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奈,別名蔣莎、山奈。以根莖入藥,溫燥濕,行氣止痛。主治: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胃寒疼痛、牙痛、風濕性關節痛、跌打損傷。主產於廣東、廣西、雲南,四川從廣西引進種子,在米易縣種植成功。
山奈
山奈
多年生草本,根莖塊狀,單生或叢生,淺綠色,芳香;根從根狀莖產生,粗壯和多數。通常有2片葉,對生,幾乎無柄,臥於地面,平展,薄,圓形或寬卵形,長7 ~ 15 cm,寬5 ~ 12 cm,先端銳尖或近純,基部圓形或心形,葉鞘向下延伸,表面綠色,背面淺綠色,有時葉緣和先端染成紫色。花潔白芳香,花管細長;每朵花有1個苞片,技術形狀,長約2.5厘米,綠色。水果是壹種膠囊。
問題2:高良姜和生姜有什麽區別?高良姜又名三奈、山臘、糜子,耐旱、瘠薄、怕澇。南盛大部分耕地屬於黑泥田,含碳豐富,松軟疏水,適宜高良姜生長。多為圓形或近圓形橫截面,直徑1 ~ 2厘米,厚0.3 ~ 0.5厘米。外皮淺褐色或黃褐色,皺縮,有的有根痕或殘留須根;切面呈白色、粉狀,常呈隆起狀。易碎易斷。氣味獨特,味道辛辣。功能:主要用於暖胃、消食、止痛,用於胸膈脹滿、脘腹冷痛、消化不良。主產於中國廣西、雲南、廣東和臺灣省。
問題三:生姜是什麽?
姜是黍,耐旱,不耐瘠薄,怕泡。南盛大部分耕地屬於黑泥田,含碳豐富,松軟疏水,適宜高良姜生長。多為圓形或近圓形橫截面,直徑1 ~ 2厘米,厚0.3 ~ 0.5厘米。外皮淺褐色或黃褐色,皺縮,有的有根痕或殘留須根;切面呈白色、粉狀,常呈隆起狀。易碎易斷。氣味獨特,味道辛辣。功能:主要用於調節溫度,促進消化,緩解疼痛。用於胸膈脹滿,脘腹冷痛,不用吃。
藥用部分
姜科山奈的根莖。65438年2月至次年3月,地面上的莖枯萎時,挖二年生。
生姜
根莖,洗去泥土,橫切成塊。用硫磺熏制1天,然後鋪在竹席上晾幹。避免用火烘烤,否則會變黑,缺少香味。
幹燥根莖為圓形或近圓形厚片,直徑65438±0.5 ~ 2cm,厚2 ~ 6mm。外皮紅褐色,皺縮,有時可見根痕、鱗葉殘跡和環紋。橫切面灰白色,富含粉質,光滑細膩,微凸,外皮皺縮,俗稱縮皮凸肉。易碎易斷。芳香,略類似樟腦;吃起來很辣(但和姜不壹樣)。最好是白的,粉的,飽滿的,濃的,辣的。
問題4:吃姜有什麽好處?吃姜主要治療急性腸胃炎、消化不良、胃寒疼痛、牙痛、風濕性關節痛、跌打損傷;陰虛血虛、胃火郁結者忌食山奈。
高良姜別名:三乃子、三來、沙、高良姜、三皮、山臘。
性味:辛溫。
歸經:胃經歸經。
功效:溫中、消食、止痛。
主治:用於胸隔脹滿,脘腹冷痛,無需進食。
用法用量:口服:煎服,6 ~ 10g;還是進了藥丸,散了。外用:適量,研末敷用;或者搗實;或者抽動妳的鼻子。
問題5:高良姜和生姜有什麽區別?姜屬姜科,為姜的幹燥根莖或新鮮根莖,為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產印度和馬來西亞,中國自古就有栽培,周朝就有食用。
姜的可食部分是不規則的塊莖,呈灰色或黃色,有辣味。
生姜根據用途和收獲季節的不同,可分為嫩姜和老姜。嫩姜大多在8月份采挖,壹般水分多,纖維少,辣味淡。除了調味,還可以油炸,做成姜糖。老姜多在11月份挖掘,水分少,辣味濃,主要用作調料。
生姜是極其重要的調味品,也可以單獨作為蔬菜食用,也是重要的中藥材。它能把自身的麻辣和特殊的香味滲透到菜肴中,使菜肴變得香濃可口。
營養分析生姜還有解毒殺菌的作用。當我們吃皮蛋、魚和螃蟹等水產品時,我們通常會在上面放壹些姜末和姜汁。人體在進行正常的代謝生理功能時,會產生壹種有害物質——氧自由基,這種物質會促進癌癥和衰老。
壹般人群都可以吃。
1.適合感冒、寒性痛經、暈車的人。
2.陰虛內熱、邪熱上盛者不宜食用。
生姜又叫山奈。
山奈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不耐寒,根莖藥用。山奈和生姜壹樣有效,所以俗稱高良姜。
營養分析:山奈含有揮發油,主要成分為冰片、肉桂酸乙酯和莰烯。根狀莖還含有山奈酚和山奈素。具有祛寒濕、除穢的作用。
相關人士:壹般人群可以吃,陰虛血虛、胃火郁結者不宜服用。
烹飪用途:主要用作調料,如配制鹵汁,或作為“五香”的配料。
食療:蔣莎辛溫,入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理氣止痛的功效;適合胃寒、心寒痛、腸瀉、不香、不思飲食、或停止飲食的人。《本草綱目》:“溫中祛邪,治心寒疼痛,寒濕霍亂。”,“本草顏回”:“治食滯,諸寒證。”
問題6:高良姜有什麽用途,怎麽用?壹.功能性適應癥
溫中,消食止痛。治療心寒疼痛,消化不良,跌打損傷,牙痛。用於胸隔脹滿,腹腔冷痛。飲食不是必須的。
(1)品慧要領:除穢;用於清潔牙齒,祛風止痛,促進口臭。
②《綱要》:溫中,邪氣必除。治心寒氣痛,寒濕霍亂,風蟲牙痛。
(3)《本草顏回》:治壹切因寒引起的證候。
④《嶺南本草集錄》:治跌打損傷,亦可消腫。治骨痹,與赤芍、威靈仙均分,水煎服。
二、食療的作用
蔣莎辛溫,入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理氣止痛的功效;
適合胃寒、心寒痛、腸瀉、不香、不思飲食、或停止飲食的人。
《本草綱目》:“溫中祛邪,治心寒疼痛,寒濕霍亂。”,“本草顏回”:“治食滯,諸寒證。”
三、高良姜:
名稱:山奈酚
類別:溫裏藥。
拼音:shānàI
拉丁文:山奈
別名:三乃子(海邊)、三來(品匯要目)、三板、山臘(綱要)、沙(南嶽註)、蔣莎(嶺南采藥錄)。
姜是黍,耐旱,不耐瘠薄,怕泡。南盛大部分耕地屬於黑泥田,含碳豐富,松軟疏水,適宜高良姜生長。多為圓形或近圓形橫截面,直徑1 ~ 2厘米,厚0.3 ~ 0.5厘米。外皮淺褐色或黃褐色,皺縮,有的有根痕或殘留須根;切面呈白色、粉狀,常呈隆起狀。易碎易斷。氣味獨特,味道辛辣。功能:主要用於調節溫度,促進消化,緩解疼痛。用於胸膈脹滿,脘腹冷痛,不用吃。
問題7:高良姜的作用是什麽?姜是烹飪雞肉的最佳材料。如果妳喜歡辛辣的食物,妳可以做胡椒蔣莎雞。壹只雞可以洗凈切塊,或者放在湯裏煨,或者上油。新鮮高良姜去皮約五兩次,切成粉末;六到八個紅辣椒去籽並切成粉末。做法:將蒜末和紅蔥花翻炒,然後放入胡椒粉和姜末,翻炒片刻至香味出來,放入雞塊,加鹽(或醬油,顏色深)和糖調味,加入約壹碗半的水,燒開,小火煨至雞塊變軟,汁收幹。註意;水量可根據雞塊的嫩度增加;還可以加入原汁原味的椰奶,讓菜品更具東南亞風情。
問題8:高良姜和高良姜有什麽區別?高良姜又名高良姜,為姜屬植物高良姜的根莖。其性溫,味辛,有止嘔、散寒、止痛之功。
高良姜:名稱:山奈酚,分類:溫裏藥。
蔣莎辛溫,入胃經;
具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理氣止痛的功效;
適合胃寒、心寒痛、腸瀉、不香、不思飲食、或停止飲食的人。
《本草綱目》:“溫中祛邪,治心寒疼痛,寒濕霍亂。”,“本草顏回”:“治食滯,諸寒證。”
問題9:吃高良姜有什麽不好?沒什麽不好的,除了生姜主要用作調料,比如配制鹵汁,或者作為“五香”的配料。壹次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吃爛姜或凍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