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分:含揮發油(肉桂油),其中主要成分為肉桂醛和肉桂酸。
描述:外表面灰褐色,略粗糙,有不規則的細皺紋和側向突出的皮孔,有的可見灰白色斑紋。內表面紅褐色,略平,有細縱紋,標有油痕,硬而脆,易斷,斷面凹凸不平,外層棕而粗糙,內層紅褐色而油,兩層之間有1黃褐色紋。香味濃郁,甜辣味。
適應癥:1。發汗解表用於風寒表證。主要癥狀為惡寒、頭痛、發熱、脈浮。桂枝能透營衛,散肌表風寒,但發汗作用較麻黃溫和。與麻黃配伍,發汗散寒效果更佳。桂枝可用於風寒感冒而不出汗的表證,也可用於外感風寒而有汁液的表證。
2.桂枝具有溫經、祛風散寒、除痹的功效,可用於風寒濕痹、經絡不通引起的肢體關節疼痛。如因風寒濕引起的四肢關節炎,可用桂枝方治療。3.溫經通脈可用於各種寒凝血瘀、血液循環不暢的證候。如果四肢發冷、麻木、酸痛不適,可用桂枝、當歸、細辛治療。
用法用量:煎服,0.5-2元;還是進了藥丸,散了。
是否用藥醫保:醫保
非處方藥:處方
其他:1。劑量過大可能導致出汗過多、倦怠、心慌等癥狀。也會導致流產。
2.桂枝為辛溫解表藥,若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可能會加重病情。關節痛有明顯腫痛、熱痛者,也不宜用桂枝。在痛經的治療中,要保證桂枝只能用於寒凝血瘀的患者。
至於妳,妳可能打錯了,那就說說黃芪的功效吧:
益氣固表、利水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治療氣虛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中氣不下、泄瀉不止、崩漏便血、表虛自汗、氣虛黃芪水腫、癰腫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軟、內熱消渴等癥;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黃芪的作用:
1增強免疫功能2幹擾素的作用3抗缺氧和應激能力4促進新陳代謝5改善心功能6降壓作用7保肝作用8調節血糖9抗菌抗病毒作用10激素樣作用。
黃芪介紹:黃芪味甘,氣微溫,味細而濃,可升可降,陽中之陽也無毒。專治補氣,從太陰、足太陰、手少陰經絡入手。它的功能很多,尤其在補血方面效果獨特。
黃芪是補氣聖藥,如何單獨補血才有效。蓋氣無形,血有形。有形不能速生,必有無形之氣生。當歸中使用黃芪,可以幫助其生血。我老公當歸本來可以生血的,為什麽要用黃芪?不知道血藥可以慢慢生血,而氣藥可以很快生血。如果氣和血的藥是壹樣的,血生的快,為什麽要懷疑呢?
黃芪的治療價值:
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和膜莢黃芪的根。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春秋兩季挖掘,去除須根和根部,曬幹。切片,生的或蜜烤的。
【屬性】味甘,性微溫。本品能健脾益氣、補肺固表、利水消腫。
含有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以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
具有增強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血壓的作用,並具有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用途】用於脾胃氣虛;脾氣虛弱,中氣不足,內臟下垂(脫肛,子宮下垂,胃下垂等。);肺氣虛弱,咳嗽氣短;氣虛自汗容易感冒;氣虛水腫,小便不利;氣血不足,貧血萎黃,或四肢麻木,或生瘡造物不易愈合;解渴(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