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準媽媽孕期如何控制血糖?

準媽媽孕期如何控制血糖?

由於母親的高血糖環境使胰島細胞過度興奮,產生大量胰島素,嬰兒離開母親的高血糖環境後,胰島細胞仍處於興奮狀態,因此新生兒出生時容易發生低血糖。因此,母親血糖控制越差,胎兒的並發癥就越多。

控制

孕中期和孕晚期不壹樣。

糖尿病確診後懷孕是糖尿病合並妊娠;在懷孕期間首次發現的葡萄糖耐量受損或糖尿病被稱為妊娠期糖尿病。壹般來說,前者大多需要使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後者大部分患者可以通過嚴格的飲食計劃和運動滿意地控制血糖,只有部分患者需要使用胰島素。關於孕期如何控制血糖,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壹天多吃兩頓飯。孕期飲食控制既要滿足孕婦和胎兒的營養需求,又要使血糖保持在正常範圍內。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劉艷萍建議,先少量多餐,將壹天3餐改為5-6餐。為了避免夜間低血糖,可以在睡前吃少量,比如蛋白質含量高的雞蛋羹。

從孕中期(13周)開始,糖媽媽每天需要攝入200千卡熱量。飯後加餐通常占主餐的1/3-1/5,粗糧和全谷物要占主食的壹半左右。牛奶和酸奶有助於補鈣,可以隨餐食用。飲食要清淡低鹽,全天烹飪2-3湯匙油,不要用澱粉和糖調味,盡量不要外出就餐,吃加工食品。

孕晚期,糖媽要增加蛋白質、鐵、鈣的攝入。選擇脫脂牛奶、魚、家禽、瘦肉等。綠葉蔬菜和海帶也是富含鈣的食物。

放松運動。糖媽要多選擇慢節奏的運動,比如散步、慢泳、太極拳等。以散步為例,每天堅持30分鐘,可以鍛煉與分娩有關的肌肉群和心肺功能,為分娩做準備。走路時註意擡頭挺胸,擺動手臂,伸展胸部,收縮會陰肌肉,腳跟先著地,慢慢走到快。千萬不要做劇烈運動,比如跑步、球類運動、俯臥撐、滑雪等。運動管理需要全天監測血糖,包括飯前和晚上。但有先兆流產或早產、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壓或妊娠中毒、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特殊不適(如發熱)者不宜運動。

經常檢查妳的血糖。糖媽壹旦確診,就需要進行血糖的自我監測。最好每天測4-6次空腹血糖和三餐前後血糖,爭取讓血糖“達標”。同時血壓要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及時使用胰島素。胰島素不會影響胎兒。當飲食控制3-5天後血糖仍明顯“超標”時,應及時進行胰島素治療。

人群

高齡孕婦要小心。

24周後,準媽媽應該“喝糖水”,測量血糖,並篩查妊娠糖尿病。現在,越來越多的準媽媽擔心過不了這壹關。哪些準媽媽需要特別註意?據專家介紹,以下人群懷孕後應高度重視妊娠期糖尿病的篩查:

1.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是壹種遺傳病。如果直系親屬中有糖尿病患者,孕婦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

2.懷孕前超重或肥胖。目前通常用體重指數(身體質量指數)來判斷是否超重。身體質量指數=體重(kg)/身高(m 2),結果≥24。

3.年齡≥35歲。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更高。

4.曾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死產、流產、巨大兒(生下超過8 kg的孩子)和胎兒畸形等生育史。

5.有多囊卵巢綜合征和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分娩史。

產後的

母親和孩子都應該受到監控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後仍需監測血糖。壹方面是對母親的監控。如果產後血糖差,應在醫生指導下盡快將血糖調整到理想或正常範圍;如果產後血糖正常,應在產後6周到醫院檢測糖耐量(口服75g葡萄糖OGTT),並重新評估糖代謝,終身隨訪。因為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母親,將來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壹般人高。

另壹方面,也要加強對新生兒的監測。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主任童小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產婦在分娩前已經控制了血糖,那麽分娩後就沒有必要對寶寶做更多的檢查。如果分娩前血糖沒有控制好,就要警惕新生兒低血糖的發生。壹般我們會在寶寶出生後1小時、3小時、6小時、12小時、24小時持續監測血糖,直到血糖穩定才停止監測。如果出現低血糖,就要盡快餵糖水或持續靜脈註射葡萄糖,盡快消除低血糖的危害。”此外,還要監測寶寶是否有紅細胞增多癥和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