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段]制作方法
1.原料處理:選擇新鮮大形的海鰻,在清水中刷洗潔凈,去除表面附著的粘液,用幹布拭去表面水分,平放工作臺上。然後,由尾部起沿著脊骨的上面貫通腹腔壹直切到頭部,使切口的肉面平整光滑,下面部分的脊骨完全露出,不留余肉。再從肛門處腸管開始將全部內臟向頭部方向引出,並剝除鰓片,清除脊骨內側的凝血。用潔凈擰幹的濕布將腹腔內壹切殘留汙物拭去,防止汙染肉面,以確保幹燥後腹腔肉面清白。
2.幹燥(風幹):處理好的鰻魚,用竹片撐開或夾住後,用繩子穿縛頭部懸掛通風處進行幹燥,不使制品直接受日光照射。風幹是利用風力進行幹燥,幹燥時間比較長。壹般在冬季利用低溫和較幹燥的空氣加工為宜,能使制品保持良好的質量。制品的含水量壹般控制在30%為適宜,過分幹燥將會失去原有的風味。風幹的優點,是使原料的水分緩慢蒸發,不使魚體的脂肪滲出外面,避免脂肪氧化,因而足以減少肉面的發黃油燒的程度。
[編輯本段]質量標準
鰻魚鯗的質量以體呈長扁形,剖面淡黃色,肉厚堅實,形體完整無損,幹度足者為上品。制品幹燥後,需進行包裝,在保藏中應註意防潮、防蟲蛀。
壹般有二種方法:1,清蒸。先用水泡開,然後加黃酒,姜,蔥,糖,壹點點味精隔水蒸。熟了以後稍微冷卻不那麽燙了就用手撕開。這樣早上吃稀飯,上海人吃泡飯很好2,燒五花肉。泡開以後切塊,油燒熱了放姜末蔥花爆香,然後將切塊了的鰻魚鯗放進去翻炒。因為鰻魚鯗比較硬所以先加水燒壹會,然後盛出。切塊了的五花肉加醬油料酒生粉漿過,然後油熱了放進去炒,再把燒過的鰻魚鯗放入壹起小火燉,因為鰻魚鯗本身是鹹的所以先不要放鹽,要盛出來之前嘗嘗味道看看鹹淡怎麽樣,再根據自己的口味看看是不是加鹽了。註意鰻魚鯗和肉的比例,肉不能太少。
其它的烹飪方法:
[蒸魚幹]
主料:鰻魚幹,約500克。
調料:酒10克,姜15克,蔥15克,精鹽8克,辣椒油20克,味精5克。
制法:
1、 將鰻魚幹用清水泡軟(10分鐘左右)。
2、 將魚切成8厘米長、3厘米寬、1厘米厚的塊。
3、 將主料放入蒸碗,加入蔥花、姜末、精鹽、味精、辣椒油,調和好後上屜蒸熟即可。
特點:鹹鮮適中,芳香四溢。
[白菜拌鰻魚幹]
主料:鰻魚幹
配料:白菜嫩心,香菜段。
調料:味精、鹽、糖、醋、香油、蠔油、蒜泥。
制作:
1、鰻魚幹洗凈,泡軟,放入盛器內加雞湯、料酒、蔥、姜、八角,入鍋內蒸至熟軟,放涼後撕成1厘米粗絲。
2、白菜切細絲,香菜去葉改段焯水入涼開水內過涼,控幹水。
3、配料放入不銹鋼盛器中加調料稍拌,放主料,拌勻即成。
註:鰻魚幹要新鮮,去凈泥沙,蒸的火候不能太大。
[鰻魚幹蒸茄子]
原料:長茄子、鰻魚幹、蒜蓉
調料:色拉油、李錦記蒸魚豉油
制作:
1.將茄子切成長條,放油鍋內炸熟撈入盤中。
2.蒜蓉和蒸魚豉油澆在茄子上面。
3.鰻魚幹用溫水泡軟,切塊,放在茄子上面,壹同上籠蒸熟即可食用。
特點:軟香可口,鮮味十足
註:
1.鰻魚幹要泡軟洗凈,否則易鹹。
2.蒸魚豉油不宜過多,否則易鹹。
[雞火魚鯗]
配料:雞750克、火腿200克、鰻魚幹200克。 紹酒巧克、蔥25克、姜25克、醬油30克、鹽10克、白糖20克、花生油1000克(實耗100克)。
特色:
雞肉腴鮮,北腿臘香醇厚,魚幹香鮮,湯汁濃郁,堪稱集美味之大成的佳肴。
操作:
1.將雞斬成五厘米見方的塊。
2.鰻魚幹用水泡軟治凈,切成塊,加紹酒、蔥姜浸漬後洗凈。
3.火腿切成長方塊放入碗中,加紹酒上籠蒸熟。
4.鍋置火上,放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約175℃)時,將雞塊用醬油拌和,投入油鍋中炸至微黃色,撈出瀝油。
5.鍋再置火上,投入雞塊,加入紹酒、精鹽、白糖、醬油、蔥姜,舀入適量清水燒沸,移小火燜至雞塊六成熟時,再投入鰻魚幹、火腿,用小火燜30分鐘即成
[釀金錢鰾]
用料:
幹鰻鰾100克,蝦肉200克,瘦豬肉100克,肥豬肉25克,花生油500克(耗75克),方魚末、味精、醬油、胡椒粉、麻油各少許。
制法:
(1)把幹鰻魚用花生油炸發後撈起,用清水浸泡晾幹,用刀切成長方塊待用。
(2)把蝦肉、瘦肉、肥肉打成膠摻入方魚末、精鹽、味精拌勻,然後釀入魚鰾中間再擺放進餐盤裏,入蒸籠炊7分鐘。
(3)把原汁下鼎色芡淋上即成。
特點:
肉質嫩滑,濃香入味。
[醬肉蒸鰻鯗]
鰻魚幹,又叫鰻鯗,壹般以蒸為主,筋道有咬口。鰻鯗亦可烤肉,亦可用黃酒或酒糟制作,都是菜肴中上品。還可當零食
主料:醬肉、鰻鯗
輔料:蔥絲、萵筍、紅椒絲、姜絲
調料:醬油、生抽、雞精、糖、胡椒粉、姜末、蒜末、蔥末
菜肴做法:
1、將醬肉、鰻鯗分別切成大小均勻的菱形片;
2、萵筍切菱形塊與醬肉、鰻鯗整齊地拼擺在盆子內,入籠蒸即熟;
3、醬油汁做法:將醬油、生抽、雞精、糖、胡椒粉、姜末、蒜末、蔥末入鍋調和成醬油汁;
4、醬油汁澆在菜上;
5、撒上蔥絲、姜絲、紅椒絲淋上熱油即可。
特點:醬鯗合壹,鮮美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