功效,種子主治外感咳嗽、肺炎、咽喉腫痛、瘡痛腫毒等病癥。

牛蒡適應性強,可生在原野山坡,溝路旁,喜溫和濕潤氣候,耐寒,生長期需水多,較低的丘陵和低山栽培最適宜。牛蒡為深根植物,喜肥,種植土壤疏松、土層深厚、肥沃的土壤。10月份前後播種,播前要澆水,待水滲後按行株距 60-80厘米, 50-60厘米開穴,穴深6-10厘米,每穴播7-8粒,覆土3厘米。次年5-6月可收獲根莖。年畝產根莖2000公斤。

牛蒡又名大力子、黑蘿蔔、萬把鉤、牛菜,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質,莖粗壯,高1~2米,帶紫色,有微毛,上部多分枝。基生葉叢生,莖生葉互生,寬卵形或心形,長40~50厘米,寬30~40厘米,上面綠色,無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絨毛,全緣,波狀或有細鋸齒,頂端圓鈍,基部心形,有柄,上部葉漸小。頭狀花序叢生或排成傘房狀,有梗;總苞球形,總苞片披針形;花全部筒狀,淡紫色。瘦果橢圓形或倒卵形,灰黑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牛蒡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地區,華東、華中、西南部分地區也有分布。園林中可作綠化材料應用於林間野外。牛蒡的嫩葉、花、肉質根均可食用。其營養價值很高。每百克嫩葉中含蛋白質4.7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3克、粗纖維2.4克、胡蘿蔔素3.9毫克、維生素B10.02毫克、維生素B20.29毫克、煙酸1.1毫克、維生素C25毫克、鈣242毫克、磷61毫克、鐵7.6毫克。

食用嫩莖葉者,於4~5月間采集,在沸水中焯壹下,換清水浸泡後炒食、做湯或鹽漬。在0.5%的醋水中泡壹下,可去掉澀味,使其風味更佳;食用肉質根者,於秋末或冬季挖取,浸泡後多用於腌制鹹菜,也可炒食。

炒牛蒡葉

牛蒡葉500克。精鹽、味精、蔥花、豬油各適量。

將牛蒡葉去雜洗凈,入沸水鍋焯壹下,撈出洗凈,擠幹水切成塊狀。油鍋燒熱,下蔥花煸香,投入牛蒡葉、精鹽、炒至入味,點入味精,撒放蔥花,出鍋即成。食用此菜,可治療頭風痛、煩熱、急性乳腺炎等病癥。健康人食用能潤澤皮膚,輕身延年。

牛蒡根燉雞

牛蒡根500克,雞l只。料酒、精鹽、味精、胡椒粉、蔥段、姜末各適量。

將牛蒡根洗凈,削皮切厚片。將雞宰殺,去毛、內臟、腳爪洗凈,入沸水鍋焊壹下,撈出洗去血汙。鍋內放適量水,放入雞煮沸,加入料酒、精鹽、味精、蔥、姜燉燒至內熟爛,投入牛蒡片燒至入味,加入胡椒粉,出鍋即成。

牛蒡根具有祛風熱、消腫毒的功效。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髓添精的功效,二者組成此菜,食用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溫中益氣、祛風消腫的功效。適用於體虛瘦弱、四肢乏力、消渴、水腫、咽喉腫毒,咳嗽等病癥。

牛蒡燉肉

牛蒡根500克,豬肉250克。料酒、精鹽、味精、蔥段、姜片各適量。

將牛蒡根洗凈,削皮切片。豬肉洗凈切塊。鍋內加入適量水,放大豬肉燒沸,加入料灑、精鹽、味精、蔥段、姜片,燉至肉熟,投入牛蒡根片燉至入味,出鍋即成。此菜由牛蒡根片與滋陰潤燥、補中益氣的豬肉相配而成, 具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化合物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祛風消腫、滋陰潤燥的功效。適用於頭暈、 咽喉熱腫、陰虛、咳嗽,消渴、體虛、乏力、泄瀉等病癥。

牛蒡燉豬大腸

牛蒡根500克,豬大腸500克,料酒、精鹽、味精、蔥段、姜片各適量。

將牛蒡根洗凈去皮切片。將豬大腸多次洗凈,入沸水鍋焯壹下,撈出洗凈切段。鍋內加水適量,放入豬大腸煮沸,加入料酒、精鹽、味精、蔥、姜、燉至豬腸熟爛,投入牛蒡根片燉至熟而入味即成。本道菜由牛蒡根與潤腸治燥的豬大腸相配而成,具有潤腸燥、消腫毒的功效。適用於便血、血痢、痔瘡、脫肛、癰腫、消渴、咽喉腫等病癥。

牛蒡粥

粳米50克,牛蒡根30克。

先取牛蒡根研濾取100克,再煮米做粥,臨熟兌入牛蒡根汁即可。牛蒡根具有祛風熱、消腫毒的功效。粳米具有健脾胃的功效,二者煮成粥具有宣肺清熱、利咽散結的功效。適用於肺胃虛熱而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食欲不佳、便秘等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