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健脾養胃粥食譜
1.小米蘑菇粥
材料:小米50克,香菇50克,雞內金5克。
做法:小米,洗幹凈;香菇,洗凈,切成小塊或切碎;雞內金,洗凈。將鍋置火上,加適量清水,放入小米、雞內金,文火煮粥,取其湯,與香菇同煮至熟,分幾次飲用。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積。此餐用小米健脾胃;雞內金可以幫助消化;蘑菇有健脾胃、助食補的作用。此粥有益胃氣,開胃助食。經常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兒童消化不良。
2.五谷粥
材料:糙米30g,黑豆30g,紅豆30g,黃豆30g,綠豆和綠豆各30g,白糖30g。
做法:將糙米、黑豆、紅豆、黃豆、綠豆、玉米洗凈,用冷水浸泡2-3小時;鍋中加水,放入上述原料,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煮45分鐘;粥軟爛後加糖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五谷雜糧富含澱粉、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每天適當吃些粗糧,有助於增加寶寶體內的粗纖維。
3.南瓜小米粥
材料:南瓜250g,小米120g,紅棗8個,冰糖少許。
做法:將南瓜切成小塊。小米洗凈備用。紅棗洗凈瀝幹水分。不壹定要放冰糖。因為南瓜是甜的。向鍋中加入5碗水,蓋上鍋蓋,煮沸。加入除冰糖以外的所有材料。將鍋轉回小火。小心地撇去浮沫,把粥煮到變稠。煮20分鐘後倒入冰糖。煮到糖融化,然後關火。
功效:小米暖胃,安神,治惡心痢疾,煮粥,益丹田,補虛開胃。南瓜性溫味甜。南瓜中含有的成分可以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
4.山藥蓮子粥
材料:山藥50克,蓮子20~30克。
做法:每天取適量鮮山藥、蓮子,給寶寶煮粥。蓮子和粥要煮的夠爛,壹起吃。1歲以下的孩子,山藥、蓮子盡量碾碎。幹的可以磨成粉,然後拌米湯餵。
功效:此粥能暖胃健脾,最適合脾陽虛的兒童食用。
5.土豆粥
材料:土豆100克,大米100克。
做法:土豆去皮,洗凈,切成小塊,和大米壹起煮成粥。
功效:土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和中、益氣和中的功效。此粥適用於胃燥、胃痛、便秘等。
6.紅豆粥
材料:大米50g,紅小豆15g,紅糖適量,桂花少許。
做法:將紅小豆和大米分別洗凈。將紅小豆放入鍋中,加水,煮沸煮至熟,然後加入大米壹起煮。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至粘稠。在粥中加入適量的紅糖,煮沸後放入碗中,撒上少許桂花。
功效:和胃養陰,養血補血。這種粥色澤紅潤,香甜爽口,誘人食欲,很受孩子們的歡迎。紅小豆富含蛋白質和賴氨酸。賴氨酸是人體八種必需氨基酸之壹,對兒童大腦發育有重要作用。
脾虛吃什麽水果?
1.蘋果公司
酸甜,性平。具有健脾和胃、生津止渴的作用。用於氣虛、腹瀉、便秘等。
香蕉
味甘,性寒。有清熱潤腸的作用。用於經驗性便秘。
3.荔枝
味甘微酸,性溫。具有健脾益肝、養血安神的功效。用於脾虛久瀉、胃痛、腹痛、呃逆等癥。
4.橙
嘗起來又酸又涼。有健脾和胃、止嘔、寬胸的作用。用於厭食、食後腹脹、嘔吐、便秘等。
5.山楂
味道酸甜,性微溫。具有健胃消食、活血化瘀的作用。用於兒童消化不良和食物滯留。
6 .木瓜
甜味,性平。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用於胃痛、消化不良等。
7 .桃子
酸甜苦辣,性溫。具有益氣生津、活血化淤的作用。可用於治療便秘、血瘀、肝脾腫大等。
如何調理脾胃
1.情緒因素對食欲、消化吸收影響很大。
所以,保養脾胃,首先要保持好心情。據研究,不良情緒會導致食欲不振、腹脹、發熱、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有利於腸胃系統的正常活動。
第二,飲食調整是保養脾胃的關鍵。
所以飲食要有規律,定時定量進餐,不能暴飲暴食。以素食為主,有肉有菜。要定時吃蔬菜水果,滿足身體需要,保持大便通暢。少吃* * *難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硬粘食物,盡量少吃生冷食物。
第三,註意防寒保暖。
俗話說“十胃病九寒”。這真的是經驗之談,所以註意氣溫的變化很重要。春秋氣候多變時,虛寒胃痛患者要註意保暖,避免感冒;如果是脾虛泄瀉,可以在肚臍處貼壹個溫熱的肚臍貼,同時要少吃生冷的水果等等。如果感到上腹部發冷,可以及時服用姜茶。
第四,要堅持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練氣功等。
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加強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延緩消化系統的衰老。每晚睡前,還可以用手在腹部上下、來回各40~ 50次左右,有助於脾運、消積、通汙濁之氣,對脾胃有很好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