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臘八粥要放什麽料最正宗最完整?

臘八粥要放什麽料最正宗最完整?

中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經有1000多年了。它最早始於宋代。臘八這壹天,無論是朝廷、政府、寺廟,還是黎民百姓家,都會煮臘八粥。明代加入大米、銀杏、核桃仁、栗子煮粥。到了清代,喝臘八粥的習俗更加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和王子都要給文武大臣和侍從吃臘八粥,並把米飯和水果分發給寺院,供僧侶們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祖;同時,家人團聚在壹起吃飯,給親戚朋友送禮。著名的雍和宮臘八粥,除了糯米、小米等五谷雜糧,還有羊肉丁、奶油。粥面上撒著紅棗、桂圓、核桃、葡萄幹、瓜子、綠肉絲。

中國的臘八粥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最為精致,白米中夾雜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子、桂圓、榛子、葡萄、銀杏、菱角、苔蘚、玫瑰、紅豆、花生等。,總計不少於二十種。臘月初七晚上,人們開始忙碌起來,淘米、泡果、去皮、去核、精挑細選。然後半夜開始煮,然後小火燉到第二天早上,臘八粥就熟了。更精致的人要先把水果雕刻成人形、動物、圖案,然後放在鍋裏煮。比較有特色的是在臘八粥裏放了水果獅子。水果獅子是由幾種水果做成的獅子,以去皮曬幹的脆棗為獅身,半個核桃仁為獅頭,桃仁為獅足,甜杏仁為獅尾。然後用糖把它們粘在壹起,放進粥碗裏,就像小獅子壹樣。如果碗大壹點,可以放兩只獅子或者四只小獅子在上面。更精致的,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餅等各種顏色的食物,揉成八仙、壽星、羅漢等塑像。這種裝飾性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大寺廟的祭壇上才能看到。臘八粥煮好後,要先祭神,祭祖。之後要給親戚朋友,中午之前壹定要發出去。最後是全家人壹起吃。吃剩的臘八粥,吃了幾天就保存下來,是個好兆頭,說明年年有余。如果把粥給窮人吃,對自己更好。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如果院子裏有花有果樹,也要在樹枝上抹點臘八粥。相信來年會結出更多的果實。臘八這壹天,除了祭祖、拜神,還有亡國之哀、喪。

臘八粥在古代是用赤小豆和糯米煮成的,後來用料逐漸增多。至今,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的人們仍有吃臘八粥的習俗,這在廣東是不多見的。用料不同,常用糯米、紅豆、大棗、栗子、花生、銀杏、蓮子、百合等熬制甜粥。還有桂圓、龍眼肉、蜜餞都是熟的。冬天吃壹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好吃又營養,真的能增加幸福感,延年益壽。

天津人煮臘八粥,和北京的差不多,有蓮子、百合、珍珠米、意大利糯米、大麥仁、粘糯米、粘黃米、蕓豆、綠豆、龍眼肉、桂圓肉、銀杏、紅棗、糖水桂花等。,都是色香味俱佳的。近幾年又加入了黑米。該臘八粥可用於食療,具有健脾開胃、益氣安神、清心養血的功效。

山西的臘八粥,又稱八寶粥,以小米為主,配以豇豆、小豆、綠豆、大棗、粘黃米、大米、糯米。在晉東南,用水煮粥也是飲食習俗之壹,這種粥叫香米,就是臘月初五的小豆、紅豆、豇豆、紅薯、花生、糯米、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