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鋸緣青蟹池塘養殖技術

鋸緣青蟹池塘養殖技術

1.清理池塘和殺死害蟲

清池殺蟲是指清除池塘中壹切不利於青蟹生長和存活的因素。清除對象包括:有機沈積物、捕食青蟹的生物、與青蟹爭食的生物、破壞池塘設施的生物和致病生物。池塘清理是否徹底,是關系到青蟹能否健康養殖並獲得高產高效的重要環節之壹,必須認真做好。

(1)清淤放養前,必須對池塘進行壹次全面清淤,尤其是老池塘。青蟹采收後,應及時將淤泥和有機物沈積物移出池塘,並打開閘門反復沖洗,然後及時排幹池塘積水,關閉閘門,使池塘底部暴露出來,進壹步氧化分解。清淤的同時,要做好池塘的維護工作(堤壩、閘門、溝壁、防逃)

(2)放養蟹苗前15 ~ 20天內應藥物清除池塘有害生物。常用的藥物有:生石灰,不僅能殺滅外來魚類、雜蝦、寄生蟲和微生物,還能改善池底,增加水體中鈣離子含量,促進青蟹順利蛻皮生長。其用量為每立方米水體400-500克,水化後全塘噴灑或曬幹,10天後藥性消失。漂白粉對原蟲和細菌有很強的殺滅作用,因此可以預防疾病,還可以殺滅野生魚類等有害生物。用量為每立方米水40 g ~ 50 g,用水稀釋後灑滿池水,1天~ 2天藥性消失;茶籽餅主要殺滅魚類和貝類,用量為每立方米水20g ~ 20g。使用前將茶籽餅粉碎,用淡水浸泡24小時,稀釋均勻後灑上水渣,2 ~ 3天藥性消失。註意,以上三種藥物應在晴天早上八點以後清洗,以提高藥效,清洗水池前盡可能排幹池水,這樣可以節省藥物用量,在蟹池的死角、坑洞、洞穴盡量均勻噴灑。池塘中農藥藥性消失後,應及時註入海水,水深保持在20 cm ~ 30 cm,直到放苗前2 ~ 3天池塘水位升至1 m以上。

2.蟹苗放養

(1)蟹苗的選擇目前養殖的青蟹苗主要有兩種來源:海域自然苗和工廠化人工苗(工廠化育苗生產技術尚未完全普及,苗源少)。應選擇體壯、殼硬、殼青綠色、規格整齊、體完整、無損傷(特別是壹對螯和遊動足)、反應靈敏、生命力強、爬行迅速、無病變的健康苗。

(2)魚苗規格和放養時間。當年夏季魚苗規格壹般在幼蟹三期以上,6 ~ 7月可放養,經過3 ~ 4個月的精心投餵,可達到商品食用蟹的要求;當年秋苗規格與當年夏苗規格基本壹致,可在9 ~ 10放養,越冬後飼養至次年5 ~ 6月,達到商品規格;去年的幼蟹苗在越冬至春季後的4月下旬至5月中旬入庫,經過3個多月的投餵,7-8月達到商品規格。這三種青蟹苗的放養,如果當時放苗量不足,可以進行補充,但蟹苗規格要壹致。

(3)放養密度養殖蟹的放養密度(放苗量)應根據各地區的綜合實際情況(如蟹池水深溫度條件、換水條件、苗種資源條件、餌料資源狀況、生產管理水平等因素)合理確定,靈活掌握。如果單只養殖青蟹的池塘面積約為3畝~ 5畝,當年養殖蟹的放養密度為1.5 ~ 3只/m2,即每畝苗數為1000 ~ 1500(指夏苗)。秋苗放養的池塘,放養量可適當放寬,每畝1500 ~ 2000為宜。面積在10畝以上(含10畝)的,適當減少苗數,夏季每畝苗數為800 ~ 1000株。蝦蟹混養池塘,面積在20畝以上的,壹般應控制每畝蟹苗數在600只以內(指以養青蟹為主,蝦魚為輔的池塘)。