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機會就出現在這個“搓勺”上。學習藝術不僅要勤奮,更要有遠見。王怡君大師從小聰明好思,總是壹邊“搓勺子”壹邊琢磨師傅們的廚藝。於是,他偷偷準備了壹個小銅勺,每次都借著“蹭勺”的機會,刮出壹點殘汁來嘗嘗。久而久之,他就明白了,並記在心裏。好事多磨,他終於學會了添加味道的技巧。這對他未來的廚師生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那以後,王怡君不斷進取,刻苦學習烹飪。因為他尊師重道,肯求上進,贏得了所有師傅的稱贊,願意把自己的絕活傳授給這個聰明好學的小夥子。王怡君也博采眾長,融合創新,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為中國魯菜錦上添花。王怡君為我國魯菜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成為壹代師範院校中著名的魯菜教師。
21歲時,王怡君的才能開始顯現。他有幸隨中國代表團赴德國萊比錫參加萬國博覽會,並以其後來的名菜“洋蔥海參”和“砂鍋魚翅”獲得優秀紀念獎。當時只有四個人代表中國的飲食文化參加演出,王怡君是最年輕的代表。從此,王怡君開始發光,中國的飲食文化讓全世界的人眼前壹亮。
1955年,他應邀在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為元帥和將軍舉行的宴會上擔任廚師。
在1983期間,王怡君不僅在國內出名,而且在海外也出名了。在商務部舉辦的“全國名師技術性能鑒定會”上,王怡君憑借精湛的技藝獲得雙金獎,被評為“中國十大名廚”。從那時起,王怡君的名字就傳遍了海外。
1984年,意大利大酒店迎來百年慶典。這位久聞中國美食的意大利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中國名廚王怡君,邀請他來表演。接下來的20多天,大酒店每天都爆滿,每天都要加餐桌招待慕名而來的意大利人。中國菜在羅馬引起了轟動,王怡君也在羅馬出名了。當時意大利媒體報道了這位讓意大利人印象深刻的中國烹飪大師。從那以後,王怡君經常在國外演出,使中國的飲食文化聞名遐邇,並將他的技藝帶到了世界各地。
1986,王怡君被派往美國新澤西中國大酒店進行技術指導服務。僅僅兩年後,客人很少的中國大酒店被評為三星級酒店。65438年至0989年,王怡君赴新加坡進行技術表演,時任總理李光耀親自觀摩。
2000年3月,王怡君被世界烹飪協會聘為在東京舉行的第三屆世界中國烹飪大賽的評委,4月,她被國家國內貿易局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授予“中國烹飪大師”稱號。
2002年9月19日,16位德高望重的老廚師在北京廚師考試命名儀式上被授予“北京國寶級廚師”稱號。當時,王怡君的排名是第壹
2007年6月3日,國寶級大師王怡君在京舉行拜師儀式。中國烹飪協會、北京烹飪協會、北京餐飲行業協會的領導,以及眾多烹飪大師、業內知名人士出席了本次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